如何界定诈骗罪

2024-11-22 10:58:1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诈骗的定义: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主观目的,使用虚构事实的方式骗取受害人信任,诈骗受害人财物。诈骗属于违法或犯罪行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到3000至1万以上,构成诈骗罪。
最高法、最高检对于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数额的认定标准仅规定了3000至1万以上的原则,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机关可以有权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形,在原则内制定具体的数额认定标准。
2、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或单处罚金。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3、诈骗公私财物未达到追究刑事责任标准的,依法应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4、诈骗公私财物,无论构成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被司法机关认定后,均应向受害人承担退赃或退赔的责任。
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64条、266条
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11条、49条
司法依据《最高法、最高检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条、2条

回答2:

回答3: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回答4:

以欺骗的方式达到某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