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无题》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2024-11-04 08:31:3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中心思想:

表达了诗人的相思情,因情的缠绵悱恻,而内心的无比忧虑。同时也表现了两人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誓言,将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青鸟的身上。

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诗文采用了回环往复的抒情方法,运用了比兴手法的运用与谐音双关手法的配合使用,全诗风格婉曲柔密。

《无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颔联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颈联从诗人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尾联表明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

全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

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扩展资料:

这首诗写作年代不明,有说作于开成三年(838)婚王氏之前。就内容而言,吴、冯、张、汪诸家皆以为寓意令狐氏之作。或谓进士方及第后,调弘农尉时,寓意君王之作。然皆属猜度而无实证。从明显描写的内容看,似是一首爱情诗。

全诗以首句中的“别”字为通篇文眼。首句言相见难得,离别难堪。次句以百花无力象征为离别相思之情所困扰,情绪低落。颔联三、四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是全诗的重心,言相爱之深切凝重,生死相以。颈联五、六句设想象被怀念的女子的生活情景,暗含离人相思,心心相印之意,并示关切、珍重之意。

尾联说相距本不远,但既难相见,又难通音信,希望能有人代为传递信息,带去问候。如此解说,则这场恋爱必是难有成果的苦恋。另一种可能是:此诗并无本事,只是作者抒写一种经过概括、提纯的生活体验,或者是爱情体验,或者是友情体验,或者兼而有之。

如此,则是托男女之情而寓意人生。总之,此诗乃义山诗中最为传诵的名篇,绵缈深沉而不晦涩,华丽而又自然,情怀凄苦而不失优美。

回答2:

这是李商隐的一首寄情诗,表达了诗人的相思情,因情的缠绵悱恻,而内心的无比忧虑.同时也表现了两人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誓言,将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青鸟的身上。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诗文采用了回环往复的抒情方法,运用了比兴手法的运用与谐音双关手法的配合使用,全诗风格婉曲柔密。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作者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不同版本又有做“溪”的)、樊南生。晚唐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其诗构思新奇,风格农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因处于牛李常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生平

李商隐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47年)进士及第。曾任弘农尉、佐幕府、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从此,李商隐便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晚唐唐诗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大有山穷水尽的下滑趋势,而李商隐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