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磁铁吸底部,吸得住的是430,吸不住的是304与18-10。但304锅子的锅缘、或是汤匙的前后端,有时会吸得住,是因为抛光所产生的磁性。所以最准的方式是吸底部。 国内采用较多的是201混合钢材,材质无磁,钢材比较软。
首先,消费者选“奥氏体型”不锈钢和“马氏体型”不锈钢两种。碗、盘等采用“奥氏体型”不锈钢生产,“奥氏体型”不锈钢没有磁性;刀、叉等采用“马氏体型”不锈钢生产,“马氏体型”不锈钢有磁性。
清洁保养
1、切勿用强碱性或强氧化性的化学药剂如小苏打、漂白粉、次氯酸钠等进行洗涤。因为这些物质都是强电解质,会与不锈钢起电化学反应,从而使餐具生锈。
2、使用前可在餐具的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植物油,然后在火上烘干,这就是等于器皿表面穿上了一层微黄的油膜“衣服”。这样,使用起来既容易清洗,又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3、不锈钢餐具较铁制品、铝制品导热系数低,传热时间慢,空烧会造成炊具表面镀铬层的老化、脱落。因此,切忌不可空烧。
4、不可长时间盛放盐、酱油、醋、菜汤等,因为这些食品中含有很多电解质,如果长时间盛放,则不锈钢同样会像其他金属一样,与这些电解质起电化学反应,使有害的金属元素被溶解出来。不仅对餐具本身有伤害,而且还会损害人体的健康。
5、在使用不锈钢餐具后,立即用温水洗涤,以免油渍、酱油、醋、番茄汁等物质和餐具表面发生作用,导致不锈钢表面黯淡失色,甚至产生凹痕。
6、如果出现由硬水构成的水垢,可用食醋擦拭干净或者用水灰和水混合成的糊状物来擦拭不锈钢餐具上的污迹,然后再用热肥皂水清洗。
(1)磁性的角度。201有一定磁性,但磁性不好;202几乎没有磁性;304与316上绝对没有磁性;4系列都有磁性而且磁性很好。2系列之所以有磁性是因为2系列不锈钢多数是回收料回炉,我们叫反扎料,含有的元素不纯净,反扎料的成本只等于一级料的1/2。因此,食品级不锈钢完全无磁性的有可能是安全的,有弱磁性是有毒的,强磁性也是安全的。(2)质材的区别。在2系列不锈钢中,马氏体、高锰合金。它的特点是原材料价格便宜、中度和低度重金属析出,塑形性普通;在3系列不锈钢中,奥氏体、铬镍合金;它的特点是原材料价格比较高、无重金属析出,塑形性较好,炊用比较多是304而医用的是316;在4系列不锈钢中,铁素体、碳合金。它的特点是锅用430价格比较便宜、塑形性比较差、磁性非常好,但属于健康金属,在碱性环境中会生绣。4系列除了430以外多数是用于刀用钢材与其他用途,因为硬度高于2、3系列不锈钢。
《安全国家标准 不锈钢制品》要求,在不锈钢产品或最小销售包装上,应标示不锈钢类型和“食品接触用”字样,以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介绍,不锈钢的铬和镍有一定的比例,铬含量在12.5%以上的,才能称之为不锈钢,而铬含量达到18%镍含量为8%的不锈钢,也就是“18-8”(304钢)才具备不锈钢器皿耐腐蚀抗锈的能力,这就需要看不锈钢上标注的类型。
不锈钢器皿是否安全,主要就是重金属迁移的问题,“关键在于不锈钢器皿是不是名副其实的合格的不锈钢,如果是,可以拿来泡茶。”朱毅说,304钢是比较好的,这样的不锈钢杯可以放心泡茶。
此外,专家提醒,购买不锈钢制品时可看产品编号,如“18-8”(304钢)、“18-0”(430钢)等,横线前边的数字表示含铬量,横线后边的为含镍量。一般来说,现在市面上常见的304钢是铬迁移量较少的,因此可首选304钢材质的不锈钢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