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专业是新闻,我想考武汉大学的传播学,个人较偏向其中的广播电视传播,想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2025-04-15 14:08:5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能从事传播事务和传播学教学、科研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 、传播理论

主要研究传播过程中的一般规律,探讨传播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2 、广播电视

主要研究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探寻其规律及操作规范,并研究广播电视媒介与社会及文化之间的关系。

3 、广告传播

研究广告传播的一般规律,探讨广告传播过程中的理论及实践问题。

4 、网络传播

研究网络传播一般规律,探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5 、图像与动画设计

主要研究图像与动画设计的二维、三维及网络动画设计的一般规律。探讨图像与动画设计创意及审美观念和过程理论及实践问题。

三、学习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学制 2 — 3 年。实行中期分流。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类别
课程编码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教学

方式
考核方式
备 注

















0000A000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36
1
讲授
考试

0000A000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2
72
2
讲授
考试

0000A0003
第一外国语
2
72
1
讲授
考试

0000A0004
专业英语
2
36
2 、 3
讲授
考试

0000A0005
第二外国语
2
72
2
讲授
考试
一外不是英语且不修专业英语者必修

专业必修课
0503B0201
传播学理论研究
3
54
1
讲授、讨论
论文

0503B0202
现代传媒研究
2
36
1
讲授、讨论
论文

研 究 方 向 必 修
0503C0201
中国传播史研究
3
54
1
讲授、讨论
论文
传播理论方向

0503C0202
传播学理论著作选读
3
54
2
阅读、讨论
论文

0503C0203
广告传播理论研究
2
36
1
讲授、讨论
论文
广告学研究方向

0503C0204
广告策划与创意研究
2
36
1
讲授、讨论
论文

0503C0205
广告传播的运作与管理研究
2
36
2
讲授、讨论
论文

0503C0206
广播电视理论和实务研究
3
54
1
讲授、讨论
论文
广播电视研究方向

0503C0207
电视文化与电视批评
3
54
2
讲授、讨论
论文

0503C0208
计算机网络原理
2
36
1
讲授、讨论
论文
网络传播研究方向

0503C0209
网络传播研究
2
36
1
讲授、讨论
论文

0503C0210
电子商务研究
2
36
2
讲授、讨论
论文

0503C0211
动画设计原理
2
36
1
讲授、实验
设计
图像与动画设计方向

0503C0212
中外动画理论研究
3
54
1
讲授
考试

0503C0213
计算机动画创意研究
3
54
2
讲授、实验
考试

0503C0214
动画色彩理论研究
3
54
2
讲授、实验
论文






0503D0201
广告与现代企业发展研究
2
36
3
讲授、讨论
论文

0503D0202
广告传播发展研究
2
36
2
讲授、讨论
论文

0503D0203
广告文化研究
2
36
3
讲授、讨论
论文

0503D0204
广告批评
2
36
3
讲授、讨论
论文

0503D0205
跨文化传播
2
36
3
讲授、讨论
论文

0503D0206
动漫原创理论研究
2
36
3
讲授、实验
论文

0503D0207
动画编辑系统
2
36
3
讲授、实验
论文

0503D0208
动画创作与多媒体
3
54
3
讲授、实验
论文

0503D0209
大众传播调查研究方法
2
36
3
讲授、实验
报告






大众传播学
讲授
跨学科专业学生需补修不少于 2 门,不记学分

广告学概论
讲授

广播电视概论
讲授

平面设计与创意
讲授

五、应修满的学分总数

学分不少于 30 学分。其中必修课 19 学分,其余学分通过选修课取得。

六、学位论文

第三学期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学位论文选题和撰写计划,并在本专业或导师所属教研室内进行开题报告,经讨论认可后正式进入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论文阐述传播学理论或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要求格式规范,命题正确,论据翔实,逻辑性强,文字流畅。

七、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鼓励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用假期赴相关单位进行专业实习。二是平时各研究方向可根据需要,安排研究生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或开发项目,参加有关学术会议或调研、收集资料等。一般要求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1 篇。

八、培养方式

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学习及身心健康。通过课程学习和撰写学位论文等多种形式,着重培养其科研方面的独立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