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如下:
1、因为和市场需求脱节。
ARJ21原本跟巴西航空的E系列、庞巴迪的A系列是属于同类型的。不过巴西航空、庞巴迪后来舍弃使用尾吊格局,而国内的ARJ21研发部门,因为跟研究机构和用户沟通少,导致对用户需求、对未来市场的不准确把握,因而使用了吊尾发动机。
2、因为技术不足,只能参考其他已掌握的技术:
在研发ARJ21的时候,国内在大型飞机研发方面还是一片空白,而且以前研发运10的640所不存在了导致技术和人才都短缺。在缺乏基础研究和积累的情况下,只能尽量参考过往的成熟机型的技术。
3、尾吊式格局有一定的优点:
尾吊式格局具有气动面比较干净、机翼和翼身结合部结构强度轻、便于紧急迫降、对控制系统要求低、中前部座位噪音小等优点。
扩展资料
吊尾发动机的缺点:
1、尾吊发动机布局的阻力大,因此在大型喷气客机上的发展潜力则很有限。
2、当飞机空载和满载时,吊尾发动机会造成重心移动距离过大,造成重心配置困难。
3、在气动力设计上,大迎角下机翼会对高平尾形成气流遮蔽,使飞机改出深失速状态比较困难,会涉及飞机在临界飞行状态下的安全。
实际上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体现出两个问题:
1、技术积累不足,只能更多参考已经掌握的技术,因此受麦道的影响比较大;
2、对未来市场把握不准,研究机构和用户沟通少,对用户需求把握不准确。
先来说第一点,技术积累问题。
在研发ARJ的时候,国内在大型飞机研发方面基本是一片空白,昔日研发运10的640所基本散伙了,人才断档放在这里。在缺乏基础研究和积累的情况下,只能尽量参考成熟机型。
当时,上海是和麦道合作的,在上海组装MD82和MD90,对麦道的思路吃得比较透,而且工艺、技术方面有保障。
同时也要看到,尾吊式格局还是有一定技术优势的,主要体现为:
1.翼下干净,增加升力。
2.尾吊是横向展出,可以略微增加升力。
3.机翼下没有发动机,机翼和翼身结合部结构强度大大减轻,超过尾吊的增重。
4.发动机靠后,中前部座位噪音小。
5.两台发动机距离近,即便一台出现问题,扭力偏差不大,便于紧急迫降,对控制系统要求低。
综合考虑下来,自然选择了尾吊式发动机。
再来说第二点,和市场的脱节。
ARJ21是和庞巴迪的A系列和巴西航空的E系列一个类型的,可人家都开始舍弃了尾吊格局,采用翼吊布局,这样可以扩大内部空间,便于提高商载,降低成本。
可我们还是老样子,现在尾吊格局基本是用于商务机的。
这也充分说明,研发部门没有充分听取最终客户的需求。
飞机吧?
飞机不大,按机翼下更容易被跑道石子一类打到发动机,按尾部对发动机更安全
因为MD-90是尾吊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