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帕金森病应强调综合性治疗,康复医学领域出现了许多好的方法,如物理疗法(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日常生活指导等),我们这重着重介绍一下药物治疗的一些原则问题。
4.1左旋多巴[3]根据我们治疗帕金森病的经验,特别基于帕金森病是进行性的退行性疾病,药物治疗中最基本的药物是左旋多巴。左旋多巴是否对神经核有毒性作用,直到现在仍有两种说法,一种实验证明对黑质细胞是有毒的,另一种认为是无毒的。但在临床上是有这样的经验的,即大剂量的左旋多巴制剂能使病情明显恶化。我们使用左旋多巴有如下体会:(1)“细水长流,不求全效”,争取做到以最小的剂量获得最好的疗效。(2)治疗过程中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进行滴定。(3)药物治疗应个体化,不宜多加品种,也不宜突然停药。(4)出现严重精神症状时,撤药原则是“后上,先撤”,具体撤药顺序为:抗胆碱能药物→丙炔苯丙胺→金刚烷胺→多巴胺能激动剂。
4.2复方左旋多巴[4]复方左旋多巴含有左旋多巴和周围芳香氨基酸脱羧酶抑制剂,目前国内应用的美多巴是左旋多巴加周围脱羧酶抑制剂——羟苄丝肼。复方左旋多巴治疗也遵照左旋多巴的原则,老年帕金森病治疗时特别是高龄患者应及早进行复方左旋多巴治疗。老年人由于体内脂肪增加而净体重减轻,而且老年人在药物动力学方面与年轻人有所不同,表现为胃部多巴脱羧酶的生物活性降低,使更多的未被代谢的左旋多巴通过胃到达小肠而被吸收。因此老年人左旋多巴的剂量应减少。我们的经验是复方左旋多巴中左旋多巴的含量每天300~600mg就够了。
复方左旋多巴治疗的禁忌证:严重心力衰竭、精神病、窄角青光眼、胃溃疡、糖尿病或体位性低血压。
复方左旋多巴的副作用可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类。前者多为近期的,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厌食和心血管系统症状,如体位性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中枢性副作用多为远期的,表现为运动功能波动,如剂末现象、开关现象等,以及睡眠障碍和精神症状等。为了减少运动功能波动,可应用左旋多巴缓释剂如美巴缓释剂和息宁(以前称帕金宁控释剂)。缓释剂或控释剂能减低血浆左旋多巴峰值浓度,并延长在治疗窗内的血浆左旋多巴浓度时间,以达到消除运动功能波动[5]。
4.3金刚烷胺金刚烷胺可作单一的短程治疗,疗效可维持6~12个月左右。金刚烷胺可减轻帕金森病的症状,如强直和震颤,但其作用机制尚未了解。老年人中金刚烷胺的每日剂量不宜超过0.2mg。应用金刚烷胺时大腿部可在出现网状青斑和踝部水肿,停药后水肿可逐渐消失。停用金刚烷胺后症状会加重,多属于反跳或戒断现象。
4.4抗胆碱能药物抗胆碱能药物能减轻帕金森病患者的强直和震颤症状,约有20%~30%患者有效。但能引起尿潴留、便秘和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或出现精神症状。特别是老年人除更易引起上述副作用外,还会导致记忆力减退。
4.5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丙炔苯丙胺是一种较安全的单胺氧化酶B型抑制剂,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脑内多巴胺释放,延长其作用时间有关。这可能与丙炔苯丙胺在脑内代谢为苯丙胺和甲基苯丙胺有关。丙炔苯丙胺是否有神经保护作用,目前仍有争论,尚未有最后定论。
4.6多巴胺能激动剂多巴胺能激动剂多为麦角衍生物,有溴隐亭、硫丙麦角林等。对用左旋多巴治疗中出现疗效减退或运动功能波动的患者有效。溴隐亭可直接作用于多巴胺受体D2,每日平均剂量3.5~10mg。硫丙麦角林是D1、D2受体激动剂。其作用机制和作用与溴隐亭相似。常用每日剂量为100~200μg。老年人的剂量宜小。
4.7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作用于脑或周围的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能延长“开”的时间,减少日常生活评分,减少左旋多巴用量。儿茶酶-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的副作用有腹泻,剂量大时可出现肝脏损害,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肝功能。目前开发的抗帕金森病药物有[6,7,8]:(1)多巴胺能激动剂:包括Cabergoline(长作用D2麦角类)、Ropinirol(麦角类D2激动剂)和Pramipexole(非麦角类D2、D3激动剂)。(2)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COMTI):包括Tolcapone(作用于脑和周围的COMT)、Entacapone(作用于周围的COMT
帕金森综合症?
癫痫?
很感谢楼上的见解,可是我曾今检查过不是帕金森综合症也不是 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