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建筑白云观在道教的传播发扬中有什么样的地位?

2025-03-23 07:01:2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白云观位于北京西便门外,是中国道教全真派的祖庭,为“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全国重点道观之一,中国道教协会会址。

白云观创建于唐代,原称天长观,唐代开元十年(722)建造。如今观内珍藏着一尊汉白玉老君像,老君坐在长方形石椅上,面带笑容,双目炯炯有神。雕刻精细,形象逼真,为我国雕刻艺术之上品。后来此观毁于火灾,到金代大定十四年(1174)重修,规模更大,也更为雄伟壮丽。观内共有殿堂廊阁一百五十余间,并改名为“十方大天长观”。

白云观与道教名人丘处机有关。丘处机即丘祖,金元之交(1148~1227)在世,字通密,号长春,道教全真派龙门宗的开创人。在道教思想上,他继承王重阳,主张清心寡欲为修道之本。修道者应出家,断绝一切尘缘。认为“一念无生即自由,心头无物即仙佛”。元太祖十七年(1222),丘处机应成吉思汗之召,来到西域大雪山,元太祖待之甚厚,尊之为神仙。丘处机回大都,太祖赐以虎符、玺书,命他掌管天下道教。一时道侣云集太极宫,教门兴盛。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丘处机在长春宫“羽化”,其弟子尹清和等在长春宫之东立下院,建“处顺堂”(今丘祖殿)安置丘处机藏蜕(遗体),从此全真派信徒尊白云观为祖庭。清代顺治皇帝封当时的白云观方丈王常月(昆阳真人)为“国师”,并敕赐紫衣。皇帝本人则到观里来开坛传戒。康熙皇帝为太子时也在此受方便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