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提高并保持社群的活跃度呢?我们应从社群价值、内容、活动、奖励等方面入手。
一、提高社群价值:
想要提高社群活跃,首先要提高社群的价值。无价值的社群随着社群人员的增加将会出现恶性循环:各种灌水、无意义的聊天增多。这时候,社群的元老、有价值的成员渐渐发现--这里已经不再是熟悉的地方,所以的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因此主动选择潜水或者退群。
无意义的闲聊越来越多,让有追求的社群成员渐渐离开;有追求的社群成员的离开,导致社群影响力日趋平庸…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
有价值的社群才能长久发展,没有价值的社群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顶多是个灌水群。
提高社群价值的办法:
1)社群成员筛选:
社群,就是同等的一群人聚在一起。所谓的“同等”,就是自身的价值基本相同,至少在同一个阶梯上。现在的社会,结婚选择“门当户对”,结识朋友都选择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社群亦是这个道理。所以,对社群成员的质量也要进行筛选。
社群在提供价值的同时,社群成员自身也要拥有一定的价值。比如,拥有某些资源、某个领域的达人等等属性。社群成员的自身价值又能提高社群的整体价值,两者是相互促进的。社群价值提高,就更能吸引高质量的成员价值,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一个社群拥有一些高质量的成员,然而,为了扩大规模,泛滥的加入成员,那么,这些成员会拉低整个社群的价值,那些高质量的成员就有可能因为社群价值的降低而流失。
所以,社群成员质量的筛选很重要,是保证社群价值的基础。
严格的社群成员筛选,可以让社群非常健康,社群成员价值高,没有任何广告党、灌水党的出现。人都是越难得到的越懂得珍惜,相信这样的社群不会有群员去破坏社群规则。
2)社群资源共享:
这里需要引入一个名词“共享经济”。所谓的“社群经济”,其实也就是“共享经济”。那么我们来理解下什么是“共享经济”:
定义:“共享经济,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资源。有的也说共享经济是人们公平享有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
共享经济就是将你闲置的资源共享给别人,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从中获得回报。从字面上也好理解:共:公共;享:享用。其核心点是:付出和受益。
所以,社群在运营的过程中:
1、社群成员与社群之间:成员为社群付出,社群让成员受益。
2、社群成员与成员之间:社群成员之间将各自闲散的资源进行互换共享,共同获利。
这样社群就会形成一个高凝聚力的、高活跃度的社群。人都是趋利性的,相信没有谁会舍得放弃能够对自己有利的社群。
3)持续提供内容:
没有内容的社群略显空洞。不同类型的社群(类型包括:产品类、兴趣类、知识类、资源类、项目协作类、混合类)都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提供内容。
内容提供可分为两种形式:
1、领域达人分享:
可以聘请同行业类的大咖、达人进行知识、经验的分享,社群成员从中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升。
2、社群成员UGC:
也可以通过鼓励群成员提供优质内容进行分享。社群成员自发提供内容的优点:一方面社群内的其它社群成员能够从中获益;另一方面也能提高提供内容的成员的虚荣心及荣誉感,增加对社群的粘性。
二、社群内容分享:
社群内容分享可分为两类:线上内容分享和线下沙龙活动。
1)线上分享:
线上内容分享具有低成本、易传播的特点,成为社群提供价值、活跃群员的主要方式。在线分享主要有“领域达人分享”、“成员话题讨论”两个方式:
1、领域达人分享:
●由一个分享者为主,大家可以在允许发言时补充自己的看法;
●分享者主要分享自己的研究领域内容;
●分享者在发言时,不能随意插话,打乱分享者的节奏;
●分享者可以提前准备、临场发挥;
●分享者如果分享质量不高,参与度会下降;
●分享的内容的专业性比较高;
2、成员话题讨论:
●需要一个话题引导者,大家都可以是分享者;
●大家都能找到兴趣的话题;
●话题公布后,大家可以轮流有序的发言;
●大家分享过程中随机性比较大,随时可能会跑题;
●话题如果引发兴趣,参与度很高,但很容易引起刷屏;
●提高社群成员的参与感,增加成员的归属感;
群内容分享是提高社群活跃度最有效的方式。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分享,都需要费一定的人力、精力进行筹备。所以,一次成功的线上分享并不容易。
要做一次成功的线上分享,需要考虑如下九大环节。
1.提前准备
领域达人分享模式:要约邀嘉宾,并请嘉宾就话题准备素材。
话题讨论分享模式:要准备话题,并就话题是否会引发大家讨论进行小范围评估,也可以大家提交不同的话题,由话题主持人或社群投票选择。
2.反复通知
如果我们确定了分享时间,就应该提前3-7天在群里多发布几次消息,提醒群员按时参加,否则会有很多人会因为工作缘故,而错过活动通知。
如果是话题讨论,也得提前发布几遍话题,让大家有足够的时间思考。
3.强调规则
每次在群分享前都会有新朋友入群,他们往往不清楚分享规则,在不合适时机插话,影响嘉宾分享,所以在每次分享开场前都需要提示规则。
如果是利用的QQ群,可以在分享规则是临时禁言,避免规则提示被刷掉。
4.提前暖场
在正式分享前,应该提前打开群禁言,或者主动在微信群说一些轻松的话题,引导大家上线,进入交流氛围。又或者发一个小额的红包,来激活群员的参与。
5.嘉宾介绍
如果是嘉宾分享模式,在分享者出场前需要有一个主持人引导一下,介绍一下他的专长或者资历,让大家进入正式倾听状态。
6.诱导互动
不管是哪种分享模式,都有可能出现冷场的情况,所以分享者或者话题主持人要提前设置互动引诱点。引导社群成员积极参与。
7.随时控场
有时候,在分享过程中有人乱发自己的问题,或者提出和主题无关的内容,这个时候得有主持人私聊,引导这些人服从分享秩序。
8.收尾总结
分享结束后,需要引导大家就分享做一个总结,甚至鼓励他们去微博、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这种分享时互联网社群运营的关键、也是口碑扩散的关键。
9.提供福利
在分享结束后,对总结出彩的朋友,对用心参与的朋友,如果有各种小福利赠送,就会更加吸引大家下一次来参与分享。
中国网民接近8亿,流量聚集意味商机无限。
今天数字君就带你一起来呱唧呱唧互联网营销中的——社群营销。
首先,咱来看两个风靡一时的经典案例。
一
卖手机的小米 : 为发烧而生
小米曾经有3个论坛,分别是MIUI论坛、米聊论坛,小米论坛。当然,现在米聊论坛已经关闭了。小米论坛火起来的契机是发布小米手机,几天的时间内涌入了几十万的注册量,其实算不上有什么艰难时期,可以说是一下子火起来的。
当时,一没有雷军的名气背书,二当时小米还没有公布手机计划,完全的发烧友ROM论坛。
至于如何发展的,居然很简单,完全没动用传统的广告公司包装+常规宣传套路,仅仅是利用优质产品(MIUI ROM)和高质量的内容(产品、技术讨论)吸引优质用户(刷机ROM中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并逐渐向普通用户扩散。
在硬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利用软件来提升手机的运行速度成为唯一的选择。当时各类ROM层出不穷,有团队制作,也有个人发布,同时形成了很多专门的论坛,比如当时的机锋、安智等论坛,活跃着大量的ROM爱好者。机智的小米团队,让MIUI从这些论坛开始入手,通过各种方式联系知名网友,宣传自己新制作的ROM,经过一番努力,最终联系到了100位网友称为首批MIUI ROM的体验者,也就是小米所谓“100个梦想的赞助商”的由来。由于产品体验不错,问题反馈及时,工程师随时在线答疑解惑,BUG及时修复,MIUI逐渐在发烧友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并不断扩散,用户越来越多。到小米手机发布时,MIUI论坛已经积累了30万用户。
二
卖思想的:罗辑思维
罗振宇说:挣钱是世界上最体面的生活方式。不久前的今日头条创作者大会上,罗振宇再次印证了这个观点:我不是什么媒体,我就是个买卖人。
关于罗辑思维的文章很多,大多数人认为是电商+会员制。电商占大头,开发了很多产品。这种社群是偶像导向的,以罗胖为中心,不过现在慢慢的开始去中心化,在罗友圈里构造了很多具有想象力的社交方式,罗胖的节目现在更多只是一个曾经聚集这群会员的共同点。
《罗辑思维》推出“史上最无理”的付费会员制,5000个普通会员:200元;500个铁杆会员:1200元。结果是真实的,这让不少等着笑话的人失望了:这5500个会员名额只用半天售罄,160万元入账;让人大跌眼镜的是,200元的普通会员名额出售了4892件,1200元的铁杆会员出售了495件,在淘宝出售的商品短短半天就出售完毕。
好了,上面两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你注定成为不了第二个小米和罗辑思维,但你只要懂得社群营销,你完全可以成为自己领域的小米和罗辑思维,完全可以拥有自己的铁杆粉丝,形成精准营销。
那么,如此神奇的社群营销该怎么做呢?
首先,什么是社群营销
社群营销是基于相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通过某种载体聚集人气,通过产品或服务满足群体需求而产生的商业形态。社群营销的载体不局限于微信,各种平台,都可以做社群营销。论坛,微博,QQ群,甚至线下的社区,都可以是社群营销。
社群营销怎么做
社群,简单来说即是一群人的集合,他们有明显且共同的社交属性(共同爱好,共同偶像抑或共同的家乡等)。
以下几点需要注意(敲黑板)↙↙↙:
➤ 社群定位:确立提供聚集的目标人群和聚集的目的,规化社群调性;
➤ 用户画像:基于产品需求找首要匹配的核心用户;
➤ 内容建设:圈层建立,不断细化内容,推送话题,培育用户对社群的情感依赖与粘性;
➤ 活动运营:线上线下活动拉近用户与产品的距离,培育用户对品牌的依从性;
➤ 群员标签:建立用户档案,切记“用户关心的,才是重要的。
总之,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说的话就是:把你的用户当你追的男神/女神来对待!
前方高能:不要踩坑!
➤社群并不是越大越好!要做到精。
➤社群运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切记操之过急。要有足够的耐心。
➤社群运营的是用户,重视用户的感受和体验,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互动。
➤通过多中心化,让整个群焕发多种生态,让每个群成员在参与中得到价值感。
➤线下活动深度连接。毕竟线上只是个交流平台,线下在能发挥真真的价值。
如果说要把社群从商业的角度来分析的话,那么数字君会有三个提示给到你:
❶ 平台渠道。把社群引流到销售渠道中来的方式。例如罗辑思维的罗友会、卖书。
❷ 售后维护。如目标人群已转为客户,可利用社群维护,形成二次或多次销售。
❸ 把用户当成自己的UE。用户直接反馈自己的使用体验,服务建议等,将产品的发展融入到社群,让用户更有代入感,从用户体验转换成产品经理。
说了这么多,最后数字君给大家举一个传统企业通过做社群营销如何成功逆袭的例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霸蛮社
霸蛮社?听到这个名字你怎么也不会和吃的扯上关系吧。
霸蛮社创始人的创始人:张天一——中国最红的米粉店老板,北大法学硕士,90后创业明星。
霸蛮社现有粉丝近20w,每日活跃在社群统计近1w人,粉丝沟通全部是在微信群上进行沟通的,有差不多2000多个是官方直接接管的微信群。每周组织线下活动。
为此,张天一对于社群运营的优势作了详细解释,“首先有社群能让店铺选址更大胆。社群成员关系是长期的,靠社群引流,他们会把门店作为固定大本营,这样可以选地段稍差一点的地方,缓解了餐饮业租金贵的难题。其次,缓解招人难。当很多餐饮同行用大叔大妈当服务员的时候,我们能保证自己的服务员都是90后,这帮人精神状态非常好,事实上有很多社群成员最后成了伏牛堂的员工。这就是‘员工即用户,用户即员工’。他们对你价值观认同,比一般员工黏性更高,忠诚度也更有保证。”
据说伏牛堂年销售额过亿元,将一碗米粉卖出高逼格,张天一甚至还受过总理接见,除开他独特的运营思维之外,伏牛堂广为人知,与张天一运用的社群营销也脱不了关系。
好了,今天数字君的故事就讲到这儿。
关于社群营销更多秘密,欢迎关注数字君并留言,让我们一起玩转数字营销,一起装逼一起飞!!!~
感兴趣的童鞋可以搜索微信号: marketer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