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鳌拜明知“康熙”迟早会清算,为何还敢把持朝政?

为何还敢把持朝政?
2025-03-26 11:33:4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在皇太极死后,各方势力都在争皇位

其中斗的最狠的,是和硕肃亲王豪格与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豪格代表两黄旗的利益,多尔衮代表两白旗的利益。鳌拜作为镶黄旗猛将,自然支持豪格。结果多尔衮拥立六岁的福临登基,顺治五年,豪格死于狱中。豪格是在剿灭大西政权之后被下狱离世的,而鳌拜正是豪格剿灭大西的先锋。鳌拜同样受到了打压,甚至险些丢掉性命。

多尔衮时期,鳌拜对于失去权力产生了深深的恐惧

顺治三年,多尔衮将皇帝玺印搬到自己宫中。顺治四年,多尔衮不用再跪拜顺治。顺治五年,多尔衮晋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多尔衮死后可以追谥成宗。一方面是得势一方端坐庙堂权倾朝野,一方面是失势一方浴血奋战还要苟延残喘。多尔衮给鳌拜上了生动的一课,权力,即使不喜欢,也不能失去。

顺治驾崩,六岁的玄烨登基时,鳌拜作为辅政大臣,自然要抓住权力。康熙六年,辅政大臣之首的索尼去世,制衡鳌拜的苏克萨哈也被干掉。剩下个镶黄旗的遏必隆,基本对鳌拜唯命是从。鳌拜在朝廷中的位置,几乎要追上当年的多尔衮了,作为瓜尔佳氏,鳌拜天生就没有篡位的条件。政治上已经基本走到头了,那么自然就要稳固地位,大捞特捞。

十多年前被多尔衮压制险些冤死的经历,此时必然强势反弹

站在年龄的维度上,鳌拜被擒的康熙八年,玄烨是15岁,鳌拜已然59岁。论岁数玄烨该叫鳌拜声爷爷。加上党羽遍布朝廷,年近60的大清巴图鲁绝对想不到15岁的毛孩子能玩出“斩首行动”这么有魄力的事情。

回答2:

鳌拜明知康熙对付他,手里握有40万重兵,不敢在紫禁城造反是因为他的野心不够大。

回答3:

其实那时候这个是很明白的事情,但是也是非常无奈的举动,因为没有能够把持朝政的人。

回答4:

因为鳌拜是先帝指名要把持朝政的人,所以为了不违背先帝的意愿就顶着压力把持朝政了。

回答5:

因为鳌拜是先帝指定的,辅助康熙的辅政大臣,他不把持朝政也不行啊,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