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温热害,一般是指在水稻抽穗结实期,气温超过水稻正常生育温度上限,影响正常开花结实,造成空秕粒率上升而减产甚至绝收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1、选择适宜播种期,避开35℃以上炎热高温。 要将一季稻最佳抽穗扬花期安排在8月中旬。
2、品种的选择。不同品种的耐热性能不同,连续高温受灾最重的是中熟偏早及抗性不强的品种。因此在选择品种时,以中熟或稍迟的品种为前提,选择抗逆性(包括耐热性)强的品种。
3、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减轻损失。采用灌深水的方法,有条件的地方日灌夜排,或长流水的灌溉,以降温增湿;有条件的农户可采取喷水的方法,短时间内可使穗层降低4~5℃;根外喷施磷钾肥,可用3%的过磷酸钙溶液或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叶面喷施,可增加对高温的抗性,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4、绝收田块蓄养再生稻。对结实率低于10%的田块,不要轻易放弃,可通过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来促进二次分蘖或高节位分蘖,继而抽穗灌浆结实,也能获得一定的产量;也可以采用蓄养再生稻和割去空壳穗头的办法来弥补一些损失。但采用蓄养再生稻的田块须是早熟品种。
玉米热害指标,以中度热害为准,苗期36℃,生殖期32℃,成熟期28℃。开花期气温高于32℃不利于授粉。严重热害36℃,甚至造成绝产。最高气温38~39℃造成高温热害,其时间越长受害越重,恢复越困难。
1.及时掌握和判断玉米品种抗高温热害的能力。重点从田间观察品种雄穗特征入手,即从雄穗长短、分枝数、颖壳饱满度等方面判断花粉量的大小。雄穗分枝少,短小,颖壳不饱满的通常花粉量较少,散粉周期短,抗高温热害能力略差。
2.根据播期和生长情况预测散粉期。及时到田间观察所种玉米散粉期是否处在7月24~30日的高温干旱期。如果品种既是易受高温热害的品种,散粉期又处在高温干旱期间,就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3.采取灌溉和人工辅助授粉等必要措施。根据土壤墒情与地温及时浇水,确保散粉吐丝期玉米对水分的需求,同时降低田间温度,维持植株水分在合理的水平上,有利于授粉受精;没有灌溉条件的,可以在清晨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以人为摇晃植株,使花粉尽快落到花丝上,在花粉失活前授粉保证果穗受精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