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士一世统治波斯期间,对内镇压了米底、埃及、巴比伦和亚述等地的叛乱;对外,他在公元前517年将印度河流域纳入波斯版图,公元前513年,又进一步控制了黑海海峡和色雷斯一带,前锋直指希腊诸城邦。成为第一个向欧洲扩张的东方君主。
当时,波斯帝国的疆域西至埃及,东括印度,南达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北到里海及黑海一带。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在世界五大文明发源地中,已征服了其中三个,逼近了第四个。风格各异的众多文明第一次联合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君主的统治之下,大大加深了相互的交流和渗透,但也给原来简单的波斯统治制度带来了众多问题和挑战。
波斯的陆军所向无敌,装备精良。他们创造的步兵配合骑兵交替作战的战法,在当时的大陆上是最先进的。波斯的工匠更是名满天下,巧夺天工,其中以武器制造最为惊人。同时,波斯不但有强大的陆军,还有强大的舰队,拥有的舰只数量大约在600-1000艘之间。 大流士的时代,拜火教迎来了它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拜火教又称祆教、琐罗亚斯德教,
其创立者琐罗亚斯德是一个谜一般的人物,关于他的生活年代和他如何获得真知仍有多种说法。拜火教教义集中在其经典《阿维斯陀》中,教义的核心是善恶二元论,善神(光明之神)马兹达和恶神(黑暗之神)阿赫里·曼长期对立和斗争,在不停的对抗中此起彼伏,最终善必然战胜恶。火是善神的标志,是光明和生命的象征,必须坚持对火的崇拜。信徒必须坚持“三善原则”,即善思、善言和善行,死后灵魂才能获得拯救升入天堂。大流士时代之前,拜火教已在波斯和米底得到广泛的传播。大流士是个坚定的拜火教信徒,在他的倡导下,光明之神随着波斯疆域的扩大而不断向更远的地区传播他的威力。不过,大流士并没有去做宗教迫害之类的蠢事,在他的国土之内,各地区的神仍安详地在各自的地盘上传播自己的福音。 公元前522—前485年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为巩固波斯人统治和自己的专制政权而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内容有确立君主专制,将全帝国分为20个行省和五大军区,整顿军队,联合各被征服地的统治阶级,统一币制,修建驿道,将琐罗亚斯德教定为国教。其中着力整顿了赋税,规定每省应纳税额,由包税人征收,每年可得税银1.456万塔兰特(每塔兰特为30.3公斤)。波斯帝国能存在两个世纪,与大流士改革有重要关系。
具体说,大流士改革分以下几项:A.在地方行政制度上采取军政分权制度,大流士划全国为23个行省,每省设立总督(负责管理行政、司法和赋税)、将军(负责统领驻军)和收税官(负责征收赋税)各一人,三权分立,互相牵制,彼此监督,各自向皇帝汇报工作。而且,在大权集中归属中央的原则下,地方上也可以采取一定程度上的自治政策。为根除地方腐败势力,大流士给三位行省高官各派一名副手追随左右,名为辅佐工作,实为国王的密探。
B.参照《汉谟拉比法典》,颁布了一套新的法典,还在中央设立最高法院,与各地方设置地方法院。
C.效法亚述,进行军事改革。包括建立“不死队”;把全国分为5个军区,以便于管理;严格规定每省驻防军的规模;皇帝是最高军事统帅,军队由波斯贵族领导;在腓尼基人的协助下建立海军;每年进行军队检阅。(军区就好比唐朝前期的节度使或都护。)
D.重新规定各省的赋税,并采取包税制度。而波斯帝国的征税权通常包租给富商们,帝国内部的阶级矛盾却日益严重。(很像中国历史上的元朝。)
E.修筑驿道,开凿运河。驿道的修筑有利于军队的机动性,更促进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使相异的差距日益缩小;而运河也有利于北非和西亚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正如中国秦统一之后。)
F.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也如秦的统一。)
G.为利用宗教巩固帝国统治,奉琐罗亚斯德教即拜火教为国教。(该教于南北朝时传入中国。)
经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波斯帝国进入稳定发展的阶段,而随着国力增强,大流士开始把目光转向对外扩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