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2024-11-22 06:55:2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早期教育过程的注意事项】
1. 父母的自我教育特别重要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一生的学习》这本书中写到,父母也好,老师也好,你自己是什么样的,那么你传授给孩子的就是什么。实际上这跟斯波克书里面的观念也是一致的。父母自我教育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
首先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同时也要了解孩子,去学习,至少要学一些关于孩子身心发育的基本常识。
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就是从日常生活当中,和孩子冲突当中入手,在你愤怒的时候,焦虑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你认识自己一个最好的机会。比如说我会看了很多妈妈提问题,一个是讲孩子爱发脾气,一个是讲妈妈自己特别爱发脾气怎么控制。有些妈妈可能就会觉得这个孩子是不是天生就是这种坏脾气,性格就不好,将来是个坏孩子,改不了怎么办,她会这么去想问题。有些妈妈就会觉察到是不是我自己在疲劳的时候,在我心烦的时候,我会更多的去拒绝孩子,我会对孩子发脾气。过后我又会后悔,怎么改变我自己,这是两个特别不同的角度。同样是孩子情绪,妈妈情绪出现困扰了,一个角度是去改变孩子,另一个角度先来改变自己,后来这种角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要想教育好孩子,还是首先从父母的自我教育入手,这是一个角度。

2.父母的心态和观念会直接影响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心态
第二个角度,父母自身的人生观,包括成功观,这些观念和父母的心态是直接决定了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心态,这不是孤立的,父母自身如何看待二十多年也好,三十多年也好,他的人生经历,怎么样看待他的得失成败,直接影响到将以什么样的观念引导和教育孩子。
我记得论坛上有一个爸爸非常典型,他给女儿定了一个教育计划,他是2002年时候第一次贴出他的教育计划,那时候他的女儿刚刚出生,他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他就认为一定要让他的孩子小学先跳级,用四年时间读完六年小学课程,让他初高中是六年,大学一定要考北大、清华,考不上要再考。读完清华、北大必须要出国留学,已经设计好这条路,一定要这么走。所有教育措施都要围绕这个教育目标来进行,最后贴这样一个目标计划出来。这种做法受到了很多妈妈批判和反驳,但是他一方面很平和的在听大家的意见,听大家的讨论,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的要坚持他的教育计划。绝对不改,他认为很多父母会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给孩子太多的自由。如果不上北大、清华还叫上学吗?居然是这样的观点。
2004年这位父亲又上来贴一个计划,把他的计划执行情况跟大家汇报了,他的女儿本来计划五岁上学,但实际上四岁半多一点就上学了。上学后在一年级孩子中的成绩中等偏下一点,他说没问题,我的孩子一定到三年级之后就会上来。而且他说也吸取了网上妈妈们的建议,不光是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她的学业发展,也会关注她的情商培养。这位爸爸说,他的女儿走到哪里,都是大家的开心果,心理很健康,大家都很喜欢她。
从他的描述当中也能看得出来他们的亲子关系很好,跟女儿很亲。但是他就是毫不动摇自己的观点,一定要让女儿读清华北大,他制定这个目标是有原因的。因为曾经差几分和清华失之交臂,从此以后,他觉得他的人生就失去目标了,可能上了一个普通大学,然后毕业之后去做了海员,他又觉得这个职业选择也是一个失败的选择。他把他自己人生当中成败得失,得出一个结论之后,他会从中吸取教训,再教育自己的孩子。
至于他的人生观、成功观对不对?这就是见仁见智的。我觉得父母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对于成功的思考直接影响他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心态。

3.父母要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局限性
每个父母都习惯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他们的人生,但是在这个选择的时候,我觉得要注意两个问题,你要知道自己的局限,你的经验和教训未必能够指导得了孩子,你未必是孩子人生当中的明灯,自己先要想好。
父母选择孩子的教育目标,一个是定向,一个是定调。
定向不是选一个具体的路,定向是希望孩子能够强健体魄,丰富自己的头脑,让自己心灵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成长。不管你做什么都是这样,你要身心健康,要让自己人生不断完善,不断有更高的追求,这是一个定向。
定调,就是不管这个孩子做什么,他在做的过程当中是成功,还是失败,这种人生的基调应该是积极向上的,不管你的遭遇了什么,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是人生的一个经验,都是宝贵财富。有了这种基调之后,不怕失败,敢于坚持,敢于不放弃,坚持努力,这种行为对孩子来说一生都会受益的。
否则像有些孩子,比如在学校学习中,他可能成绩暂时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误区,一旦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觉得自己脸上没光,认为孩子不够聪明,很笨,会把自己内心很多恐惧投射到孩子身上,给言语挖苦也好,给脸色看也好,有很多的精神虐待,把这个孩子改变的路给堵死了。孩子会从父母的评价当中来认识自己,尤其是小一点的孩子,比如在小学阶段,他会更多的是从父母的评价当中来认识自己。如果你给他这个前进的方向,描述得这么灰暗,就是不用功,给他很多负面标签贴上去,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就是这样了,反而不努力了。所以说父母的教育心态是特别重要一件事情。

4. 培养认知技能要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
要知道早期教育重点是什么,一定要把几方面教育平衡好。
一是认知技能培养,而且培养认知技能时候要符合孩子成长规律养,不能几个月的孩子让他去认字,不要在孩子不太会建立抽象逻辑概念的时候让他做算术。现在的研究结果可能不是很充分,但是有些人提出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对孩子将来有很负面的影响。认知技能的发展一定要适度,适可而止。
二是要从家庭开始培养孩子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亲人,推而广之爱自己的朋友,爱老师,甚至不相干的人,为人提供帮助,提供服务。
三是注重孩子做事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我特别反对在孩子还没有真正开始学习,没有开始系统的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先让孩子对学习产生误解和恐惧,导致孩子一旦上学就不爱学习了,坐不下来了。
可以想象,一个从来没有写过作业的孩子,上了学之后给他留一点作业去写,他觉得特别兴奋,特别有意思。如果从幼儿园开始就天天要写作业,写一个小时,这个孩子肯定会觉得太无聊了,会觉得没有兴趣了。
现在有一个挺突出的现象,就是“厌学”,原来都是说大学生厌学,现在初中、小学生厌学也很普遍。以前是所谓的差等生、学习不好的孩子厌学,现在成绩好的学生也厌学,这是一个挺严重的问题。

回答2:

早期教育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让自己的思想阻碍孩子兴趣的培养,要以孩子主观意识为目标,尽可能多的以孩子的兴趣为转移!

回答3:

心智培养不能生硬灌输
  数千年来人们也总把教育与“传道、授业、解惑”连在一起,认为教育就是上课,是大人讲、孩子听的说教和灌输。不少家庭陷入了早期教育的误区:
  例如重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活动,忽视同龄人的游戏、自由交往和人际关系的融合;重智力开发,忽视性格培养;重知识传授,轻心理发育;单纯把希望寄托在幼儿园和学校,忽视家庭早教的极端重要性;只顾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缺乏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广泛兴趣的培养;一味的“血缘爱”、“溺爱”、“赏识”而毫不懂得“教育爱”和“双向爱”,还有人误以为早期教育是小学课程的下放和提前……这样就把早期教育的“经”念歪了。
5岁以下儿童不宜学钢琴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学钢琴越早越好。但专家建议,5岁以下的幼儿最好不要安排正式学习钢琴。
因为此时的孩子骨骼、关节还未完全发育,骨关节、韧带和骨节囊都较松弛,过早练习钢琴或练习时间过长、用力过猛,都会影响这些部位的发育,严重都还可能使骨骺受损。而骨骺会直接关系到骨骼的生长,手指骨关节骨骺受损以后,可能导致手指长短、粗细发生变化,严重者握拳都会困难。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由于注意力不能十分集中,在练琴时会不自觉地扭曲身体,可能会造成脊柱侧弯、双肩高低不平衡、胸部左右不对称的情况。
着装教育影响孩子一生

着装是一种综合艺术,线条、色彩、结构等对儿童的行为、心理有很大影响。着装也可以说是成人对儿童早期审美教育的一种物化行为,这种教育和引导从儿童的视觉渴望那一刻开始,伴随孩子一生。
3岁—5岁的孩子,对色彩的认识逐渐成熟,这是培养儿童对色彩感受、形状认知变化、衣物贴身感受的时期。所以父母有针对性地进行着装教育非常必要。不全体,也不美观的着装,对孩子审美观的形成不利。
专家们认为,着装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服装设计师有很大的责任,服装设计师应针对不同年龄特点的儿童设计不同的服装,引导其对美的欣赏和接受,可以弥补父母审美的不足。国外学生着装多样,有便装、节日装、运动装等,孩子在不同的环境着不同的服装,能不断加深对服装文化的理解,也是一种文明的标志。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