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在古代和解放前适用,如今已经过时。它的基本意思就是:男人一辈子最关键的就是选择行业,做什么工作,如果机遇把握对了,就是一升的福音,如果选择错误就有可能贻害终身;女人过去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地位,也就没有什么改变自己的机会,惟一的一次就是嫁人,如果嫁得好,假的老公有能力,有出息,家境好,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未来,如果嫁得不理想,后半生也就完了。但是在今天看来,也就不完全是这样的结果了。工作没有选好可以重新再选择,嫁人不好可以离婚重嫁,机会的不止一次。
选对了适合你的职业不是能够更好的发挥你的才能,也就是有了更好的前途吗?当然,这个是相对而言的,无论任何行业,只要自己努力了都会有相应的回报。女人么,题中的说法我想现在的意义没有过去那么严重了,过去的女人没有自己的职业,没有自己的生活,不过是男权社会里面男人的附属品罢了,又不能离婚,嫁错了就苦一辈子。现在就不同,女性都很独立,选了不好的男人——不顾家,没有事业心,没有责任心、还对广大女性朋友有一颗“博爱”的心,大不了离婚,又不会死人!但是,女人既然选择嫁给他,毕竟还是动了感情的,还是会很伤心,这一点又是过去的包办婚姻时代所不能体会的!
这句古话最早是由南方逐步在全国流传开来的。旧社会,一女不嫁二夫,一臣不侍二主,女的一旦嫁错了人,一辈子也只有受苦、受累、受罪了;而男人如果干错了“行”,那也基本上没有回旋的余地了。所以说由于封建的道德观念,造成这句话不得不成为“准则、规则”。而现在的社会,问题就没有那么严重了。可我们必须要注意,不能从一个极端走上另一个极端。我们还不要忽略其中的“错”字,这一个字可不得了,它能让你的年华损失,也可以让你的“感情”白费。
该从另一角度去看待这句古语。古时候社会的职业环境并不象现在那么自由和宽松,选择一样职业后,需要大量的拜师学徒的时间,往往出师的时候已经过了1,20年了,那这种情况下古时候的人对职业的选择是比较谨慎的。而古时对女子的道德观则是三从四德,讲究从一而终,民间亦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说法,证明女子往往一嫁就是一辈子,要是嫁了个好吃懒做打老婆的混账也只能哭一辈子了。
错,总不是好的,现实生活中,女人也怕干错行,男人也怕娶错妻,可以纠正了,与古时候不同了,但总不如“对”,不然的话我们现在仍使用“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相互祝愿,以示不走弯路,少出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