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在吐蕃被尊称为汉女氏,唐朝和亲公主,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本是唐室远支宗室女,於640年奉唐太宗之命和亲吐蕃。
唐贞观八年(634年),松赞干布遣使出使唐朝,唐太宗遣行人冯德遐出使吐蕃。松赞干布得知突厥和吐谷浑都迎娶了唐朝公主为妃,便再次派人到唐朝,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遭到唐太宗的拒绝。
由於当时吐谷浑王诺曷钵入唐朝见,吐蕃特使回来後便告诉松赞干布,声称唐朝拒绝这个婚约是由於吐谷浑王从中作梗。638年,松赞干布遂借口吐谷浑从中作梗,出兵击败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直逼唐朝的松州(今四川松潘),扬言若不和亲,便率兵大举入侵唐朝。牛进达率领唐军先锋部队击败了吐蕃军,松赞干布大惧,在侯君集率领的唐军主力到达前,松赞干布退出吐谷浑、党项、白兰羌,遣使谢罪,再次请婚,「遣其相禄东赞致礼,献金五千两,自余宝玩数百事」。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松赞干布派遣禄东赞以厚礼黄金五千两及宝物珍玩数百件,到长安向唐太宗请婚,娶了文成公主(宗室女,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传说布达拉宫即为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所建。贞观十五年(641年),江夏郡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吐蕃,以释迦牟尼像、珍宝、经书、经典360卷等作为嫁妆。松赞干布从逻些(今西藏拉萨)赶到柏海(柏海在乌海西南,乌海在青海西南2000多里)迎接。唐封他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在之後的松赞干布在位期间,吐蕃与唐没再发生战争。)
敦煌吐蕃历史文书的记载中,兼有赞蒙尊称并且去世後享有祭祀 是地位不低於吐蕃王后的人拥有的待遇,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都拥有这待遇,松赞干布的女人里仅文成公主拥有这待遇。[4]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松迎至吐蕃之地。」「及至羊年(公元683年)…冬,祭祀赞蒙文成公主。」 金城公主,唐朝宗室女,雍王李守礼的女儿。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及至狗年(公元710年)……赞蒙金城公主至逻些」「及至兔年(公元739年)……赞蒙金城公主薨逝」「及至蛇年(公元741年)……祭祀赞普王子拉本及赞蒙金城公主二人之遗体」。
文成公主带至西藏的佛像,松赞干布建造了寺庙,来供奉它。
几件流传迄今的故事有:文成公主不喜欢吐蕃人「赭面」(以红颜料涂面),松赞干布立刻废除这项习俗。而受到公主影响,松赞干布「渐慕华风」,遣贵族子弟赴长安学习诗书。
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在逻些城病逝,吐蕃举行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赴吐蕃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