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为什么都还用繁体字?

2024-12-05 23:06:3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汉字从唐代开始基本定型,到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十年代公布施行《汉字简化方案》前,一直使用繁体字。当然在没有规定的简体字体系前,也不存在繁体字系统。港澳台与大陆同根同源,也是一直在使用繁体字。  

文字是传统和现代文化普及传承的最重要载体,要让文化得以普及,改变文化仅为少数文人和社会管理者独享的局面,让人民群众提高文化素质,广泛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通过行政力量推行汉字简化不失为一种方法,存在其合理和必要性。毕竟,汉字当中不规范的异体字、俗字等等太多。因此,国内在解放后五六十年代推行的简化字,简体字是后来施行的。港澳台当时还未归国内管辖,还是沿用以前的传统一直使用繁体字直到现在。

回答2:

这正是我们(大陆)的悲哀,我们都说香港是一个商业化的社会,但在维持中华民族的传统上我们可能还不如香港.繁体字就是一例,繁体字是中华民族沿用几千年的文字,是中国文化持续性的最重要标志.
一个中国人,只要认识4000到5000的汉字,他就可以几乎毫无障碍的阅读2000年前甚至三四千年前的先祖们的文献(只是字体的差别罢了,不一定比简化字和繁体字的差别大),而反观英语要了解现代文献至少2万!至于古代文献,除了中国以外任何国家包括所谓四大文明古国都只有考古学家能读懂!我们现在看古书总有些怪怪的感觉,但是一个惊人的事实是1949年之前的中国只要是文化人(有点文化的人),他们读起王羲之,韩愈,朱子,是没有这种字型的陌生感的!~
繁体字的字型严谨,字型的来历很有渊源,从六书直至康熙字典,古人也做了相当的标准的规范,现在台湾地区,日本和韩国(它们也有自己的汉字标准)都基本以康熙字典作为自己的汉字标准.(而且据说韩国完全以康熙为标准).这反映了基本的历史事实,也体现了我们当时文化的兴盛.繁体字是中国永远也丢不得的财富.
看看简体字,起源于古代的俗字,基本没有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同.现在国家标准的简化字,是以古代俗字,太平天国汉字,日本简化字再加内推外推而成.如中国的"国"字就是太平天国首先使用的.日本一向以篡改其他文化而闻名,但我们的简化比日本走得还要远(这也是日本人似乎更熟悉古代文化的原因之一),并且我们借鉴了日本的简化,这大概是愤青们所没有料到的:他们用以宣泄感情的文字许多正是日本人的发明!!
许多人都知道,我们国家的简化字标准有简化方案第一版和第二版,其实还有一个胎死腹中的第三版.这一版本中有著名的"展"和"部",一个写作尸下一个一,一个是爷字的下半边,曾被海外同胞笑作中华泱泱大国只能在一块板子上展出一具尸体而使整个方案不了了之.其实最初实行简化许多人反对,但当时只能敢怒而不敢言.
台湾一向称繁体字为正体字.正如台北市长马英九所说,我们没有在老祖宗的字上添过一笔何来繁体只说.虽然简化字为扫除文盲作出了贡献爷得到了一些国家的承认,但外国人只贪图学习的简便.我们自己的文化,不用为外国人学习而改动.繁体字书写并非极其复杂,也不会对现代化社会效率造成什么很坏的影响,台湾高度发达的社会就是一例.
想让香港人使用简化字,我们自己首先没有底气要求人家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