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常有欲以观其徼”中的“徼”读哪个音

2025-03-25 13:51:2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这个字读音为:jiào(第四声)

它的意思有:

1、巡查。

2、边界,边塞;引申为边关、边卡;再引申为边涯、界限。

3、激发,激励。

常有欲以观其徼”释义为:宇宙万物最初没有名字,不做分别。有了名字,才分出万物。因此,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

扩展资料: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

回答2:

jiào(第四声)

“徼”详细字义:

(1)巡查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边界,边塞;引申为边关、边卡;再引申为边涯、界限。

故穷则徼终,徼终则反始。——尹文子《大道上》

(3) 激发,激励

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史记》

扩展资料

“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出自《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原文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以观其妙。

意思是:宇宙万物最初没有名字,不做分别。有了名字,才分出万物。因此,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道德经

百度百科:徼

回答3:

誓唁詤唁451 :你好。
《道德经》第一章
【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jiào(1)巡察(2)边界,边塞;引申为边关、边卡;再引申为边涯、界限。《老子·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里引申为开端、端倪。这已明确表明,这里应该读jiào. 。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