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大纲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首先是致力于民族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母语教学,这也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根本性区别。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就是揣摩作品的语言、体味作品中提供的审美内容。因此,言语素质和能力成为文学审美活动的先决条件。职高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就是从揣摩语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开始,在感知的基础上,体味语言运用的精妙,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感情,从而掌握表达的技巧,获得审美享受和人文精神的陶冶。
但是,我们时常会听到有些教师抱怨现在的职高学生审美修养差,无论在着装、说话、行为上,还是在对事物的审美价值判断上都显得极其浅陋。作为语文教师,每每听到这样的议论我总感到汗颜,学生的审美修养差也反映了语文教学的不足。过去,我们在语文教学上更多地注重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语文这一学科的审美功能。甚至于有时在教学上强行肢解课文,破坏了文章的审美性。例如:强行给课文划段,无论是可划段的还是不可划段的,都要划出段落,逐段讲解;注重细枝末节的分析,对一些所谓名句、名段进行不厌其烦的刨根问底,追究其中的深意,而忽略了对文章整体结构的赏析;注重对字、词、语法、修辞的分析,而忽略了对文章意境的欣赏;注重对课文的讲析,而忽略了对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文学成就、同一时期的文学创作的特点的介绍。
在《琵琶行》①的课文导读中有这么一句话:“本诗是一首歌行体的长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的描写和悲凉身世的叙述,表现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同时抒发了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苦闷与感慨。”这其中的“悲凉身世”颇有令学生误解之嫌甚至可说有误导之用。
究其文本,且让我们先来看看诗中的悲凉身世究竟体现在哪里?诗中写道:“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不难看出琵琶女以“京城女”自居,以“艺高貌美”自傲。如果说一个女孩用这“骄人的资本”去追求自己美好的幸福生活,那也是合乎情理未可厚非的。遗憾的是她的追求却另是一番景象,“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到底是怎样追求的“少年事”让琵琶女“梦啼妆泪红阑干”呢?“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原来这就是琵琶女魂牵梦萦念念不忘或者说用来体现自身价值的真谛所在。可见,纸醉金迷的生活已糜烂了她的灵魂,她已深深的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花无百日红”,靠以“青春”吃饭的琵琶女自然也免不了“人老色衰”的结果,庆幸的是她还能在“颜色故”的情况下,“老大嫁作商人妇”,这对她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其实,对琵琶女这样的歌女来说,“从良而嫁”是一非常好的也是唯一的出路,哪个女子不希望自己有个安稳的家,作为从风尘中闯过来的琵琶女,更应明白其中的艰辛而珍惜现在安稳正常的生活才是。可是她身在福中不知福,仍然以过去醉生梦死的生活来衡量现今的生活,以致怨嫌现今生活的安稳单调,可见“卖笑”甚至“卖身”已成了她的“最爱”,糜烂的惯性犹若那罂粟,让她彻底成瘾沉沦了。诗中写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粱买茶去。”经商,是商人用来谋生的,或者说是商人用来养家糊口的,其间的辛酸也只有深谙于此的人才能明白,更何况商人是去“买”而不是去“卖”。这个“买”说明他的暂时离去是经商的需要,甚至说不定是生活的需要,事毕定会回来。可琵琶女不但未能理解,反而因一时的“守空船”而大发“闺怨”,用往昔的“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来陶醉(与其说是陶醉,不如说是麻醉)自己,以致悲不能已——“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样是有名的风尘女子,这令人到底想起“杜十娘”来了,由衷赞叹于杜十娘的“美”。
由此可见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实需商榷,愚以为琵琶女悲凉的不是她的身世,乃是她的灵魂,她那麻木的灵魂。被人玩弄被人戏谑不以为耻,反而却以此为荣,成为她炫耀的资本,成为她“冬天里紧揪不放的回忆的春景”。这又令人想起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伟大,闰土,孔乙己,祥林嫂……接踵而来,令人从心底泛起一阵悲凉的寒意,浑身打颤。
呜呼,“麻木”的历史可谓“悠久”矣!
2、鲍昌的《长城》②结尾是这么写的“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稍微懂得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在睁着眼说瞎话——根本不可能的事。尽管作者那种民族自豪感很值得我们可敬,但如此夸夸其谈有悖于写作之道。尤其是“神舟5号”上天后,有人专门对此向杨利伟去“请教”,结果证明了那是一个“美丽的谎言”。这让人想起已故相声大师马季所讲一则笑话中的几句话:
“我上嘴唇顶着天,下嘴唇挨着地。”
“那你的脸搁哪儿啊?”
“我不要了。”
3、《雷雨》(第二幕)③中当鲁侍萍因接女儿四凤在周公馆和周朴园不期而遇时,其中有这样一翻对话:
周朴园 (看她不走)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
鲁侍萍 不知道,老爷。
周朴园 你是新来的下人?
鲁侍萍 不是的,我找我的女儿来的。
周朴园 你的女儿?
鲁侍萍 四凤是我的女儿。
周朴园 那你走错屋子了。
鲁侍萍 哦。——老爷没有事了?
周朴园 (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
鲁侍萍 哦。(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周朴园 (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
侍萍停。
周朴园 你——你贵姓?
鲁侍萍 我姓鲁。
这里的“你贵姓”中的“贵”颇值得商榷,作为当时社会名流的周朴园跟一个“下人”四凤的妈——鲁侍萍讲话这么客气?何况周朴园不是不“知道”她是个“下人”(已在上面着重指出)。一个“贵”字使客气失真了,同时不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周朴园的性格。
4、《窗》④的课文导读中写道:“这篇微型小说描述了发生在两位病人之间的故事。在虚无与存在、利己与利人、生存和死亡等矛盾冲突中,展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批判了狭隘自私的阴暗心理。”而在相应的《语文教学参考书》中又认为,此小说通过对“描述者”和“聆听者”两位病人的描述,批判了“聆听者”的狭隘自私冷酷,同时也是对形形色色的自私冷酷、利欲熏心的卑鄙小人及其行径的鞭挞。但笔者以为这种说法仅符合一般的探究,仅局限于小说表层的含义——对“自私”的批判,小说要揭示的不仅是如此,它更要警示我们的是:在我们人的一生中,自私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时刻蛰伏着,它将陪伴我们到老,从而启迪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自私。下面就此予以探讨。
小说一开头就非常扼要地创设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得下两人。病房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同时又交代了两个人物的特点——病情都很严重。大家可以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简陋的空间,最重要的是这是两个怎样的人物。
其中颇耐人寻味的是那个“描述者”唯一比“聆听者”优惠的地方是“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起身坐上一个小时”,真可谓是“蝇头微利”之极了,何况是在这样极度病重的情况下。好在那“描述者”也未独自享受“眼福”,而是将所“看”到的外界,生动形象地告知给了自己的伙伴——“聆听者”,而聆听者也津津有味地享受着这短暂的幸福。两个人其乐融融地“共患难”着,这是多么和谐的景象啊。
的确,当一个人重病缠身的时候,最渴盼的是什么呢?除了健康还能有啥?但小说妙在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性的弱点——自私也会随时膨胀汹涌出来,犹若那息壤一发而不可收拾。在具体描述中,作者将自私刻画的是那么真实性和有“节奏性”,不得不让我们倾倒于作家的匠心和慧眼的独具。小说写道:“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多么的“理直气壮”,其实自私是用不着理由的。一个“突然”横空出世,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自然合理的道出了自私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是“时刻蛰伏着”的,哪怕是在这样窄陋的病房里,在这样病重时刻。于是和谐就此结束,难得的是我们也真切的感受到了“聆听者”为此而进行的苦苦挣扎,为此而进行的情感与理智的交锋。“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人毕竟是人,终究有理智与情感的,正因如此,小说才“真实”的揭露了人性的弱点——自私的竦恐性。
在情感与理智的交锋中,随着理智被情感逐渐的堙没,我们也充分领略到了“自私”膨胀起来的“节奏性”。“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直到几天之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是我呢?”“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所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结果,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从“紧挨着”到“占据”貌似轻描淡写,却强烈地刻画出了自私膨胀到极点的心态,既如此,那么见死不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慨然长叹,是什么让和谐遭到了破坏?自私!是什么让生命遭到了毁坏?自私!是什么让人性丧失?自私!能让一个病得只能躺卧在床上的人还能有如此强烈的欲望,我们能不喟叹自私生命力的“顽强”吗?警钟长鸣不已!
人生无常,却又是有常的。那“聆听者”煞费心机欲睹窗外之景,其间这种丧失人性的行为,令我们油然想起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情,“聆听者”的故事不知演绎了多少年。“聆听者“们拼命地做着损人又损人的事,最终利己了吗?利己了又怎样呢?诚若那“聆听者”最终“得到”的是“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至此戛然而止,其震撼力是振聋发聩的。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你利欲熏心,原以为一切美景就将实现,(这美景不就像那“描述者”描绘得那样美好吗?),可是最终却是竹篮打水。谁又能知道呢?谁又能不知道呢?而这恰又吻合了我们所倡导的“人生即空”的哲理。而那“光秃秃的一堵墙”从某种角度来说,犹若那“光秃秃的一座坟”,这不正暗示着人生的终点吗?这与其说是批判讽刺,还不如说是劝戒。
由上可见,我们不能单纯的将此小说的主题,看做是对自私和自私者的讽刺和鞭挞,而应看得更深更广一些。在具体教学的时候,不应将之简单的定位,而应引导学生引起对人生及人生态度的思考,我们不能回避自私,应坦然的正确的去面对自私,这样无疑才是对学生终身有益的,也是小说所要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学贵质疑,教更需质疑。在如今信息综杂的年代,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务必要“拿来主义”和“咬文嚼字”,务必要有自己的语文个性,这样才无愧于我们“语文教师”的称号!
① 此文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语文
第二册(基础修订版)倪文锦主编”
② 此文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语文
第二册(基础修订版)倪文锦主编”
③ 此文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语文
第三册(基础修订版)倪文锦主编”
④ 此文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语文
第三册(基础修订版)倪文锦主编”
随着新课改的号角,多种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出现在师生面前。如人教版、广东版、上海版、江苏版等等;香港、台湾的教材也都更新修订了;最近还引进了一套《美国语文》,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教材插图的配置,在第一感观上引起了使用者的注意。 有位著名的语文学者说:“配置插图可使教科书具有跃出的生命,不仅成为教师当教,学生当学之书,而且成为教师爱教,学生爱学之书。”可是笔者翻阅了修订或新编的几套职高语文教材,插图却是难得一见。 一、插图之况 插图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形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根据这个概念笔者对职高语文现行两个版本的教材插图情况进行整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中心编著职高《语文》基础版一至四册,2005年5月修订。这个版本的教材无扉页插图;课文中的除了第一册《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有一幅插图外,其他的三册课文都无插图;练习中除了第一册的口语交际训练的练习中有两幅漫画外,其他三册亦无插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的职高语文一套三册教材。这个版本配置的插图都在扉页。第一册30篇课文有10幅图;第二册30篇课文有8幅图;第三册(专业模块:现代服务业及财经类)30篇课文有7幅图,有插图选文的比例约占总课文的28%。 而普高人教版2004年5月版的新教材每册16篇课文,10篇知识短文,其插图情况如下: 若考究香港与台湾的高中语文教材,更是几乎课课有插图,页页有图片。相比之下,一个问题值得深思:职高语文教材不需要插图,或者需求度不高吗? 二、插图之益 1.益于激趣 众所周知,通常是进不了普高的孩子才进职高,所以职高中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差、学习动机弱、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插图最明显的作用就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因为在中学生这个年龄段,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渐进状态,而更多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对于配置插图的课文就更有兴趣去阅读和学习,也因为插图比抽象的课文文字更为直观、形象,甚至是美感,因此,插图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勿庸置疑,有插图课文比无插图课文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学习效果更好。 鲁迅先生说过:“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也是一种宣传画。”丰子恺生前曾为《阿Q正传》等9篇小说作过插图。他说:“这些插图,就好比在鲁迅先生的讲话上装上一个麦克风,使他的蓄音放大。”人教版职高语文第三册就节选有鲁迅的《阿Q正传》,若能把丰子恺的漫画插入其中,不就可以吸引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吗? 2.益于教学 “插图,是一种视觉艺术,依文字而存在,同时又与文字一起参与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起到相应的解释、补充说明文字的作用,能形象、直观、简洁、如实地反映事物规律的发展及变化趋势,从而增强文字的说服力、感染力。”既然它能参与表达作者的意图,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自然是有益的。再说,插图在语文教学中更为重要的作用是能够促进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分析、语言表达和审美等综合能力(如表),而这正是新课改所提的要求之一。 正因如此,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巧妙地利用了课文插图。如内蒙的潘如钰老师总结出了“文学插图导读六法”;江苏的张爱民老师利用插图搭建起了师生、生生交际的平台;广东的李利华老师找到利用插图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的路子等。 再者,现在倡导语文教学信息化,教师们不也是到处搜集有助于学生学习与理解课文的图片吗?如,在上《六国论》时诸多语文老师就要在黑板上或课件中呈现战国七雄的地图,以助学生的理解。在教《闽中桥梁甲天下》时,就要找闽中桥梁的相关图片,以求以图示文,也增加学生的趣味。所以说,教材插图对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3.益于审美 教材插图还有一个不能不说的作用,就是它能从视觉艺术上美化了版面,直接帮助读者了解文章的内容,对文章有感官上的认识,并满足艺术欣赏的需要。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文轩指出:“现有的中学语文教材对提高中学和审美水平关注不够。”而叶圣陶先生曾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涵养儿童的美感。”由此可见插图是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的一条途径。 学生愿意在美中寻找知识。文字毕竟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学生一直面对黑压压的文字,容易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无从做到从语言文字中寻找知识。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赏心悦目,直接形象地感受到课文蕴含意境美,从而用心去探索文章的语言美、艺术美。 三、他山之石 插图的作用不一而足,但是这必定是要建立在高质量插图的基础上的。1982年制定的中小学教材的编审工作责任制《关于中小学教材编审工作责任制的规定(试行草案)》中就有明确规定:封面和插图是教材的要组成部分。美术编辑及绘图员要对全书插图的准确性、艺术性负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研究了大陆、香港、台湾的一些高中语文教材,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1.插图类型——求多。 综观现行语文教材中插图的繁多类型,从画的创作角度来分有:照片、卡通画、素描、国画、漫画、水彩画、地图等等。当然有些教材选用的类型较少,如人教社的主要是照片、名家的国画两类,穿插在版面中显得文雅、庄重;而有些教材选用的类型就较多,如香港的教材中就有照片、卡通画、素描、国画、漫画、水彩画、地图等七、八种,整册书就给人活泼、明快之感。究竟怎样更适合中学生呢?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鲍清曾就中学生对插图类型爱好做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最喜爱的是卡通画,比例多达37.6%。对于其他的画作比例都相差无几。这个结果揭示出中学生除了对卡通画略为偏爱之外,对其他的类型的喜好都差不多。 其实,不同的画有不同的优点,如国画通常在教材中作背景之用,用以烘托气氛;卡通画通常在教材中作勾勒情节或揭示寓意之用,用以增加学生的兴趣、辅助学生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想象;地图通常出现在文言文的选文中,用以补充学生的认知,如台湾、香港的教材中出现较为普遍;而照片能给学生真实感。因此,在插图的类型上,不妨不要过多的限制,只要有助于学生的学与教学活动开展,任何类型的插图都可进入教材。 2.插图使用——求活。 “求活”是指插图的位置活,插图使用的方式活。 位置活是指插图可以按需灵活地嵌入教材的各个系统。探究教材中插图出现的位置,各套教材各有特点,人教版的主要出现在单元导读页与选文系统中;广东、上海的主要出现在文前页;台湾的主要出现在选文系统与注释系统中;香港的教材,目录、单元导言、选文系统、练习系统、知识系统、注释系统中都有出现。既然插图最直接的作用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虽说不能贪多求全,但也不妨开拓思维,在各个系统中按需设置。如,注释系统虽一般用不到插图,但是有些注释却是文字所难以表述的,如“蠡”,台湾教材中在注释文字“胡芦瓢”的边上又用右图予以补充,令人心领神会。在练习中设置插图亦能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如香港教材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课的课后习题中就有两幅卡通画,画出了“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二个场景,并把它们与阅读理解题结合起来,既增加了趣味,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 随着新课改的号角,多种新版高中语文教材出现在师生面前。如人教版、广东版、上海版、江苏版等等;香港、台湾的教材也都更新修订了;最近还引进了一套《美国语文》,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教材插图的配置,在第一感观上引起了使用者的注意。 有位著名的语文学者说:“配置插图可使教科书具有跃出的生命,不仅成为教师当教,学生当学之书,而且成为教师爱教,学生爱学之书。”可是笔者翻阅了修订或新编的几套职高语文教材,插图却是难得一见。 一、插图之况 插图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形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根据这个概念笔者对职高语文现行两个版本的教材插图情况进行整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职业教育中心编著职高《语文》基础版一至四册,2005年5月修订。这个版本的教材无扉页插图;课文中的除了第一册《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有一幅插图外,其他的三册课文都无插图;练习中除了第一册的口语交际训练的练习中有两幅漫画外,其他三册亦无插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的职高语文一套三册教材。这个版本配置的插图都在扉页。第一册30篇课文有10幅图;第二册30篇课文有8幅图;第三册(专业模块:现代服务业及财经类)30篇课文有7幅图,有插图选文的比例约占总课文的28%。 而普高人教版2004年5月版的新教材每册16篇课文,10篇知识短文,其插图情况如下: 若考究香港与台湾的高中语文教材,更是几乎课课有插图,页页有图片。相比之下,一个问题值得深思:职高语文教材不需要插图,或者需求度不高吗? 二、插图之益 1.益于激趣 众所周知,通常是进不了普高的孩子才进职高,所以职高中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差、学习动机弱、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插图最明显的作用就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因为在中学生这个年龄段,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渐进状态,而更多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对于配置插图的课文就更有兴趣去阅读和学习,也因为插图比抽象的课文文字更为直观、形象,甚至是美感,因此,插图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勿庸置疑,有插图课文比无插图课文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学习效果更好。 鲁迅先生说过:“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也是一种宣传画。”丰子恺生前曾为《阿Q正传》等9篇小说作过插图。他说:“这些插图,就好比在鲁迅先生的讲话上装上一个麦克风,使他的蓄音放大。”人教版职高语文第三册就节选有鲁迅的《阿Q正传》,若能把丰子恺的漫画插入其中,不就可以吸引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吗? 2.益于教学 “插图,是一种视觉艺术,依文字而存在,同时又与文字一起参与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起到相应的解释、补充说明文字的作用,能形象、直观、简洁、如实地反映事物规律的发展及变化趋势,从而增强文字的说服力、感染力。”既然它能参与表达作者的意图,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自然是有益的。再说,插图在语文教学中更为重要的作用是能够促进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分析、语言表达和审美等综合能力(如表),而这正是新课改所提的要求之一。 正因如此,诸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巧妙地利用了课文插图。如内蒙的潘如钰老师总结出了“文学插图导读六法”;江苏的张爱民老师利用插图搭建起了师生、生生交际的平台;广东的李利华老师找到利用插图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的路子等。 再者,现在倡导语文教学信息化,教师们不也是到处搜集有助于学生学习与理解课文的图片吗?如,在上《六国论》时诸多语文老师就要在黑板上或课件中呈现战国七雄的地图,以助学生的理解。在教《闽中桥梁甲天下》时,就要找闽中桥梁的相关图片,以求以图示文,也增加学生的趣味。所以说,教材插图对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3.益于审美 教材插图还有一个不能不说的作用,就是它能从视觉艺术上美化了版面,直接帮助读者了解文章的内容,对文章有感官上的认识,并满足艺术欣赏的需要。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文轩指出:“现有的中学语文教材对提高中学和审美水平关注不够。”而叶圣陶先生曾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涵养儿童的美感。”由此可见插图是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的一条途径。 学生愿意在美中寻找知识。文字毕竟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学生一直面对黑压压的文字,容易产生一种厌恶的情绪,无从做到从语言文字中寻找知识。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赏心悦目,直接形象地感受到课文蕴含意境美,从而用心去探索文章的语言美、艺术美。 三、他山之石 插图的作用不一而足,但是这必定是要建立在高质量插图的基础上的。1982年制定的中小学教材的编审工作责任制《关于中小学教材编审工作责任制的规定(试行草案)》中就有明确规定:封面和插图是教材的要组成部分。美术编辑及绘图员要对全书插图的准确性、艺术性负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研究了大陆、香港、台湾的一些高中语文教材,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推荐周有光老先生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