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鲁迅是非常有生活智慧的人。
他的人生观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后来又解释道:生存,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温饱,是穿得暖,吃得饱,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不是奢侈;发展,是为了到世间闯一闯,不是放任。
鲁迅很重视钱,绝不假清高。重视钱并不是说他很小气,而是他觉得钱只能花在应该花的地方。对应花的钱,他从不小气。他还喜欢把每一天的收入与支出用笔记下来,做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而不是盲目地收与花。
我在学校的时候,曾有人找我借过钱,说好了隔多少天还我。可是,到了期限之后,他没来还我,我就去找他要。大多数讨债人认为:借了钱之后一过期限就去要显得你把钱看得的太重,动不动就提钱。就是总而言之说你庸俗,吝啬的意思。而被讨债人认为:你把钱看得太重,一过期就来要,是一个小家子气的人,又不是不还了,真俗啊!
而鲁迅认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也不俗;欠款人为什么就不能在期限之前还,何必等到别人来催你再还呢?是他的不守承诺造就了我的讨还,我倒成了庸俗。如此说来,到底是谁没有素质呢?!
鲁迅先生也有过被人借钱的经历:有一回,鲁迅先生在街上闲逛,找写作素材。谁料碰到一老相识,找他借钱。说好了半个月后还,半月之后,并没有人联系他。他便找到了老相识,那人一听还钱,觉得很突然,东说几句,西说几句,越扯越远了。鲁迅就是一句:“到底还不还?”使得老友还了钱,但心里却在记恨鲁迅。
我认为鲁迅先生做得对,如果你借了钱却不记得日期还,就不算是朋友了。失而复得的钱,失而复得的朋友。就是这个意思。
他的行动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放弃了那些旧观念,从而对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他已经走了,但他的金典名言将留在我们心中。
敬佩鲁迅,他在生活上真了不起!
这天下午,课都上了好一阵,“调皮大王”王刚不知才从那儿冒出来,喊了一声惊天动地的“报告”。大家不约而同地向他看去,只见他满身尘土,脸通红,头发不用说了。李老师瞪了他一眼,扔下一句:“上课去,下课到办公室!”便继续上起课来。
终于,到了下课时间,王刚随李老师去了办公室。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来到办公室窗前,希望看到王刚挨克的狼狈样。正当李老师刚要问他时,李老师的丈夫刘勇叔叔气喘吁吁地跑来,刚要对李老师说什么,一抬头看见王刚,满脸惊讶地说:“原来你在这儿?害得我找了大半天——”这下轮到李老师发愣了,禁不住问了一句:“到底怎么回事?”于是,刘叔叔马上讲起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刘叔叔刚从银行取出两万元准备重新装修房子的钱,可没想到,被一个歹徒盯上了。刘叔叔刚进小巷,歹徒上前抢了他的包,便飞奔而去。刘叔叔拔腿就追,还一边大喊:“抓抢匪,抓抢匪——”正在这时,王刚上学正从对面巷头走过来。听见有人喊“抓抢匪”,定睛一看,迎面跑来一人,手里拿着一皮包,正慌慌张张地边跑边往后张望,后边的人正边喊边追。待前面那人跑到跟前时,王刚便闪在一边,伸腿一挡,把那人绊了个狗吃屎。这时王刚来了个武松打虎。可王刚那是歹徒的对手,一下被掀翻在地,正当歹徒撒腿想跑时,王刚扑上前,抱住歹徒的腿死活不放,这时,刘叔叔追赶上来。歹徒见势不妙,只好扔下包,用手掰开王刚的手,落荒而逃。刘叔叔捡起包一看,钱还在里面,正转身准备谢谢王刚时,王刚已不见了踪影。他来学校就是想让李老师在学校清一清,因为他看见与歹徒搏斗的小孩身上的标致是这个学校的,他要当面谢谢这位同学,可没想到这么快就找着了。
李老师听着听着,热泪盈眶,她抓住王刚的手说:“王刚,真不知该怎么感谢你——我差点错怪你啦!”王刚只是憨厚地笑了笑。
这下,窗外的同学们脸红了。
从此,王刚在同学们心目中成了了不起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