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心理学
【宗弊坦教是治心的,尤其是佛学本来就是“心智科学”,佛学中的心理学内容需要从佛法基本的起缘知识、五蕴知识开始了解,而后需要去理解唯识学方面的很多理论。
在唯识理论中和佛法的五蕴概念中,对心、思维的种种功能、过程,都有非常具体细致的说明。分析心的自身各部分为分“识”,而分析心的活动的各种要素称为“心所法”。
在八十九心中最简单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只是一种纯粹的感觉,于对象上并无任何复杂的反应。如果我们详细地审察,则它们最少还包括有七种心所法在内:一、触(近人译为感觉,即器官和对象的感触);
二、受(由对象所激起的感情);
三、想(构成意象作用,即于对象而造成概念);
四、思(意旨,即欲取或避于对象);
五、心一境性(近人译为精神集中);
六、命(心理的寿命或内存的生力);
七、作意(注意于所缘的对象)。
各派论师不但重视心法,而且都同样地很重视心所法的分析。“心所”,是心所有法的略称,即是心的附属物。佛经把身心所存在的现象分为色、受、想、行、识五蕴。在阿毗达摩中通常用色法、心法及心所法三种来包括它们。色法属于色蕴,心法属于识蕴,心所法则包括受、想、行三蕴。根据上座部,行蕴有五十法,再加受想二法,共有五十二个心所法。这里面有二十五个是善心所,十四个不善心所,十三个是通一切善恶心的心所。它们的善恶或不善不恶是根据它们所相应的心来说的,即与善心相应的为善心所,与不善心相应的为不善心所,与无记心相应的无记心所。
八识和五十一心所,是佛法对于心理现象的说明,而且尚是提纲挈领的大要,假使仔细分析更是无量无尽。专研究这方面的叫法相宗,也叫唯识宗,对人的认知原理进镇行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人有两套心理认知系统,一是内外相关的觉知系统;二是内在自缘觉知系统。唯识学把重心放在内在觉知系统上,它立“唯识无境”义,以区分两套认知系统,彰明自宗旨意。
唯识学认为,凡夫的认知定式泥于遍计所执之思维方法,并且分不清识与根的认知差别。在凡夫心态上认知活动无法达到主体自身认知能力的转化,因而也就无法最终觉知意识的深层结构、功能原理。认识是一种了别过程,虽然认识的启动有赖于主体与客体的相关性,但是形成认识实则属于心识内在之活动,也就是内在信息自我加工过程。人的认识不能直接面对客体,因为认识只是识的分别变之活动。这就是人的心理主观性的表现。
佛学的心理学与西方潜意识心理学理论的不同之处区别:
第一,佛教唯识论的意识理论,在承认直觉思维的同时,还承认理性思维。意识是由阿赖耶识 中见分派生出来的。而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意识理论,则把意识主要说成是直觉,认为理性意识是即时的、断断续续的、不起很大作用的。
其二,在佛教唯识论中,意识没有主体。它就象一面没有主人的镜子,一方面鉴照外在的境象,一方面鉴照阿赖耶识自身。如果说它有主人,那么这个主人则是末那识,末那识是自我的代表,是染污识,是应该破除的。而在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意识理论中,意识都是自我的代表,决定着自我的性格和形象。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对无意识的控制程度,决定这个人的伦理道德风范。在荣格看来,由于意识层次中人的心态和心理功能的不同,决定人有不同的性格。
其三,在佛教唯识论中,意识的主要作用是要通过般若和禅定等修为,摆脱末那御卜哗识的控制直接把阿赖耶识全部照亮,最后转凡成圣,化烦恼为菩提,实现所谓的“大圆镜智”。而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意识则执行现实原则,对热衷于快乐原则的无意识加以监督和节制。在荣格的理论中,意识仅仅是通道,即实现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与外在现实之间的沟通。
记得曾在书店看到过有专门的书,当当网等图书网站都是有的,好象就叫《佛教心理学》或者《唯识心理学》。】
引用;http://wenku.baidu.com/view/c79e0401de80d4d8d15a4f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