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表面粗糙度(surface roughness)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的不平度 。其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波距)很小(在1mm以下),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越小,则表面越光滑。
符号及意义:国标规定表面粗糙度代号是由规定的符号和有关参数组成 。
1)表面粗糙度符号
按国标标准在图样上表示表面粗糙度的符号有五种,见下图。
2)表面粗糙度代号
表面粗糙度代号要求标注如:粗糙度参数值、测量时的取样长度值、加工纹理、加工方法等。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
当零件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时,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符号、代号可统一标注在图样的右上角,并加注“其余”两字,统一标注的代号及文字高度,应是图形上其它表面所注代号和文字的1.4倍。
不同位置表面代号的注法,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表面,代号中数字的方向与尺寸数字方向一致。
参考资料:表面粗糙度-百度百科
一、表面粗糙度(surface roughness)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的不平度,其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波距)很小(在1mm以下),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越小,则表面越光滑。
二、表面粗糙度一般是由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和其他因素所形成的,例如加工过程中刀具与零件表面间的摩擦、切屑分离时表面层金属的塑性变形以及工艺系统中的高频振动等。由于加工方法和工件材料的不同,被加工表面留下痕迹的深浅、疏密、形状和纹理都有差别。
三、表面粗糙度与机械零件的配合性质、耐磨性、疲劳强度、接触刚度、振动和噪声等有密切关系,对机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一般标注采用Ra。
扩展资料:
表面粗糙度测量的方法
一、直接量法:利用光学、电动仪器对零件表面直接量取有关参数,确定粗糙度等级。
二、直接测量又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
三、比较测量法:将被测表面与标准粗糙度样板作比较,评定粗糙度等级。粗糙度样板(又称粗糙度标准块),是以不同的加工方法(车、刨、平铣、立铣、磨等)制成的一组金属块。
四、印模法:此种方法多用于不能用仪器直接测量的或内表面,可用塑性材料作成块状的印模,贴合在被测表面上,待取下后贴合面上即复制出被测表面的轮廓状况,然后对此印模进行测量,确定其粗糙度等级
五、综合测量法:它是利用被测表面的某种特征来间接评定表面粗糙度的级别,而不能测峰谷不平高度的具体数值。
参考资料:
表面粗糙度---百度百科
Ra----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在取样长度内,被测实际轮廓上各点至轮廓中线距离绝对
值的平均值)
Rz----粗糙度最大峰-谷高度(在轮廓取样长度内的最大峰-谷高度)
Rz(JIS)--微观不平度十点平均高度(该参数也成为ISO试点高度参数,在取样长度内,
五个最大的轮廓峰和五个最大轮廓谷之间的平均高度差)
R3y—粗糙度峰-谷高度(R3y是靠计算在每一个取样长度中,三个最高的峰与三个最深
的谷之间的最小距离值:然后R3y是在取样长度内,找出这些值的最大制。建议
至少用五个取样长度来评定)
R3z—平均峰-谷高度(R3z是在整个评价长度上,在每一个取样长度上的三个最高的峰
和三个最深的谷之间的垂直距离的平均值)
Rv----最大的谷值(在取样长度内,从轮廓中线到最低的谷值)
Rp----最大的峰值(在取样长度内,在平均线以上的轮廓的最大高度)
Rt----轮廓最大的高度(在取样长度内,轮廓最大的峰到最大的谷值之和,即Rt=Rp+Rv)
Rc—轮廓要素的粗糙度平均高度(在取样长度内,轮廓要素的高度的平均值)
Rda—粗糙度算术平均倾斜Slop(在取样长度内,轮廓变化速率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
Rdq—粗糙度均方根倾斜
Rku—粗糙度峰度—概率密度函数
Rlo—粗糙度被测的轮廓长度(在评价长度内,轮廓表面的被测长度,是测针在测量期间,划过表面峰谷的总长度)
Rmr—粗糙度材料比曲线
Rpc—粗糙度峰计数
Rsm—粗糙度轮廓要素的平均宽度(在取样长度内,轮廓要素之间在平均线的平均间距)
Rvo—粗糙度测定体积的油保持力
Rs—粗糙度局部峰的平均间距
Rq—均方根粗糙度
RHSC—粗糙度高点计数
【本文来自】:品质圈.
定义:表面粗糙度(surface roughness)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的不平度 。其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波距)很小(在1mm以下),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越小,则表面越光滑。
符号及意义:国标规定表面粗糙度代号是由规定的符号和有关参数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