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5年5月17日10:11在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北纬32.6度,东经119.1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记者从天长市地震办了解到,此次地震为弱震,暂未发现人员伤亡。
天长市地震办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地震震源中心在天长市仁和集镇雷庄村附近,“所幸3级地震只是弱震,静止的人员才有震感,运动状态下一般都感觉不到”。目前,天长市地震办工作人员已经赶赴该镇,暂未发现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的迹象。
随后记者联系了几位在天长生活的市民,有市民表示并未察觉,也有市民表示其亲戚住在天长市长兴镇,地震时有强烈震感,但没有房屋损坏和人员受伤。
地震发生后,安徽省地震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工作人员已在岗在位,将召开紧急会商会。
这个级别的地震 没什么破坏力
滁州市处在郯庐断裂带上究竟是怎么回事?
很多市民都知道,我市地域处于郯庐断裂带。那么滁州处在郯庐断裂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郯庐断裂带是东亚大陆上的一系列北北东向巨型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带,规模宏伟,结构复杂。它不仅是一条以剪切运动为主的深断裂带,而且是近期继承着新构造运动方式,以右旋逆推为主的活断裂带。郯庐断裂带南段(宿迁—广济段)斜贯我市中部。同时,滁州市地处华北断块和扬子断块两大构造单元的接壤地带,区域构造为“两隆三陷”,即张八岭、凤阳隆起,定远、明光—全椒—天长凹陷。张八岭隆起基底由张八岭群变质岩组成,构造线方向为东西向;全椒—天长凹陷,其长轴方向为北东,其东南边界受滁河断裂控制;定远凹陷,其走向为东西向;明光凹陷,其长轴方向为北北东。新构造运动时期,上述“两隆三陷”一直受控于主要活动断裂,隆起区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凹陷区分别处于沉降状态。大多数地震发生在沉降区与上升区的交界处。
滁州市主要活动断裂有四组:北北东向、北东向、北西向、近东西向。描述如下:
北北东向:郯庐断裂带南段斜贯我市中部,为岩石圈断裂,由四条断裂组成,即藕塘—清水间、池河—西山驿、桑涧子—光寒桥,合肥—乌云山断裂。该断裂带为走滑断裂,形成于中元古代末期,白垩纪时期为裂谷带,第四纪以来活动明显,呈右旋活动,以压扭为主,年平均速率为1mm左右,近年来小震活动沿断裂带明显呈线形分布。
北东向:滁河断裂为基底断裂,沿滁河至高邮,此断裂形成于晋宁期,白垩纪之后活动变弱,在新构造时期,断裂再次活动。近年来小震活动沿此断裂作线性分布。明光—响水断裂,市内长约40公里,现代活动明显。霍山—定远断裂,沿江淮分水岭隆起延伸,一组中强地震沿该断裂分布。
北西向:来安—溧阳断裂,全长300公里,对新生代火山岩盆地有控制作用。来安—溧阳断裂与滁河断裂交汇处,近几年相继发生了4次小震群,尤其是2002年5月和2003年5月两次小群震,与该断裂关系密切。六合—丹阳断裂,全长200公里,现代具有一定的活动性。
近东西向:主要分布在郯庐断裂带以西,如临泉—刘府、寿县—定远断裂,现代也具有一定的活动性。
3、郯庐断裂带的地震活动情况如何?
滁州自古至今,郯庐断裂带及其附近两侧,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从未间断过,是处于活动状态的地震带。自281年至2006年7月共发生地震141次,1668年7月28日,山东郯城发生8.5级大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东部千年罕遇的一次特大地震事件。三百多年后的1969年7月15日,渤海中部再次发生7.4级地震,紧接着,1975年2月24日,又在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引人注目的是,这三次大地震以及公元前70年6月1日,山东诸城一带的7.3级地震和1957年10月6日渤海中部的7.5级地震,它们的震中位置都无一例外地落在郯庐断裂带上或其附近。同时,就小地震而言,该带及其附近,亦时有发生。这就提示了郯庐断裂带是一条现今仍在继续活动的活动断裂,这些大大小小的地震活动,是郯庐断裂带一次次间歇性活动的结果。
据统计,自公元1400年以来,以郯庐断裂为中心的2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8.5级地震1次,7.0—7.9级地震5次,6—6.9级地震11次。其中中段(沈阳—宿迁段)发生8.5级地震1次,7.0—7.9级地震7次。6级以上强震主要集中在郯庐断裂带中段。所幸郯庐断裂带南段(含我市地域)地震频次和强度都稍弱,郯庐断裂带从我市西北定远、凤阳、明光三县穿过,是我市境内最大的断裂带。在此断裂带上曾经发生1668年定远老人仓5.5级地震和2006年7月26日定远4.2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