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并不是一个人。大多数管理者认为,会议疲劳和会议失败是效率低下的两个最重要原因。因此,在过去二十年间,涌现出了一个关注“会议管理”的产业。每个企业都开设有如何把会议开好的课程,如果你错过了这种培训,没关系,还有各种海报、卡片以及备忘录指导你准备、实施以及跟进。 在这种充分的会议教育下,几乎所有管理者都知道会议的基本规则:明确自己想要完成的事项;邀请合适的人;提前发送会前阅读材料;设定议程并遵照进行;发放含有关键决定和行动步骤的说明。这些要点你都懂。 不幸的是,在企业历史上,这些基本且被广泛理解的高效会议准则,可能是最不受遵循的程序。如果政府进行“会议审核”,那么几乎所有企业都不及格。大多数管理者抱怨低效的会议,但还是继续安排多次会议并开得很烂。这种现象挺有意思。 这其中隐藏着组织生活一个肮脏的小秘密:虽然人们抗议开会,但在潜意识或意识层面,大多数管理者其实喜欢开会,原因如下。会议鼓励社交。大多数人不喜欢独自工作,他们想要与他人接触并建立关系。会议使他们觉得自己是社群的一部分,让他们得以分享自己的个人感受和意见,且不仅仅局限于工作问题,也包括个人或政治话题。因此,会议中一些看似离题的闲扯(甚至抱怨),实际上是一种重要的社交途径。会议让所有人都处于消息圈中。随着企业愈发庞大和相互依存,会议能够让组织内部互相联系起来,是一种非正式途径。人们需要知道组织其他部门正在发生什么。他们需要这种非正式消息来源来补充正式的通讯机制,并引导他们穿越政治和个人的雷区。这种信息网通过会议建立、巩固和扩大。会议常常代表着地位。成为多个委员会的成员,意味着你很重要,你的意见受到重视,你在决策制定上拥有一席之地。参加管理层会议则表示,你是领导团队的一分子。甚至只是一次性地被要求出席会议或在会上回答问题,也能让高层知道你并巩固增强自己的地位。会议为无为提供借口。通常,谈论工作以及如何实施,要比真正去完成更简单。在组织前进的最佳方案上进行协调一致,是成功执行的关键步骤;但是,促进有意义的讨论和虚耗时光,两者可是泾渭分明的。尽管可能付出失败的代价,但继续无休止地辩论,的确能够缓解选择明确行动实施方案的焦虑。 会议的这些心理驱动因素非常强大,常常击败所有出现在培训课程和文章中那些逻辑和理性的“会议管理”建议。换言之,一些看似浪费或无效率的时光,对于许多管理者来说,实际上是在满足重要的个人和组织需求。 但这并不能成为原谅会议散漫失控和浪费时间的借口。各个级别的管理者都需要不断警惕不必要的会议增多以及疲弱的会议纪律。例如,几年前,在葛兰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的研究机构中,常常进行多个项目会议,且药物开发团队的各个职能人员都参与其中;这令该公司认识到,许多人都尽可能把时间花在开会上,而不去真正地进行药物研发工作。因此,葛兰素史克公司发展出一套“符合需求”的会议流程,只有直接参与到项目某阶段或某问题的人才能参加相关会议,其他人只能接收会议信息。 除了鼓励设定议程、进行虚拟会议和采用其他方法,所有组织也应定期查看自己的会议模式,并做出类似的调整。不过,仅仅是抱怨会议过多、会开得不好,不会带来什么帮助。就像飞蛾扑火一样,无论我们在谈论什么,总是要不断回到设定的议题。 你们对会议的感受又是如何?罗恩·阿什克纳斯(Ron Ashkenas)系谢弗咨询公司(Schaffer Consulting)的高级合伙人。该公司位于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Stamf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