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清朝爱新觉罗症亲王的资料?

2025-01-21 06:25:1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郑亲王爵是清朝世袭罔替的王爵,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第一代郑亲王是爱新觉罗·济尔哈朗。他于1599年生于建州左卫的费阿拉城(今辽宁省新宾县),13岁父舒尔哈齐去世后,由伯父努尔哈赤收养,自此跟随努尔哈赤、皇太极南征北战。后因战功卓著而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其子袭爵后,改封简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弘历追念济尔哈朗的功勋,命将其子孙世袭的“简亲王”封号恢复为“郑亲王”。郑亲王世爵共传10世,26王,其中五人夺爵。

  承序:济尔哈朗、济度、德塞、喇布、雅布、雅尔江阿、神保住、德沛、奇阿通、丰讷亨、积哈纳、乌尔恭阿、端华、承志、庆至、凯泰、昭煦,历十代二十六王

  代 名 爵号 谥号 关系 备注
  0 舒尔哈齐 和硕庄亲王
  努尔哈赤三弟 追赠
  1 济尔哈朗 和硕郑亲王 献 舒尔哈齐六子 始封
  2 济度 和硕简亲王 纯 济尔哈朗次子 
  3 德塞 和硕简亲王 惠 济度三子 
  3 喇布 和硕简亲王  济度次子 夺爵
  3 雅布 和硕简亲王 修 济度五子 
  4 雅尔江阿 和硕简亲王  雅布长子 夺爵
  4 神保住 和硕简亲王  雅布十四子 夺爵
  1 费扬武 和硕简亲王  济尔哈朗八弟 追赠
  2 傅喇塔 和硕简亲王  费扬武四子 追赠
  3 福存 和硕简亲王  傅喇塔子 追赠
  4 德沛 和硕简亲王 仪 福存子 
  2 巴尔堪 和硕简亲王  济尔哈朗四子 追赠
  3 巴赛 和硕简亲王  巴尔堪子 追赠
  4 奇阿通 和硕简亲王 勤 巴赛子 
  5 丰讷亨 和硕简亲王 恪 奇阿通长子 
  6 积哈纳 和硕郑亲王 恭 丰讷亨子 复号郑
  7 乌尔恭阿 和硕郑亲王 慎 积哈纳子 
  8 端华 和硕郑亲王  乌尔恭阿子 夺爵
  5 经讷亨 和硕郑亲王  奇阿通二子 追赠
  6 伊丰额 和硕郑亲王  经讷亨子 追赠
  7 西朗阿 和硕郑亲王  伊丰额子 追赠
  8 承志 和硕郑亲王  西朗阿子 夺爵
  7 松德 和硕郑亲王  积哈纳子 追赠
  8 庆至 和硕郑亲王 顺 松德子 
  9 凯泰 和硕郑亲王 恪 庆至子 
  10 昭煦 和硕郑亲王  凯泰子 
  http://baike.baidu.com/view/215099.htm#3

回答2:

家世很特殊
“济尔哈朗”是一个蒙古名,意为“幸福、快乐”。 一个满族人,为什么取了一个蒙古名呢? 满族在入关(1644)以前,主要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东部,西部则是蒙古族的传统活动区域。历史上,东北平原与蒙古草原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两个民族互相交往,不仅在血缘上彼此融合,文化上也有许多交流。满族人取蒙古名,就是这种交流的一个侧面。像济尔哈朗的二哥叫“阿敏”(意为“气息”、“生命”),努尔哈赤的第五子叫“德格类”(意为“紧身短上衣”),第八子皇太极(即清太宗)又名“阿巴海”(意为“尊如兄长”),也都是取的蒙古名。 济尔哈朗从呱呱落地时起,即被父母寄予良好祝愿,希望他一生快乐幸福。 他经历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到57岁寿终正寝时,其他同辈诸王早已先他而去。济尔哈朗的晚年,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生前死后,备极荣光。在清初诸王中,他虽不是最耀眼,但至少是最幸运的一位。 在清初爱新觉罗皇族中,济尔哈朗的家世很特殊。他的父亲舒尔哈齐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亲弟弟,但舒尔哈齐本人以及济尔哈朗的三位兄长,却先后为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所害。两个家庭,本为骨肉至亲,却形成父一辈子一辈的积怨。济尔哈朗12岁时被努尔哈赤收养,对于他来说,努尔哈赤既是伯父兼养父,又是加害父亲的仇人。面对两个家庭间的情与仇,济尔哈朗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实际决定了他后来的命运。
父亲舒尔哈齐之死
努尔哈赤兄弟5人,他居长,和三弟舒尔哈齐、四弟雅尔哈齐为同母所生。还有庶弟穆尔哈齐,幼弟巴雅喇,为继母和庶母所生。 舒尔哈齐生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比努尔哈赤小5岁。他的幼年同努尔哈赤有着相近的经历,5岁丧母,受继母那拉氏虐待,青少年时代经常随兄出外谋生,历尽艰辛。但在这过程中他也锻炼了体魄,增长了智慧。 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不过是建州女真中一个噶栅(村屯)的首领。外有强敌环峙,内有宗族戚友的迫害,处境极其险恶。当时成为他得力助手的,只有几位胞弟。雅尔哈齐去世早,舒尔哈齐被努尔哈赤依为臂膀。 在以后的十余年里,舒尔哈齐经历了数十次战斗。 清朝史书说他“自幼随征,无处不到”。因作战英勇,颇得部众拥戴,人们尊称他为“达尔罕巴图鲁”。 巴图鲁,蒙古语,意为“勇”、“勇士”,一向是蒙古族中勇武者的美号。“达尔罕”,原为漠北游牧民族的武职官号。元代,蒙古人只有大汗本人或其子孙有特殊贡献者始有荣受此号的资格,且享有种种特权。明代,蒙古对建立军功的勇士,才颁给此号。舒尔哈齐的双重勇号虽然都是借自毗邻的蒙古,却足以说明他的勇武及其在部落中的崇高地位。 努尔哈赤兄弟同仇敌忾,加快了战争胜利的步伐,而战争的顺利发展,也加强了两兄弟的权势。 16世纪末,他们在抚顺以东苏子河畔的烟囱山麓(今辽宁省新宾县旧老城)占山为王。努尔哈赤拥有万余众,酋长150余名,战马700匹;舒尔哈齐拥有5000余众,酋长40余名,战马400匹。两人平日各聚属下著甲练兵,出征时分别召集兵丁。当时的舒尔哈齐雄心勃勃,踌躇满志。访问过当地的朝鲜使者曾记载说,在舒尔哈齐的家门上,贴着一副“迹处青山,身居绿林”的对联。这个小小的细节说明,舒尔哈齐经常往来汉人地区,对汉人的文化相当了解,他大概熟读《水浒》、《三国》之类的演义小说,不仅以绿林豪杰自诩,且以“迹处青山”的处境解嘲。 随着势力的发展,兄弟间的裂痕开始出现。努尔哈赤不希望弟弟的势力过于强大,威胁自己的地位;舒尔哈齐也不甘心永居兄长下风,而希望独立发展自己的力量。 万历三十七年(1609)初,舒尔哈齐决心离开努尔哈赤。他与长子阿尔通阿、次子阿敏、三子札萨克图,携部出城,前往一处叫做黑扯木的地方另造新城。努尔哈赤闻讯大怒,预先派人截断道路,设计将舒尔哈齐囚禁。同时下令将两个侄子——舒尔哈齐的长子阿尔通阿、三子札萨克图处死。据说,本来还想处死阿敏,只是由于皇太极等人极力劝阻才免其一死。舒尔哈齐被囚禁2年后死去,时年48岁。 关于舒尔哈齐的死因,清朝史籍讳莫如深,但同一时期的明朝与朝鲜史书都有记载,证实是被努尔哈赤所害。 舒尔哈齐死后43年,即顺治十年(1653),这时济尔哈朗已是清朝辈分最高、地位最显赫的亲王,年轻的顺治帝福临显然考虑到了这一点,不仅恢复了其父舒尔哈齐的名誉,还追封他为和硕庄亲王。 舒尔哈齐共有9子,除长子、三子被害,其余诸子均被努尔哈赤收养。父亲被囚时,次子阿敏25岁,四子济尔哈朗12岁。一个已是成人,一个还是孩童,从后来的结局看,父兄的死,对他们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回答3:

清代爱新觉罗氏症亲王之后有改姓全者

回答4:

因为前面的时期汉化的程度不深,起名字随意了些,还保有少数民族起名字的特色;后来受汉文化的熏陶日益加深,起名字要按照族谱的顺序,即名字的头一个字按照辈分排,同辈人是相同的,当然皇帝除外,为了避讳嘛。这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普遍规律,即武力上虽然暂时征服了汉族,但文化上总是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这并不仅仅局限于名字的问题上。

回答5:

谁用病字旁的字做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