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流通比例,是指股份公司可流通股本占总股本的比例。
流通股本是指公司已发行股本中在外流通没有被公司收回的部分,是指可以在二级市场流通的股份。流通股本是一句很有中国特色的股市术语,外国的股票从一上市就是全流通的,总股本就等于流通股本;而中国的股票上市,在未实行股权分置改革前,(个人或集体或国家)法人股是不允许上市流通的,只有部份发行的股票可在二级市场流通,这部份就是所谓的流通股本,2005年开始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后,新上市的股票都是全流通的,过去的法人股也慢慢可以开始在二级市场流通,但却是有数量和时间限制,这就是限售流通股,因为监管部门担心一下子那么多的股票上市,必然会导致资金承接不住而崩盘。慢慢的,中国股市将实现真正的全流通,总股本也就等于流通股了。 在以往的指数计算中,只要是在交易所有权利进行场内流通的股票均算作流通股,这样无论是公司发起人、国有股还是战略投资者的股份,一旦获得流通权,就可以算作自由流通股。
非流通股俗称"大小非",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小:即小部分。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小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小于5%的,在股改一年后方可流通,一年以后也不是大规模的抛售,而是有限度的抛售一小部分,为的是不对二级市场造成大的冲击。而相对较多的一部分就是大非)。反之叫大非(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的,在股改后两年以上方可流通,因为大非一般都是公司的大股东,战略投资者。一般不会抛)。
非是指非流通股,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小:即小部分。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小的非流通股。
流通股的比例越大,股价越能反应公司的真实价值,也就是我们现在追求的所谓全流通。
流通股的比例越小,说明大、小非的持股越多,股价难以反应公司真实价值。一方面如果股价偏低,大非凭借绝对控股地位,可以实施资产注入,以获得更多股权。另一方面,如果股价偏高,潜在的抛售压力就大,一旦获得流通权,大小非极可能在二级市场抛售,以兑现获利。
按规定,上市公司的股票并不是全部流通,有一部分是有“限售”期的,也就是暂时不能流通,过了规定时间才能流通。目前流通的股份占总股本的百分比是多少,也可以说成是流通比例是多少。如最近上市的**集创,总股本为1.1398亿,流通0.285亿,流通比例就是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