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编辑记者的政治敏感度

2025-01-05 12:29:0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事业发展迅速,如今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编辑记者作为负责从一线获取材料并整理出来写出报道的工作人员,对整个新闻报道的内容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需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大量的信息、丰富的经验和联想力,其中政治敏感度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编辑记者来说,具备良好的洞察力和敏感性十分重要,这是他们在政治上工作上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如何提高编辑记者的政治敏感度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编辑记者;政治敏感度;概括;现状;对策

一、政治敏感度概说

政治敏感性是人具备的一种特殊的能力,它是衡量一个党员干部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关系一家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是每一个普通国民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政治敏感性就是一个人本身的悟性以及后天形成的一种特性能力,这种特性使人们能够在不同的时期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应用到自身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对编辑记者来说,政治敏感是指他们所要具备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也就是对宏观形势和政策的理解和把握。政治敏感性是编辑记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这对于他们把握新闻线索、判断新闻价值和把握舆论导向是大有裨益的。在日常生活中,新闻事件时有发生,编辑记者的职业特性就在于把握新闻政治敏感性和洞察力,这对编辑记者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十分重要,是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编辑记者必备的素质之一。这要求编辑记者要做到:首先,敏锐洞察事物的变化,及时发现并掌握有关新闻线索;其次,要有超前意识,迅速准确地判断出新闻线索的价值所在,及时处理信息;再次,要准确分析并报道出当前形势下的新闻事件和社会信息;最后,需要预计出所编辑的新闻报道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果,是否持续跟进报道等。

二、编辑记者政治敏感度现状和不足之处

我国的传媒是党和国家重要思想的文化宣传平台之一,担负着舆论导向的重要作用。编辑记者作为工作在一线的传媒人,需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政治素养向大众传播及时、准确的信息,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导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热点问题涌现,随之而来的问题和矛盾也逐渐凸显。就目前来说,编辑记者在工作中对政治敏感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政治敏感度不高,专业素质有待加强。这里说的政治敏感度就是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和把握。编辑记者在大众传播媒介中处于主创地位,编辑记者宽广的知识面,(www.fwsir.com)精湛的技术水平,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和政治敏感度对于他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编辑记者积累大量的知识,必须具备较强的政治敏锐度,在思想、文化和政治等方面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以支撑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政治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有待提高。政治敏感要求编辑记者在实践中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和国家相关政策方针的把握是必不可少的,是前提基础。但是在实践中,并不是照搬照抄,要以实际出发,灵活运用,以分析和处理复杂多变的问题,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三、提高编辑记者政治敏感度的相关对策

针对编辑记者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政治敏锐度不足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以提高政治敏锐度,使编辑记者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把握程度。政治敏感性的历练和提高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一定的理论水平:通过熟悉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把握其精髓,把握其规律。编辑记者是时代的瞭望者,需要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这样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政治敏感度。要强化对政治思想的学习以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编辑记者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工作作风,将舆论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发挥出来。广泛吸取各领域的知识,拓展知识面以培养自己独特的视角。

2.广泛参与实践活动,培养敏锐的政治敏感度,培养开创性的思维方式。编辑记者要具备创新意识,不能拘泥于现有的框架。及时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走向以及国家大事背后的政治思想。善于分析、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要从大量的现实生活和工作的感悟中,掌握其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更要努力实践,将这种能力实践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以政治理论为指导,灵活运用。需要深入一线,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关心时事,把握时局,能够在不同的时期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其应用到自身的工作和生活中去,能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下敏锐地洞察到问题所在,使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敏感度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小平。如何有效提升电视台编辑记者专业素质[J].中国报业,2013(22)。

[2]刘璐。论新闻记者的政治敏感性与洞察力[J].考试周刊,20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