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东北人,站在自己的角度来阐述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个中缘由你自行斟酌。见解有以下几点。
1、人文因素:东北三省有着相互之间大同小异的生活方式(如储秋菜,淹咸菜等),饮食习惯(口偏重,普遍有吃咸菜的习惯),言语相同(地区差异还是有,但是相对其他地域东三省间差异相对较小)
2、地缘因素:东北在地理上较为特殊,属于全国少有的单线式的大量汉人聚集区,通常由南部地区向北进入东北三省会通过“辽宁-吉林-黑龙江”的方式进入。在地理上可把东北划分为一块大的区域。(内蒙虽然也连接东三省,但内蒙古为相对独立的自治区,在人们的思维中它和行省是有区别的,且地貌,习俗同东三省有差异)
3、同化所致:辽宁省是东北民俗特征最为明显的省份,被地理隔绝的吉林及黑龙江在文化及习俗上很大程度上受辽宁影响。以口音为例,辽宁的东北口音最明显,吉林次之,黑龙江已不明显,不少黑龙江人语言已和普通话无太多区别
4、天气因素:人们想起东北的第一印象就是冷。这是东北三省纬度高,冬季经常受北方寒流所致的共性
5、阐述方式:东三省的人还是习惯说自己是具体哪个省份的。但对东三省以外的人来说,他们对黑吉辽的整体认知是相同的,在思维上已经把我们一视同仁,久而久之我们自己也就不特意做区分,会习惯上笼统的称自己为东北人。有时我们同其他省份的人交谈时说自己是黑龙江的人时对方不太容易建立起印象,但改成说自己是东北人时,对方就会立马在思维中作出习惯性判断,能够马上建立起对东北人的印象,方便交谈。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言语中若有不恰当之处还请见谅
注:补充说点题外话,人们对东北最初的印象是雪村的那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歌。这首歌比较客观的反应了东北人朴实,热情的特性。但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普及,不少东北人侃大山、吹牛皮的视频、事件经常被人指为低俗,顽劣。而使东北人这个称号带有一些贬义。实际上东北人热情、朴实的民风未变,只是人们对东北人有些误解。东北冬季漫长,地广人稀,人们早已习惯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喝些酒,说些逗乐的话来乐观生活,东北人也知道有些话是低俗的,只不过在严酷的生活里说些能使人忍俊不禁的话也是为生活增彩。包括东北的一些小品演员采用一些放低自己博大家一乐的表演方式也是原出于此。东北人愿意放低自己博大家一乐,但是我们也是有自尊的,请不要再对我们恶语相向。谢谢
我觉得主要还是历史的原因,在日本统治十多年的伪满洲国,外省人当时就将东北看做一个整体,所以后来,全国各地对东北的各个城市就比较没有概念了,但话说回来,建国后作为重工业基地的辽宁,除了沈阳大连,还有很多城市在全国还是很有名的,例如钢都鞍山,煤都抚顺,边境城市丹东等等,有些年龄的人都会了解,现在年龄小的就不会知道了
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东三省的人,他们都特别的团结,尤其是像东北那边儿的,他们都非常的热情好客,感觉所有的人都跟他们是一家子,所以根本就不需要去说具体的省份。
我在成都和昆明呆过七八年。当地人一问我是哪的,我都会说是吉林人。随后他们又会补充一句,哦,东北的。其实在东北本地,并不觉得黑吉辽多么密不可分,但又觉得自成一体。一是离得近,二是一听电视剧里的东北大碴子味,都倍感亲切。三是吃饭口味都差不多。如果在南方。可能东北人聚到一起会倍感亲切。听到东北话,就像是见到了亲人一样。然后东北人的处事风格和南方人也有极大的不同。这不同不是体现在陌生人身上,而是体现在朋友身上,东北人对待普通朋友或者关系一般的人,可能比较冷漠或者麻木。但是对待朋友,真的是实心实意,掏心掏肺,耿直热情。作为一个东北人,我还是比较自豪的。
这得从根上说,建国初期我国很穷,东北的工业农业都是国家的顶梁柱。东北以前叫关外其他省份都叫关里,关里的人都往关外跑,小时候很多乞丐,小煤矿的工人都是关外来的,关外的姑娘也喜欢往关里嫁,因为关里有钱,能吃饱,这些外来户都把关外叫东北,其实东北本地人很少说我是东北的,都说城市名字。山东 江苏 河南 湖南湖北都往东北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