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起源的假说有哪些?

2025-04-16 02:58:4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对于月球究竟是如何起源的这一问题,有科学家提出月球是地球早期与另一个天体发生激烈碰撞产生的。换句话说,月球是在一次“大撞击”之后,从母体地球中撕掏出来的一块而形成的。关于月球起源的假说有很多种,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四种,即共振潮汐分裂说、同源说、浮获说和撞击成因说。1.分裂说

这种假说坚持月球是地球的亲生女儿观点,即认为月球是从地球中分裂出来的。坚持这一假说的科学家认为,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地球呈熔融态,由于潮汐共振作用,地球自转不稳定,即使只考虑地球和月球的角动量,当时地球自转的周期也仅有4小时,加上太阳的潮汐作用,地球的自转周期可缩短到2小时。因此这类科学家相信,在历史的早期,地球的自转速率比现在要高得多。

假设当初的地球是熔融状态,那么地球物质在地赤道面上将会出现一个膨胀区,使在赤道面上的一部分熔体分离,或者说在地球高速自转情况下,这部分熔融物质从赤道区被甩了出去。而月球正是这部分被甩出去的物质在地球附近的行星际空间凝聚,冷凝后形成的。一些持这种假说的人还认为,地球上的太平洋就是分裂出月球后留下的“疤痕”。由于这种假说提出月球是从地球分离出去的,因此这种假说被形象地比喻为“母女说”。不过,由于这种月球形成假说不符合地月系的基本特征,因此这一假说已经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摈弃。2.同源说

这一假说坚信月球与地球是平等的姐妹或兄弟的关系,即在太阳星云凝聚过程中,月球与地球同时形成。

坚信这一假说的科学家认为,在原始的太阳星云内,星球与太阳的距离取决于其自身的温度和化学成分。太阳系的各个行星是在星云中不同的区域、由不同化学成分的星云物质凝聚、吸积而形成的。月球与地球在太阳星云中相距较近,形成过程相似,属于同时形成的“兄弟”。但同源说及其模式与太阳星云的凝聚过程和地月系的运动特征不完全相符,因此这一假说也是不尽如人意的。3.俘获说

俘获说认为月球是被地球抢过来的“女儿”。主张俘获说的科学家们认为,地球和月球处在太阳星云的不同部位,由化学成分不同的星云物质凝聚而形成。月球原来的运行轨道与地球的轨道面交角很小(约5度),当月球运行到地球附近时,约在距离为10个地球半径的范围内,月球可能被地球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不过,这一假说只能解释部分观测事实,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于是,仍有许多科学家不断地另辟蹊径,以提出新的假说。4.撞击说

撞击成因说是最新提出的一种假说,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科学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因为这一假说能解释更多的观测事实,是目前最合理的月球起源假说。

撞击成因说的另一种叫法是“大碰撞分裂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早期曾受到一个如火星大小的天体的撞击,撞击的碎片(即两个天体的硅酸盐幔的一部分)最终形成了月球。撞击成因说可以合理地解释地月系统的基本特征,如地球自转轴的倾斜与自转加速、月球轨道与地球赤道面的不一致、月球是太阳唯一的与主行星质量比为1/81的卫星、月球富含难熔元素而匮乏挥发性元素和亲铁元素、月球的密度比地球低以及月球形成初期曾产生过广泛熔融、存在过岩浆洋等事实。因此这一假说是目前最为合理、最为成熟的月球起源学说。

回答2:

月球起源
月球从何而来?到目前为止,关于月球的起源,科学界的争论从来没有统一,关于月球起源有三种假说,一种是月球被捕获说;一种是地月同源说;一种是地球分裂说。但这三种假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
当前主流观点认为,月球被捕获说是指地球引力将月球捕获,使月球从行星变成了地球的卫星。这一假说从天体力学的角度看,有许多致命的弱点。月球被太阳抓过去的可能,要远远大于地球。还有木星,它也比地球大得多,具有极为强大的引力,是使地球免遭巨型陨石轰击的自然屏障,月球闯入太阳系时应该被木星捕获轮不上地球。俘获说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无法解释现在月球的正圆形轨道形状。根据引力的规律,它应该沿一条扁形或椭圆形轨道运行,而不应该沿一条近圆形的轨道运行。同时在统计学上也站不住脚。难怪不少天体物理学家认为:地球捕获月球作为自己的卫星的可能性极小,甚至完全无此可能。
地月同源说与地球分裂说根本无法解释月球岩石物质成份不同于地球。如果要想象地球将月球那么大的一块抛出,而自身没有散架反而形成两个几乎完美的球体,也是极端困难的。月球从何而来?我们不知道,那些天文学家同样不知道。总之要解开这个迷团,看来只能是跳出那三种假说了。
地球膨裂说认为,月球是原始太阳爆炸形成的。46亿年前,太阳因内部的核聚变而发生爆炸,飞出许多熔融的火球。地球、月球就在其中。在飞离太阳的过程中,一些小一点的火球由于离大火球较近而被“俘获”,形成了大火球的卫星。月球因离地球较近而被“俘获”,形成了地球的卫星。
月球是在太阳爆炸之后飞过地球一旁的时候由于离心力降低而被地球俘获的,所以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正圆形的。而行星是原始太阳爆炸形成的,所以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
因为太阳系是原始太阳爆炸形成的,因此太阳表面物质飞出形成的火球密度较小,太阳表面下面的物质飞出形成的火球密度较大,而且岩石物质成份也不同。因为月球比地球在从太阳飞出时的深度浅,所以月球的月岩中所含的铝、钙和钛等轻的化学元素比地岩中要多6倍,而铁、钠、镁重的化学元素却很少,岩石物质成份不同于地球。
美国密歇根州大学最新一项研究显示,“阿波罗”任务中在月球高地表面上采集的晶体矿物中可探测到含水物质,暗示着自月球形成之初就存在着水资源。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月球形成初期的矿物晶粒中包含着水,大约占质量的百万分之六,暗示着月球从始至终都含有水分,并推翻了之前的月球诞生理论。密歇根州大学的张有学(音译)和同事指出,这项研究结果否定了之前的月球形成理论——月球形成于地球和另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天体碰撞后产生的残骸。张有学说:“因为它们是月球最古老的岩石,可以推测在月球形成时就存在着水资源,这很难解释当前的月球形成理论。
作者:赖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