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不锈钢含镍的正确方法

2025-03-29 17:28:1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一、磁性试验

磁性试验是区别退火奥氏体不锈钢与铁索体不锈钢的最简单的方法。奥氏体不锈钢是非磁性钢,但经大压下冷加工后将具有轻度的磁性;而纯粹的铬钢和低合金钢都是强磁性钢。

二、硝酸点试验

不锈钢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浓硝酸和稀硝酸具有固有的耐蚀性。这种性能使其能很容易地从大多数其他金属或合金中加以区分。

但高碳型420和440钢在进行硝酸点试验时则稍受腐蚀,有色金属遇到浓硝酸时立即会被腐蚀。而稀硝酸对碳钢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三、硫酸铜点试验

硫酸铜点试验是快速区分普通碳素钢和所有类型的不锈钢的最简便方法。所使用的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为5~10%。

在进行点试验前,试验区应彻底清除油脂或各种杂质,并用软磨布磨光一个小区域,然后再用滴瓶向清理后的区域滴注硫酸铜溶液。普通碳素钢或铁在几秒钟内就会形成一层表面金属铜,而不锈钢的表面则不产生铜沉淀或显示铜的颜色。

四、硫酸试验

硫酸浸没不锈钢管试验能把302和304与316和317区分开来。试样的切边应经过细磨,然后在体积浓度为20~30%、温度为60~66℃的硝酸(比重为1.42)中清洗和钝化半小时。硫酸试验溶液的体积浓度为10%,加热到71℃。

当302和304钢浸入这种热溶液中时,被迅速腐蚀并产生大量气泡,试样在几分钟内变黑;而316和317钢的试样则不受腐蚀或反应很慢(不产生气泡),试样在10~15分钟内不变色。如果采用同时试验具有已知成分的试样来进行近似比较的话,可使试验更为准确。

扩展资料:

不锈的主要特性

焊接性

产品用途的不同对焊接性能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一类餐具对焊接性能一般不做要求,甚至包括部分锅类企业。但是绝大多数产品都需要原料焊接性能好,像二类餐具、保温杯、钢管、热水器、饮水机等。

耐腐蚀性

绝大多数不锈钢制品要求耐腐蚀性能好,像一、二类餐具、厨具、热水器、饮水机等,有些国外商人对产品还做耐腐蚀性能试验。

用NACL水溶液加温到沸腾,一段时间后倒掉溶液,洗净烘干,称重量损失,来确定受腐蚀程度(注意:产品抛光时,因砂布或砂纸中含有Fe的成分,会导致测试时表面出现锈斑)

抛光性能

当今社会不锈钢制品在生产时一般都经过抛光这一工序,只有少数制品如热水器、饮水机内胆等不需要抛光。因此这就要求原料的抛光性能很好。

耐热性能

耐热性能是指高温下不锈钢仍能保持其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

耐腐蚀性

当钢中铬量原子数量不低于12.5%时,可使钢的电极电位发生突变,由负电位升到正的电极电位。阻止电化学腐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不锈钢

回答2:

按你说的是第一个的测试是正确的,红色的话就是没有什么镍的,不过也不是说一点也没有,如果是一点也没有的话那就不是不锈钢了,而是铁了。

不锈钢的型号有很多,平时我家多见的便是304、301、202、201这几种了,用药水来测试是哪种型号是有一定的可行性,不过最好还是光谱测试,比较准确!
电池的正负极也有关系的,你上面所说的第一个回收站的老板所用的测试方法是对的,后面那个嘛,是骗你的!!

回答3:

市场上的废料,相差一个镍就差不多上千块一吨了,药水只能测出含镍的多还是少,不能准确,最好的方法是做光谱分析,去检测所做也就百来块。 药水还真的是有好几种,有些是变红的就含镍,越红越高,有些相反,你要看说明咯、

回答4:

高镍系列
使用方法例:将该分析测定夜滴一滴于钢表面,用9V电池,正极搭钢,负极搭测定液珠上面,通电氧化,氧化后呈红色且不退,则证明该不锈钢中含镍,并且锰含量≥10%
低镍系列
使用方法例:将该分析测定夜滴一滴于钢表面,用9V电池,正极搭钢,负极搭测定液珠上面,通电氧化,迅速生成粉红色,则表明该不锈钢中镍的含量≥50%;若无色,则表明该不锈钢中镍的含量小于50%

回答5:

用蓝色硫酸铜的溶液,变红的是含镍的,正负极不用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