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大案牍术”是否有可行性?

2024-11-08 08:52:3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这个方法其实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数据库,通过记载和积累大量的数据最后找出你想要的东西。如果再时髦点应这个方法其实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数据库,通过记载和积累大量的数据最后找出你想要的东西。如果再时髦点应该说成搜索,将所有的资料汇总,在寻找你需要的关键词语,最后分析出最需要的信息。虽然听起来非常厉害,但是想要实行起来太难了。虽然这部剧中被简化了,但是想要实现依旧很难。

在这部剧中其实是将各种主要的数据和数字汇总,然后挑出人才。不管是放在政治上还是管理都非常有用,但是这个方法也只是用来丰富这部剧的细节,而非真正是实现。首先一个总的资料就难汇聚,你需要统治者的帮助。但如果资料有或者分析者出错了,那就会造成很大的困境。其次就是总的资料非常广阔,如果说单科的资料汇总,并且利用书籍做数据分析那还可行,例如古代的农书就是这样,通过汇总然后指导农业。

但是想让一个人记住所有的资料简直太难了,他还有最后还要自己分析,这样一个人才非常难培养。最后就是需要一直更新这些资料,但是在传递速度非常慢古代,需要耗费太多的力量就是为了这样一个部门?有点不太可能。

在狄仁杰中就有一个镜头写到了这种方法,狄仁杰通过看到了案卷分析出沙陀的身份,但是他只是看了连续30年的刑事案件。那如何汇总整个大唐的资料,然后找出自己想要的人或者事物?实在有点夸张。

回答2:

“案牍”一词指的是古代办公用的文书,所以,徐宾的大案牍术说白了就是以高超的记忆力对长安各个部门过往的办事文件进行记忆、归纳等,要有朝廷的命令才可行。

回答3:

“大案牍术”应该具有可行性,靖安司运用这个查案,在唐代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是为了配合田赋制,有依据,,有案例成功,所以可行。

回答4:

“大案牍术”是有记载的的可行性的,但是我觉得可行性不高,古代很多已经失传了的,加上电视剧拍出来和现实又有出处。

回答5:

我认为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唐代是可以实行的,有依据可行,再加上皇室扶持,虽然可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所带来的效果肯定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