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1、话筒与音箱同时使用。
2、音响系统重放的声音能够通过空间传到话筒。
3、音箱发出的声音能量足够大,话筒的拾音灵敏度足够高。
总结其产生原因的本质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点:
1、相位条件:要求反馈到传声器的声波信号与传声器原声源输入的声波信号同相位。
2、振幅条件:声反馈环路为正反馈,即反馈增益大于1。
解决方法:
1、尽量避免话筒的指向对着音箱,这样啸叫的机率就下降了。
2、利润音箱分区控制,离话筒较近的音箱减少音量输出,达到不啸叫为止。
3、系统配备反馈抑制,一般数字系统都自带这个功能,模拟系统要专门加这样的设备。
4、建声也比较重要,如果整个会议室的建声很糟糕的话,电声是无法完全弥补的。
扩展资料
麦克风啸叫会产生危害:
1、破坏了整个扩声环境的气氛,使演讲人或演唱者非常狼狈,使听众非常扫兴,甚至产生厌恶心理。
2、对功率放大器或音箱的高音喇叭单元影响很大,容易使它们过载烧毁。
3、由于声反馈的存在,使整个扩声系统的传声增益和放声功率受到限制(也就是不能增大音量)。
啸叫
在实际当中,回授音有很多种。我们最常听到的“啸叫”也是一种。但我们要寻找的是那种可以控制音量,时间,音高,甚至音色的回授。“啸叫”是不可控制的。从不可控制的啸叫到可控制的回授,这是一个漫长的历程。
首先还是从“啸叫”开始。分析“啸叫”产生的原因,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一般“啸叫”的出现都是在用失真的时候。(有时也会出现在用延迟混响的时候。)是输入信号的过载引起的,这是第一个原因。大家也会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只要站得离音箱远一点“啸叫”就没有了。离音箱的距离太近,这是第二个原因。站在不同的位置上“啸叫”的声音不一样,音箱与弦的角度不对,这是第三个原因。不同的音色会有不同的“啸叫”,也就是说,音的频率不对。这是第四个原因了。
知道了“啸叫”的四个原因,过载量,距离,角度,频率。我们要将“啸叫”变成回授,就要从他们开刀。
话筒拾音的音响系统,都有反馈啸叫的可能。话筒啸叫的危害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激时功率放大器会产生很大的功率输出,可能超出扩声设备的承受范围,烧坏功率放大器和发声设备。
2.在反馈系数接近于1时,由于产生梳状滤波效应,延时声场与直达声之间的叠加,会使扩音声场比原声场在音感上变得狭窄。
3.扬声器声场的延时反馈,会使整个系统形成一连串的延时回声,并且这种回声将加重梳状滤波效应,产生明显畸变的混响拖尾——刚响失真。
4.啸叫时输出的声压很大,严重影响各种活动的气氛。
消除反馈啸叫要从产生反馈啸叫的必要条件入手,只要能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达到目的。
一、调整距离法
既避免啸叫又能提升扩音音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将话筒尽量靠近声源拾音,同时话筒应使用无指向性的。在这里明确一下,指向性话筒(尤其是锐指向性话筒)远距离声源的拾音衰减很小,调整距离对提升扩音音量和防止啸叫的作用不大。扩声系统是否容易啸叫,与话筒的灵敏度没有直接关系。只不过高灵敏度的话筒都是锐指向性的,容易产生啸叫罢了。缩短发声设备与听众的距离,实际上可以提升扩音的响度。可适当的减小系统的总增益。若同时辅以指向性宽的近场音箱,话筒稍微离远点就能避免啸叫。
对于扬声器的直接反馈声场来说,就是话筒距扬声器越远越好,扬声器距听众越近越好。话筒应放在扬声器辐射方向的背面,如果话筒有可能被拿着四处走动,扬声器应放在话筒无法靠得很近的地方。
二、频率均衡法(宽带陷波法)
由于话筒拾音和发声设备的频率曲线不是理想平坦的直线(特别是一些质量比较差的放音设备),以及厅堂声场的声学谐振作用,使频率响应起伏很大。可以用频率均衡器补偿扩声曲线,把系统的频率响应调成近似的直线,使各频段的增益基本一致,提高系统的传声增益。
应该使用21段以上的均衡器,在要求比较高的地方应该配置参量均衡器,要求更高时,可采用反馈抑制器。实际上扩声系统在出现反馈自激时,其频率只是固定在某一点上的纯音,所以,只要用一个频带很窄的陷波器将此频率切除,即可抑制系统啸叫。
三、反馈抑制器法(窄带陷波法)
在要求很高的场合,如一些现场演唱的地方,普遍使用声频反馈自动抑制装置,这种装置可以自动跟踪反馈点频率,自动调整Q值带宽,自动将声反馈消除而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音质。其原理就是通过陷波抑制啸叫的。例如Sabine的FBX系列反馈抑制器,它是一种由微电脑控制的9段窄带自动压限装置,可以较好地区别反馈自激信号与音乐信号,可在系统出现自激时,迅速作出反应,并在反馈频点上设定一个很窄的数字滤波器,其陷波深度也会自动设定,滤波带宽只有1/3倍频程,如此之窄的陷波频段,几乎不会对响度以及音色有影响。
四、反相抵消法
反相抵消防止自激在高频放大电路比较常见。
可以在音频放大电路中采用两个同规格的话筒分别拾取直达声和反射声,通过反相电路使反射声信号在进入功放前相位相互抵消,能有效的防止啸叫自激。
五、调相法
扩音系统的自激啸叫,其反馈回路是正反馈,如果把话筒信号调相处理,就会破坏自激的相位条件,从而防止系统的自激啸叫。有资料表明,当相位偏差值在140°时,稳定度最好;并且,调制的频率越高,系统的稳定性越好。为了使处理后的音质不发生太大的畸变,其调相频率的最大允许值是4Hz。
最后,当各种设备调整好以后,决不可让其他人乱动,包括一些对器材性能不熟悉,只懂开、关机、调节音量大小的DJ。
在网站找来的一个说法:
关于领夹话筒易导致啸叫的原因
很多朋友手里都有领夹无线话筒,同样,也经常为领夹话筒头疼。头疼主要集中在使用领夹话筒时,音量推不起来,稍微推大一点,就容易发生啸叫。如果使用均衡器拉啸叫点,拉到不啸叫了,话筒的声音也没法听了,又薄又散还发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说话筒啸叫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话筒能够接收到音箱发出来的声音。只要话筒能够接收到音箱发出的声音,产生正反馈的路径就建立起来了。只要正反馈的路径有了,只要音箱发出的声音大到一定程度,正反馈自激也就是啸叫就会发生。看到这里,很多朋友会问:为什么领夹话筒在舞台上,是在音箱的背后,而且也没开返听,还是容易引起啸叫?
首先说,音箱发出的声音有高中低频的,频率较高的声音传输有方向性,而频率较低的声音方向性差,低于250赫兹的声音基本可以说是传输没有方向性了。那么,话筒虽然处于音箱背后的舞台上,音箱发出的较低频率的声音依然会辐射到舞台上被话筒接收。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话筒的接收特性是心形的,比如使用动圈话筒。当演员面对观众演唱,话筒正对演员的嘴部,而背对音箱,这时候音箱辐射过来的声音话筒接收的比较少,反馈能量不大,则不容易引起啸叫。但是,如果使用的话筒的接收特性是无方向性的,那么音箱背后辐射过来的声音将会被话筒完全接收,反馈能量大,这下就容易导致啸叫了。
那么为什么领夹话筒比动圈话筒更容易啸叫?诸位,请问你们在使用领夹话筒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你们手头的领夹话筒的指向性?相信很多人都没有留意过这个问题。领夹话筒的话筒头指向性也分全向、心形、超心形的类型,如果你买到手的是全向的话筒,那么只能说这是一个悲剧!啸叫将永远伴随着你!如果你使用的是心形指向的话筒,请问你在给演员佩戴话筒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话筒头的对应方向?是不是对着演员的嘴部?或者干脆就是把话筒交给演员自己佩戴?这种情况下,如果佩戴方向不对,那么同样,啸叫依然在所难免。
上述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是想通过均衡来抑制啸叫,那么此时,因为引起啸叫的多为低频段,比如导致你会把均衡的低频部分做较大的衰减,那么话筒的声音马上就会变得单薄无力。在现场演出的时候,正确的话筒选型和摆位是整体效果的保证,话筒选错了,用错了,就别讲效果了,就算你后面的是再牛的音箱功放调音台也无法挽救这个错误,接下来你的工作都是在针对你前面犯的错误进行补救,到最后,只能变成靠牺牲音质和音量同时提心吊胆地凑合完成一场演出了,别说玩音响的乐趣,连玩音响的心情都没有了。手里有领夹话筒朋友,查查你的话筒指向性吧,如果是全向的,别犹豫了,马上卖掉,那个不是让你做演出用的东西,是做电视采访或访谈节目的玩意儿。如果是心形指向的,佩戴话筒的时候别偷懒,自己去挂,也别忘了跟演员说,挂好了别乱动。
会产生回授 简单的说就是话筒声音进音箱再由音箱传到话筒,内声波瞬时反复的叠加引起的
音响产生的气流,经话筒咪头接收产生的啸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