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为什么仇视父母?

2024-11-14 14:27:1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仇视父母,先把边界厘清,再深入探讨抑郁症患者与父母的关系,就相对要容易多了。

抑郁症患者走向抑郁的起点是原生家庭,这点已经得到很多专业人士的认可。


我们常说家是每个人的安全港湾,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家往往并不安全,如父亲或母亲性格暴躁,往往容易让孩子内心产生恐惧感。原本家庭之外的大小环境,就让一个孩子心怀戒备,回到家里后发现自己害怕爸爸或妈妈的斥责,甚至是打骂。哪怕有些时候考试成绩不理想也要被粗暴对待,哪怕有时被老师投诉也要被责骂,哪怕有时与小伙伴或同学发生矛盾与冲突,也要被责怪说无能,凡此种种,都会让孩子不断被强化一种自卑感。恰是这种自卑不断潜滋暗长,最终会让孩子的心被放入小黑屋见不到明亮的阳光。总之,抑郁症患者走向抑郁的起点肯定是原生家庭,这点专业人士已达成共识。

抑郁症患者缺乏自信,不断怀疑自己,最终让自卑充满着一个人全部希望世界。


很多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一种假性抑郁症临床表现,这与青春期成长的迷茫现象有关,经常会产生很多幻想,追问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何方?我该怎样做才能不比别人差?我该怎样实现我要追求的目标?但这些随着走出青春期绝大多青春期少年慢慢都会有答案。可是总有一少部分人找不到答案,不管做什么都找不到自信,不断怀疑自己的判断,总之在充满自卑的心理世界,总是感觉到极度压抑,才通过努力看到一丝丝光亮,很快就又把希望之门关闭了。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少年,如果对父母产生极度不满情绪,真会对父母有仇恨感。

身患抑郁症的成年人往往受工作、婚姻、社交三重压力的困扰,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时,便如身陷沼泽。


如果我们去观察一些在单位混得风生水起之人,往往都是油滑之人,他们游走在规则与潜规则之间,从容地变换着节奏,对这些人来说只要能实现个人目的,完全无视自尊。也恰是能放下自尊,这些人反而活得很轻松,哪怕是做一些良知所不允许的事,也照样内心自得其乐。但反之,有些人由于受性格与脾气的影响,受个人处事原则的影响,不管是在单位,还是在家庭里,都有一种特别的固执,这类人固执到看不惯一切。在单位和同事或上司闹矛盾,在家里和家人闹矛盾,最后把自己搞成孤家寡人。当一个人陷入无边的孤独之后,突然发现周围射来的全是冷箭(其实就是幻想),慢慢这个人便感觉全世界都抛弃自己了。

抑郁症对爱的感知如同身上没有痒痒肉的人,不管你如何关心,都无法真实体验。


打一个形象的比喻,不知道你见到没有痒痒肉的人没有?不管你抓挠这个人身上哪处,人家都没有痒痒的感受。而抑郁症患者对爱的感知,就是如没有痒痒肉的人,不管你如何关心,他(她)都感受不到你的爱与呵护。因为长期的压抑与怀疑,持续的自我否定与放弃,最终让自己的情绪感知能力深度退化。但是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有相当一部分却会对最亲近的人发泄内心的极端情绪,如父母或子女,他们的行为看起来像对待仇人一样。他们知道这种方式最为安全,父母或子女并不会反击,因为知道他(她)是病人。

无法实现自身价值感,更无法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慢慢就没有努力的动力。但如果换一个全新的环境,或可会重生。


我曾经帮助过一位抑郁症患者,他说自己极度痛苦特别想寻短见,在单位找不到工作价值,因为工作对象都是强制戒毒人员,这些人在里面关两年出去,而后又进去,并且这些人还经常讥讽他,和同事相处也常受到排斥。在婚姻中因为无法满足妻子对物质的渴望而自己又无力挣大钱,只要回到家里就会受到妻子无休止的指责和冷暴力。而父母年龄已大,接到身边却受制于妻子不愿意接受他们,经常受她的冷脸子,想对父母尽孝可根本没有能力。由于受妻子的思想观念影响,孩子也瞧不起他这个当爹的。

当无力承担起那份责任时,颓废、迷茫、消沉便整天迷漫在这个人内心世界。如果有可以发火的人,那就是他的父母,因为只有他们含着泪接受着儿子的苦楚。后来我就建议这位患者,辞职、离婚、把父母送回老家,重新到外地开始新的生活,不要和原来的社交圈有任何交集,一切从零开始,只要相信你可以就好。结果这个人还真采纳了,三年时间他康复了,并没有用过药。原来卸却身上的全部压力,换一个全新的环境,对抑郁症患者来说如果获得了新生的力量。


结束语:我帮助过的那个抑郁症患者,并没有遵从于专业治疗手段,只是对症下药罢了,所给出的建议尽管冒着风险,但是这个人最终采纳了,也成功了。说明在治疗抑郁症时,必须要摆脱专业思维定势,否则,有可能对治疗没有任何效果。

回答2:

抑郁症不是狂躁症,也不是反社人格障碍。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它的主要症状是人的情绪低落,兴趣爱好丧失,活动能力下降,伴随着各种各样社交及生活机能的丧失,甚至会引发严重的极端行为。

抑郁症者常自责,而非仇视父母。

抑郁症者不一定就是仇恨父母,恰恰相反,抑郁症之所以成为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主要是因为一些不良的情绪和心里冲突,包括仇恨,不满,猜疑,自责,自卑,妒忌,疏离,并不是向外宣泄伤害他人,而是转而向内伤害自己。抑郁症病人往往不会谴责他人,更多的是自责自罪。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仇视父母呢?

当前社会非主流心理咨询界所谓原生家庭理论造成父母成为万恶之源。

这个结论过度强调父母对于孩子一生的负面影响,这为很多现实生活中过的不如意,对自己人生感到不满和厌倦的人,找到了出气的借口,父母成为了孩子长大后不成功的替罪羊。

原生家庭理论设定,所谓成年后的生活,绝大部分受到同童年时代原生家庭的影响,其个性,气质,命运都被原生家庭关系所塑造——

  • 原身家庭父母不和则孩子缺少安全感,表现为一种焦虑依恋;
  • 原生家庭父母过于严格,责任性受到压抑,孩子成年后变得拘束,表现出强烈的讨好人格;
  • 原生家庭的母亲过于强势,这男孩变得懦弱胆小回避,在长大之后无法承担生活的重责,变成一个窝囊的男人;
  • 原生家庭贫困,对物质匮乏产生焦虑,则长大以后生性吝啬,害怕匮乏;
  • 原生家庭父母家暴,则还将来长大,长大后同样的是充满暴力和各种人格障碍,这种暴戾会遗传下去。

因此原生家庭这个理论成了一个万能的垃圾桶,它成功地帮助了失意者轻松甩锅。很有可能这个理论的推广者,本身就极度自卑,对原生家庭充满着愤恨,他把传播该理论作为怨愤的发泄——

而众多粉丝把原生家庭理论当作某种心理防御,凭借这个扭曲的理论,让自己感到更加舒服一些。这就是心理学的供需市场双方的平衡:一边输出理论,一边消费情绪。

  • 凡是在成年之后生性胆小,一事无成的人,错在父母;
  • 凡是不善于社交,人群中感到恐惧焦虑的人错在父母;
  • 凡是情商不够,无法和异性愉快相处的人,错在父母;
  • 凡是生性冷淡,爱无能,对婚姻感到失望和恐惧的人错在父母;
  • 凡是敏感多疑,看人脸色生活,又倍感痛苦的人,错在父母;
  • 凡是生性孤僻不合群,无法与人共同配合相处的人错在父母;
  • 凡是在内心隐藏的角落里感到极其自卑,无法见人,怨天尤人者,错在父母…

原生家庭理论真的非常合理吗?

但是有没有人反思过,同样在一个原生家庭中,为什么有的人性格健康,而有的人生性阴暗?

为什么传统中国的家庭价值观延续千年,至今代代相传,优秀者辈出,反而实到如今则个个成为了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既然童年时代深受家庭的困扰,而长大之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为什么不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反而将所有的失败躺倒在原生家庭阴影上?

父母成为替罪羊是不合理的。

可能这些人都已经是没有心情去认真反思原生家庭理论的合理性,但是他们却非常乐意于讨伐父母的罪恶滔天,父母简直成为了社会危机和人生悲剧的始作俑者。

在原生家庭理论拥趸者眼中,天下父母皆是祸害,只有不合格的父母,没有不合格的孩子。而在他们的眼中,中国的绝大部分的家庭,父母都不配为人父母,几乎每个家庭都是原生家庭的牺牲品。

这就是当代中国年轻人对父母的仇恨之源头。

回答3:

因为一般患抑郁症的孩子童年都会有阴影,而且小时候会经常看到父母吵架,把气撒在他的身上,而且在缺乏爱的童年让抑郁症的孩子不懂得如何爱护别人。

回答4:

因为父母不能满足他。父母不能按照他的意愿给他想要的生活,所以他仇视父母。

回答5:

仇视父母是因为,父母对孩子不好,一个健康的家庭养出来的孩子也是健康的,不健康的家庭孩子也有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