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动态之枢纽所在。
(节选自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5.对文中叙述的“新儒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儒学产生在唐以后的中国贵族门第彻底消失之后。
B.新儒学以天下为己任,其成员是一群在政治上具有狂热的宗教热忱的书生。
C.新儒学从宋初开始,直到明末清初才逐渐衰替,一直延续了七百年的时间。
D.新儒学使中国近代文化向社会下层更加普及与深入。
6.对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教育,先经过国家的公立学校的发展,然后是公立学校有名无实,教育转到佛寺的寺院里,最后发展为私立学校而代替佛寺教育。
B.古代的书院大多修建在名山胜地,原因是这些地方远离尘嚣,便于学生读书,同时书院选址又体现出新儒学高雅的鉴赏品味。
C.由社会私人捐资修筑的书院,一般都有藏书堂,有学员宿舍,还常常供奉着某几个前代名儒的神位与画像。
D.私人建立的书院牢牢控制着中国古代的教育大权,私塾取代公立学校,成为自宋至清一千年来的中国唯一的教育形式。
7.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院讲学所带有的宗教精神,必然发展到让文化向社会各阶层的普及。
B.书院讲学所关注的现实人生与伦常日用,常常要走上自由议政的路子。
C.汉儒传经是偏于学术意味的,而书院讲学颇带有宗教精神,多与政治相冲突,屡屡遭到排斥与压迫。
D.从书院讲学开始的东林党,本身既是一个学术团体,又是一个政治团体。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事继母以孝闻。睿内兄王憕、姨弟杜恽,并乡里有盛名。伯父祖征谓睿曰:“汝自谓何如憕、恽?”睿谦不敢对。祖征曰:“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
后东宫建,迁太子右卫率,出为辅国将军。四年,王师北伐,诏睿都督众军。睿遣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魏小岘城,未能拔。睿巡行围栅①,魏城中忽出数百人陈于门外,睿欲击之,诸将皆曰:“向本轻来,未有战备,徐还授甲,乃可进耳。”睿曰:“不然。魏城中二千余人,闭门坚守,足以自保,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也,若能挫之,其城自拔。”众犹迟疑,睿指其节曰:“朝廷授此,非以为饰,韦睿之法,不可犯也。”乃进兵。士皆殊死战,魏军果败走,因急攻之,中宿而城拔。
睿于故旧,无所遗惜,士大夫年七十以上者,多与假板②县令,乡里甚怀之。十五年,拜表致仕,优诏不许。十七年,征散骑常侍、护军将军,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居朝廷,恂恂未尝忤视,高祖甚礼敬之。性慈爱,睿抚孤兄子过于己子。历官所得禄赐,皆散之亲故,家无余财。后为护军,居家无事,慕万石、陆贾之为人,因画之于壁以自玩。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第三子棱,尤明经史,世称其洽闻。睿每坐,棱使说书,其所发摘,棱犹弗之逮也。高祖方锐意释氏③,天下咸从风而化。睿位居大臣,不欲与俗俯仰,所行略如他日。
(选自《梁书》卷十二列传第六,有删节)
注:①栅:营寨。②假板:来经朝廷而对低级官吏进行任命。受任命者称假板官。③释氏:佛教。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大夫年七十以上者,多与假板县令 与:交好
B.居朝廷,恂恂未尝忤视 忤:违背
C.暇日犹课诸儿以学 课:检查、督促
D.其所发摘,棱犹弗之逮也 逮:赶得上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徐还授甲,乃可进耳 B. 其所发摘,棱犹费之逮也
今君乃亡赵走燕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C. 朝廷授此,非以为饰 D. 因急攻之,中宿而城拔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敛赀才以送其行 思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韦睿年少就有大志,与王憕、杜恽在乡里都享有盛名,因为过早地表现出学识才华以及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卓越才能,为梁武帝所敬重。
B.韦睿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观察能力,看出敌人“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于是力排众议,果断抓紧战机一举击败他们,并趁势攻下城池。
C.韦睿性慈爱,奉养继母,抚养侄儿胜过自己的儿子,在朝廷为人恭谨和顺,从不与人争吵,也不与其他官员争位,因此,梁武帝赏赐给他一支乐队。
D.韦睿廉明公正,他把攻城以后皇帝给他的赏赐和所得的俸禄赏物都分给了部属及亲朋故交,以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晚年信奉佛教。
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
(2)向本轻来,未有战备,徐还授甲,乃可进耳。
(3)睿位居大臣,不欲与俗俯仰,所行略如他日。
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眠。
(1)这首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请简要分析王维诗“诗中有画”的特点在本诗中是如何表现的。(4分)
13.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腾王阁序》)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杜甫《登岳阳楼》一诗中“ , ”一联,仅仅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的巨大形象逼真地描绘了出来。(杜甫《登岳阳楼》)
(2)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出场的诗句是:
“ , 。”(白居易《琵琶行》)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江 南 蓑 衣
①在故都的某个雪天里,突然想到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
②满目彤云里,翻读一本江南的画册,心情一派宁静和畅。那连绵的苍翠山峦,那层层叠叠的梯田,那高低错落犹如穿着蓑衣的房舍,总给人以平和而安详。满谷烟云,缭绕着江南的烟花三月。三月的江南,春光迷漫,而乡村道上穿着蓑衣的赶着牛群的牧童,总把一管缠绵的委婉的笛声传入我的耳鼓。而穿着蓑衣在微雨中插秧的山地汉子,则把一篇耕作文章呈现在我的眼前了。
③我很少听到歌唱江南蓑衣的歌曲,江南的乡野之歌似乎除了采茶桃花和篱笆修竹外,就没有别的了。而蓑衣却依然沉睡在古典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就在我的记忆中与我隔岸相望。这江南的景色一半是属于蓑衣的,这季节的一半还是属于蓑衣的。不光是春天,还有下雪的隆冬,独钓寒江的孤舟蓑笠翁,一直在我眼前描绘着悠远的江南山水。在风景中出没的穿蓑衣的人,不仅仅是牧童,而且还有渔人,他们都是志趣清雅的高人。一蓑风雨,一叶孤舟,一片兰桨,一弯明月,顺流而下,逐草而居,是多么潇洒逍遥啊。我常把穿蓑戴笠的人称之为隐士和佛陀,且看那蓑衣似乎张开诗歌或者哲学的虚玄的羽翼翩翔在空明中,如神灵一般幽黑而深邃。这是自由狂放的,是寒山中的极致,远峰、孤舟、烟雨和萧寺,只是绝妙的陪衬。江南的蓑衣飘扬在诗意中。一袭蓑衣穿行在时空,犹如达摩的一苇渡江,把无限的禅机融入空荡和苍茫之中。
④江南蓑衣是平常的,一种极不起眼的家用物什,与镰刀、锄头和竹笠一起静默和谐地相处。在风雨中的劳作是艰辛的也是欢愉的,蓄满微凉的忧郁。当踏歌的农夫带着一身泥水,从田里山间归来,蓑衣和竹笠随即被挂在墙上,农夫歇息了,而它们则开始了默默的对话。蓑衣注定是蓑衣,竹笠注定是竹笠,似乎与主人一样无法逃避命运的摆布,无法摆脱生活的清寒。它们的主人一直向往着远方,但总无法走出这片山坳,他与他的老牛一起在这片小小的田地间一圈一圈地跋涉着,总超越不了这历史因袭的圆周率。雨中的蓑衣凝望着主人口鼻间升腾的气息,如雾般的慨叹着,幽幽地怀想着,难道主人真的没有幸福的愿望,没有丝毫改变命运的企图?
⑤尽管如此,蓑衣一定与主人相依为命,乐享清贫的。它害怕的是主人会在某一个时刻逃离,与它们不告而别。蓑衣和主人同样的劳累和憔悴。岁月的风刀霜剑早已撕裂了它的前襟。它们毕竟诞生或者寂灭在理想的记忆中,当它们在尘封的空间被人翻捡,被人展示的时候,江南的蓑衣,是否还眷念着他主人日益苍老憔悴而衰弱的容颜?
⑥在更加苍黄的时日,主人来不及与它打招呼,溶进城市街衢的喧嚣。当他在难得的寂静时分一个人端坐,蓑衣的影子就清晰地显现出来了,在脑海的某个角落里难以拂去。在某个下着微雪的夜晚,在某个寂寥的街道上,在街灯漠漠的照映下,他忽然发现了久违的江南蓑衣的影子。在某个茶室和酒吧间,他看见蓑衣还有他的竹笠高挂在髹漆得艳红或者金黄的柱子和墙壁上,落满红尘。那里不适合它们!主人想,此刻,它们仿佛像陪酒女郎,像示众者,像引颈自戮的罪囚。它们的心里会是如何想啊!那些酒客茶客是不知道的。江南的蓑衣和竹笠经年地寻找,在远远的翘首远望。它们想,城市里会下雪或者下雨,能解除心头的焦渴。它们想,下雨了,主人会重新穿戴起它们,飘飘扬扬地潇洒地走过雨巷。
⑦来自江南的主人躲在暗角,两眼噙泪。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
14.文章第③自然段引用了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一诗中的句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分)
答:
15.结合全文思路思考,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主旨的?(4分)
答:
16.从全文看,"江南蓑衣"在文中有哪些含义?请分条列举。(6分)
答:
17.(1)“江南的蓑衣和竹笠经年地寻找,在远远的翘首远望。”作者认为江南的蓑衣和竹笠在寻找什么?远望什么?(4分)
答:
(2)“此刻,它们仿佛像陪酒女郎,像示众者,像引颈自戮的罪囚”一句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
答:
六、(15分)
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钛合金这种材料的优点和缺点。(4分)
钛合金被人们视为未来材料。它强度大,重量轻,耐热性能好,适用于船只、汽车、航天航空工业。新型波音777客机采用了约9%的钛合金材料。然而,钛合金的加工难度极大,如加工一个钛合金船用涡轮压缩机轮需要50个小时,而加工一个铝合金的同样部件仅需5个小时。德国布伦瑞克大学的科学家采用了一种专门热处理方法,将氢原子渗入材料,掺氢的钛合金相对软化。对软化的钛合金进行切削加工,加工设备所承受的机械和热负载明显降低,切削力仅需过去的50%,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加工完毕后,再经专门的热处理工序,材料的特性则回到原先状态。科学家称,该方法非常适用于大批量的钛合金铸件加工。
优点
缺点
19、仿照示例,选择不同的事物写两个句子。所写句子要有哲理,有意蕴。(6分)
示例:一粒种子,可以无声无息地在泥土里腐烂掉,也可以在风雨中长成参天大树。
仿写:
20、某报刊隆重推出了2006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请你阅读其中两个人物的事迹,选择一位,写出她或他让人感动的理由。(不少于50字)(5分)
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参加工作一年的23岁女记者曹爱文,在一次采访落水少女的报道现场,不顾女孩身上和面部的呕吐物,趴在女孩身上做人工呼吸。女孩最终没有醒来,曹爱文哭了。她因此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女记者”。
尽管年过花甲还身患绝症,上海吴泾镇的孤老王显明却用一根自制的捞竿,4年如一日在黄浦江打捞各类垃圾400余吨,处理江中动物尸体200多具,直至生命最后一息。在他的感召下,成千上万的人加入到环保志愿者行列。
感动理由:
七、(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枚红色回形针能换回一栋别墅?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加拿大一个名叫凯尔·麦克唐纳德的青年创造的传奇:他历时一年,通过14次交易,用这枚回形针成功地换到一栋别墅。麦克唐纳德的一枚回形针成了“一切都有可能”的代名词,吸引着众多年轻人加入“换客”的队伍。
比如入选2006年“好男儿”大赛前三甲的宋晓波,他想用一堂手语课换得对聋哑儿童的捐助。“交换本身我也觉得非常有意思,我也有一种尝试的心态在里面。”宋晓波表示。此后,又有人拿出助听器、mp3,甚至还有人以做“义工”的爱心行为要求交换宋晓波的手语课。
有的人在以物易物的活动中拿出自己闲置的东西,换回他们所需要的物品;
有的人在交换过程中体验期待的美好,实践着一种新型的人际交流方式;
有的人利用交换,挑战自我的极限,实现自己的梦想;
……
请结合自己的见闻、感受和体会,以“学会交换”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得抄袭。
答案
1.选D A颤栗(zhàn) 供销社(gōng) B胴体(dòng) C秩序(zhì)
2.选B A心心相印 C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D蜡黄
3.选C A大彻大悟:指对事理透彻了解,全部领悟。强调是在已知的基础上对认知对象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词义深浅把握失度。应该用“恍然大悟”或“茅塞顿开”。B望文生义,五风十雨:表示风调雨顺。C鹤立鸡群: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D大言不惭:指说大话而不感到难为情。使用对象有误。
4.选D A搭配不当。B缺介词“在”字。C句式杂糅。
5.选B 原文是“他们全都是具有清明的理智而兼附有宗教热忱的书生”B项“以天下为己任,……狂热的宗教热忱”言过其实了。A项可根据信息“中国社会由唐以下,因于科举制度之功效,而使贵族门第彻底消失。……到了宋代,新儒学崛兴。”判断正确。C、D项,可根据信息“这一派儒学,从宋初开始,直到明末清初始见衰替。前后有七百年长的时期,中国近代文化向社会下层之更深入与更普及,全由他们主持与发动。”判断正确。
6.选C A项,根据信息“汉、唐两代,国家的公立学校,规制颇为详备,学员亦极盛。只有魏晋南北朝时代,公立学校有名无实,严肃的讲学风气,掌握在佛教的寺院里。”“在那时期里,政府仍有公立学校,国立大学与地方州县学均有。”可以判断,选项将某一时期的特点说成了整个中国古代的教育。可以说是犯了“以局部代替整体”的错误。B项根据信息“书院的开始,多在名山胜地……可见书院规模,本来是颇仿佛寺而产生的”可知古代的书院大多修建在名山胜地的原因是模仿佛寺讲学而来的;D项“唯一的教育形式”错,根据信息“在那时期里,政府仍有公立学校,国立大学与地方州县学均有。”可判断国家办的公立学校一直存在。
7.选D A项,根据文中信息“讲学则颇带有宗教精神。因此宋、明儒的讲学风气,循其所至,是一定要普及于社会之全阶层的。”判断正确;B项,根据信息“同时又因为他们号为“新儒家”,讲的多注重在现实人生与伦常日用,因此他们常常不免要牵涉到政治问题。”判断正确。C项,根据信息“……如是则私家讲学常要走上自由议政的路,而与政府相冲突。……宋代的程颐、朱熹,都曾受过这一种排斥与压迫。”等信息判断正确。D项原文是“最显著的如明代末年的东林党,他们是一个学术团体,而同时被视为一个政治集团,他们虽多半是在野的学者,但在政治上形成了绝大的声势。”根据信息,东林党本身只是学术团体而不是政治团体,而是被人们视为“政治集团”。
8.选A 与:授予。
9.选B 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A乃:副词,才/副词,竟然。C以:介词,拿,用/目的连词,用来。D因:副词,趁此,趁机/介词,凭借。
10.选B A项中有盛名的是王憕、杜恽。另外,也没有“过早”表现出学识和才能而深受梁武帝器重。C项在朝廷上不与人争吵和争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梁武帝赏赐给他乐队的原因。D项韦睿赏赐给亲朋故旧的财物不是皇帝在攻城以后的赏赐,也没有赏赐部属的意思,晚年也没有信奉佛教。
11.(1)你的文章比起他们来或许略为逊色,但学识应当超过他们。在参与国家大事、为国建功立业方面,他们都比不上你啊。(得分点“小减”“过”“干”“汝逮”)
(2)我们刚刚都是轻装而来,没有作战的准备,等我们回去穿上盔甲后,才能够向他们进攻。(得分点“轻”“授甲”“乃可”)
(3)韦睿身居要职,却不愿跟随世俗之风,他的行为大致和往常一样。(得分点“俯仰”“所行”“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韦睿,字怀文,是京兆杜陵人。侍奉继母因为孝顺而闻名。韦睿的内兄王憕,姨弟杜恽,一起在乡里有好的名声。伯父祖征对韦睿说:“你自己认为有什么比得上憕、恽的?”睿谦虚不敢回答。祖征说:“你的文章比起他们来或许略为逊色,但学识应当超过他们。在参与国家大事。为国建功立业方面,他们都比不上你啊。”
后来东宫建立了,升做太子右卫率一职,出任做了辅国将军。四年,王师向北讨伐,诏告睿统帅众军。睿派遣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陷魏小岘城,没能获取。睿巡视行走到营寨,魏城中忽然出来几百人陈列于门外,睿想攻击他们,各将士们都说:“我们刚刚都是轻装而来,没有作战的准备,等我们回去穿上盔甲后,才能够向他们进攻。”睿说:“不这样。魏城中有二千多人,关闭城门坚守着,完全可以自己保护(自己),没有理由在外面出来进去的,一定是勇猛的战士,如果能挫败他们,这城就能攻下了。”大家犹豫迟疑了。睿指着朝廷的令牌说:“朝廷交给我(令牌)不是拿来装饰用的,我的军法是不可违背的。”于是进攻。战士们都拼死作战,魏军果然败兵逃跑,因为快速攻城,半夜就攻下城来。
睿对于(过去的)故交旧友,没有可遗憾(觉得)可惜的。士大夫七十岁以上的人,大多数授予假板县令,乡里为此都很不满。十五年,睿上书恳请退休,皇帝下诏不允许。十七年,做了散兵常侍,护军将军,授予了锣鼓,吹号各一个,进入了直殿省。在朝廷中,诚实、恭敬从来不曾忤逆皇上,高祖很是礼待、敬仰他。(睿)性情慈爱,睿抚养哥哥的独生子甚过于对自己的孩子的抚养。他历任官员所得到的福禄赏赐,都发给亲戚故友,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后来做了护军,在家没有事情,仰慕万石,陆贾的为人,于是在墙上画下他们自己欣
赏。睿那时已经老了,空闲的日子仍然检查每个孩子的学习,三儿子棱,尤其通晓经史,人称他知识广博,睿天天坐着,让棱讲解书,睿所发表的见解,棱自己认为赶不上父亲。高祖开始意志坚决于佛教,天下人都跟随这风气而变化,书睿身居要职,却不愿跟随世俗之风,他的行为大致和往常一样。
12.(1)反衬/衬托(术语1分)
“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1分),却只衬托出了“山客”居处的安静与“山客”心境的宁静。(2分)
(2)总说(1分):描绘了一片柳暗花明的浓浓春色。
意象(2分):捕捉了最富有春天特征的景物:桃花、柳丝、宿雨、朝烟、莺
色彩(1分):抓住春天鲜明艳丽的色彩:红、绿
13. (1)秋水共长天一色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楼船夜雪瓜洲渡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4.引用张志和的诗句一是为了印证上文“而蓑衣却依然沉睡在古典中”;(2分)二是为下文张本,展示出蓑衣代表的清雅志趣,潇洒逍遥,自由狂放,富有禅机。(2分)
15.全文由显示生活进入到对老家江南蓑衣的回忆,先写画册和古典诗歌中蓑衣蕴涵的生活情趣,(1分)再进入到现实生活,写到农民理想与现实的矛盾,(1分)以及进城后满足了物质需求,却失去了原有的美好生活,(1分)最后以等待救赎、反思作结。(1分)
16.自由狂放(或"潇洒逍遥")的志趣,艰辛而愉悦的劳作,清寒贫穷的生活,逝去的宁静平和的生活和内心。(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四点6分)
17.(1)它们寻找的是与主人相依为命,乐享清贫的日子。(2分)翘首远望的是主人对它们所代表的潇洒逍遥的志趣和宁静平淡的生活的留恋和回归。(2分)
(2)此句运用了排比和比喻。(1分)将挂在茶室酒吧的蓑衣比作陪酒女郎、示众者、罪囚,形象生动的凸显了江南蓑衣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实用性被削弱,而被赋予被动的观赏的价值的尴尬。(2分)通过排比加强了语言气势。(1分)
18.参考答案: 优点:强度大,重量轻,耐热性能好。(1分)
缺点:加工难度大,时间长,成本高(3分)
(考点:压缩语段,按要求提取信息。)
19. 参考答案: 一条小溪,可以默默无闻地在荒原中干涸,也可以在坎坷中汇入奔腾的大海。
(考点: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一定的哲理:生命在奋斗中昂扬。)
20. 参考答案:曹爱文:最美丽的记者有着一颗最善良的心,面对着陌生的生命,她奋不顾身,丝毫不考虑自己。因为她的理由很简单:救人是一种本能。她具有博大的爱心,她的人格魅力感动着我们。(关键词:美丽、爱心)
王显明:最平凡的人物,最简单的方式,却蕴含着最神圣的责任感,最感动人的精神。他是新时期的愚公,在平凡中蕴含着伟大,提升着做一个普通人的价值。(关键词:平凡(普通)、责任感)
(考点:通过比较写出人物的特点,而不是泛泛谈感动。)
阅读全文(66) | 回复(1) | 引用通告(0) | 鲜花() | 编辑
上一篇:成都市锦城外国语学校2007届高三语文一诊模拟考试题word文件
No.1 讨论:成都七中高2007届一诊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疯子!!
www.yscbook.com这上面有
晕```哪个回答的哦``疯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