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和正史中的罗艺相比,两者差距究竟有多大呢?

演义和正史中的罗艺相比,两者差距究竟有多大呢?
2025-03-31 05:30:3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答案是:他们相差不多,只是人生方向大相径庭。 

1.虚拟罗艺,国士无双

虚拟的罗艺,原是北齐燕公,被隋招安后,封为靖边侯,为人正直、高能,帅才难得。家庭生活,更是作婿名门,子侄教导颇有成就。他是罗成亲爹、秦琼姑父。功业方面,在燕云,守边护民,威望甚高。是一个哥舒翰似的人物。

然而天不假年 ,最终死于苏定方之手。其孙,罗通更是将门虎子。在唐初,星光闪耀,功勋卓著。戏曲、评书创作更将凌烟功臣罗士信,列为其子嗣。真正可谓满门英杰,国士无双。

2.真实罗艺,投机豪赌

真实的罗艺生性凶暴狡黠,隋末拥兵自立。割据幽、营二州后,被各方拉拢。罗艺投唐后,被封燕王。协助唐军击败刘黑闼,防守突厥 。颇有战绩。李渊为了进一步拉拢他,于是赐他国姓,从此罗艺更名李艺。

伴随太子和秦王的争斗,罗艺下注太子。李建成败后,寓居泾阳的罗艺,没了安全感,拥兵自保,占据豳州。与于唐太宗对兵豪赌,兵败后,仅带数百名骑兵叛逃突厥。在宁州边界的乌氏驿站,被左右斩杀。自此黄粱一梦,膏梁不在。

3.同是燕王,命运殊途

不论,虚拟罗艺,还是真实李艺,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对国家统一,民众安乐有贡献的,都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在乱世中暂保一方安宁。

然而政治无情的豪赌,却将他们无法避免裹挟了。最终成王败寇,人生大相径庭。

回答2:

罗艺在演义里和正史当中处处还是有点差别的。武艺也是有很大的差别,想要对比两者究竟的差别,我们还是得先看看《隋唐演义》、《说唐》、《大隋唐》这些个演义评书如何介绍他的。


在小说《隋唐演义》当中对于罗艺的介绍也是扯得不行。说他本是北齐的勋爵,北齐国破他不肯投降隋朝,率兵杀到幽州。又和突厥可汗联盟反叛隋朝,隋朝只好招安,把幽州割给罗艺。罗艺统兵十万割据幽州,还给他添加了一个虚构的儿子罗成和夫人秦氏,这个夫人就是秦琼的姑姑。《说唐》说他也是北齐勋爵,后被隋朝封为靖边侯,秦琼的姑父。为人正直刚猛,使得一手滚银枪,镇守边疆被苏定方杀死。他的儿子罗成被排在隋唐第七好汉,这里面光环主要在于他儿子罗成之上。


历史当中说他可就不是那么的仁义,他的父亲是罗荣,也是隋朝监门将军。罗艺本人生性不羁比较残暴,而且刚服固执,不讲仁义。他有一手好本领,善于攻战骑射。后来因为隋朝军阀割据,他也占据幽州雄霸一方!因为他成为了东北地区的最大的势力,所以各个割据的势力都和他套近乎拉拢关系。罗艺经过浅析分析,感觉唐朝终能成就大业。最终投靠了唐朝。公元620年(武德三年),罗艺奉表归国,唐高祖李渊下召封他为燕王,赐姓李氏,从此,罗艺改名为李艺,为大唐立下战功。


他效力唐朝主要功绩就是和太子李建成平定了刘黑闼,但是他平定刘黑闼以后狂妄自大,以为自己位功劳大于天,就开始目中无人。自从和太子李建成认识以后,就成为了李建成拉拢的对象,结成了党羽。最搞笑的是他无故殴打李世民的亲信,李渊也因为这事开始反感他,对待他不如从前。不过后来突厥屡次侵扰,突厥害怕罗艺,唐高祖让他带兵镇守泾州。

后来李世民登上皇位以后不计前嫌,还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但是他因为得罪过李世民,内心恐惧不安,便起兵反叛。李世民派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前去镇压。朝廷大军还没抵达,就因为他的部下赵慈皓便与统军杨岌密谋杀罗艺,计划泄露赵慈皓被杀,杨岌匆忙带兵攻打罗艺,罗艺大败,抛妻弃子自己逃跑。后被自己率领的随从杀害,首级送到了京师。

回答3:

两者的差距其实是并不大的,至少的爵位上是相差不远的,小说中还是参考历史上的人物比较多的。

回答4:

两者的差距并不大,因为正史就是《三国演义》的一个素材,作者并没有改动太多,有可能只是一些小细节的变化。

回答5:

差距不大吧,小说也是参照历史去写的,出身、官位这些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