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项目营运资金管理主要围绕提高营运资金使用效率而展开,是对营运资金的各个项目分别进行管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性较强。针对某个或某些营运资金项目,利用项目营运资金周转期或周转率分析其利用效率。项目营运资金周转期或周转率主要是指一定时期内某项营运资金的周转天数或周转次数,反映该项营运资金的使用效率。这一观点是在营运资金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基于企业价值增长的前提,根据营运资金流动性强的属性,探索各个项目营运资金周转效率与企业盈利性的关系,强调的是各个项目营运资金传送资产价值的效率问题。
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理念的重心是渠道关系管理,企业应建立上自供应商(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下至终端消费者的渠道控制网,把营运资金视为在产业链上流动形成的价值链,从整体上把握营运资金的流转,形成完整的价值链管理系统,对渠道纵深度、渠道成员质量和内部渠道纵向一体化模式等进行优化和整合,实现渠道成员在物流、资金流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渠道成员的高效运作状态,保障价值链畅通,降低渠道成员库存成本、管理成本、配送成本和资金成本,实现资金的优化、高效利用,使渠道成员共同受益。这种营运资金的管理理念侧重实践环节,倡导企业业务流程的再造,打破了财务管理范畴上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走向公司金融管理、行业结构管理、产业链条管理等层面,是对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创新。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并不是对传统营运资金管理方法的否定,而是强调一种理念和思路的建立,更适宜于技术、市场、管理等成熟的企业运作,还要具备良好的客户信用评价、信用政策环境相配合。
(一)核定资金的合理需要量。企业应以需要与节约兼顾为基本原则,采用先进合理的计算方法,确定资金的合理需要量。资金合理需要量,可以通过现金预算的编制来实现。现金预算的内容,包括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多余或不足的计算以及不足部分的筹措方案和多余部分的利用方案等。
(二)确定筹资方案。资金需要量确定后,就要确定如何来筹集所需资金,确定筹资方案。我国目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小企业大多是非国营经济,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难免出现资金困难,资金不足的现象,可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方面从企业内部看,企业销售时尽量采用现金销售或采用订单先收款后发货方式,实在需要赊账的尽量缩短账期、及时催收账款;减少库存,尽快处理积压物资,及时处理闲置、过时、未使用的固定资产;或者通过企业内部职工借款;另一方面从企业外部筹集资金。
(三)合理运用资金。这是资金管理中最富实质性和创造性的的内容。节约成本就是增加收益。合理运用资金就是以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