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探伤原理的基本原理

2025-03-27 16:33:4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所谓A扫描显示方式即显示器的横坐标是超声波在被检测材料中的传播时间或者传播距离,纵坐标是超声波反射波的幅值。
在一个钢工件中存在一个缺陷,由于这个缺陷的存在,造成了缺陷和钢材料之间形成了一个不同介质之间的交界面,交界面之间的声阻抗不同,当发射的超声波遇到这个界面之后,就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能量又被探头接受到,在显示屏幕中横坐标的一定的位置就会显示出来一个反射波的波形,横坐标的这个位置就是缺陷在被检测材料中的深度。这个反射波的高度和形状因不同的缺陷而不同,反映了缺陷的性质。 具体技术指标见(表1)。 在扫描图像以二维图像显示,如某探伤仪的参数如下:   技术参数TDM260   扫描范围: 0~10000mm钢纵波   工作频率: 0.25MHz~20MHz   垂直线性误差 ≤2.5%   水平线性误差 ≤0.1%   灵敏度余量 >65dB(深200mmΦ2平底孔)   分辨力 >40dB(5N14)   动态范围 ≥36dB   噪声电平: <8%   硬采样频率 150MHz   重复发射频率 100~1000HZ   声速范围 1000~9999(m/s)   工作方式 单晶探伤、双晶探伤、穿透探伤   数字抑制 (0~80)%,不影响线性与增益   工作时间 连续工作7小时以上(锂电池)   环境温度 (-20~70)℃(参考值)   相对湿度 (20~95)% RH   外型尺寸 240×180×50(mm)

回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