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有没有黑皮玉器的存在呢?在拙作《红山玉器的收藏和鉴赏》和钱益中、韩连国先生的《红山古玉》两书出版以后,红山玉器的收藏界对黑皮玉器的认识还是有不少的分歧。多数读者认同黑皮玉器的提法,认为这些黑皮玉器的确是史前人类的文化瑰宝。黄康泰先生从其几十年的收藏生涯所走过的地域分析,它认为黑皮玉器出自于通辽奈曼地区;柏岳先生对黑皮玉器的收藏品,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他正尝试把黑皮玉器中的C字龙进行分期研究,以摸清C字龙的演变轨迹;张明华先生在对黑皮驼形猪皮壳由黑变白、再由白变黑的观察之后,提出了这样的观点,黑皮玉器的黑色,不是受沁的结果,而是古人崇尚黑色而在当时就用某种方法染上去的;沪上的玉器收藏大家胡正文先生在研究黑皮玉器后,确信这是真正的史前文物!他提出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见解,这些黑皮玉器是“玉石俱焚”的结果,也就是说,在巫教盛行的红山文化时期,当在某种宗教仪式进行之后,这些作为替身的玉器在仪式结束之后,被火焚烧从而掩埋。这个见解,和我们在《红山玉器的收藏和鉴赏》一书中的观点不谋而合。同时,对于《书·夏书·胤征》中的“火炎昆冈,玉石俱焚。”这句著名的成语,应当有新的解释。也许,这是原始社会,部落在进行重大活动时,比如战争、选举部落首领等活动时,必须举行的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这种仪式就是把作为替身或者祭祀法器的玉器用火焚烧,也就是所谓的“玉石俱焚”,也因此为我们留下了史前人类文化的瑰宝。而《书·夏书·胤征》记载的年代,正是虞尧时代,即相当于新石器时代,那时发生的玉石俱焚的事情,在后世被引伸为其他的含义了。
我们还要告诉读者的是,大英博物馆的陈列中也有黑皮玉器的身影,那儿的说明是“原始雕刻”。我们还和通辽市文物商店的王明家先生作过交流,他在实际工作中,就收到过一些黑皮玉器。所以说,黑皮玉器的存在是客观的,这一点,已经获得不少收藏者和研究者的认同。
在《红山古玉》和拙作《红山玉器的收藏和鉴赏》出版以后,市场上的黑皮玉器销路好了不少,许多读者对这些黑皮玉器有了极大的兴趣,不过,我们要告诫读者的是,黑皮玉器已经有了仿品,因此,对于黑皮玉器完全有必要作一番如何鉴定的研究。
黑皮圆雕玉器的名称是柏岳先生最早在《中国收藏》[1]杂志上提出的,后来,他又在《中国文物报》上重提此事,并列出了皮壳测试的数据,但是,此事似乎没有引起考古界的重视,许多专家对这类玉器不感兴趣。
我就有一个竹节龙,透光,黑皮磁铁能吸付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