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罐的原理及作用:
碳罐其实是隶属于汽油蒸发控制系统(EVAP)的一部分,该系统是为了避免发动机停止运转后燃油蒸汽逸入大气而被引入的,从1995年起,我国规定所有新出厂的汽车必须具备此系统。首先,我们来看看它的工作原理,如下图1所示:发动机熄火后,汽油蒸汽与新鲜空气在罐内混合并贮存在活性碳罐中,当发动机启动后,装在活性碳罐与进气歧管之间的电磁阀门打开,活性碳罐内的汽油蒸汽在进气管的真空度作用下被洁净空气带入气缸内参加燃烧。这样做不但降低了排放,而且也降低了油耗。
碳罐就像人类的胆囊,工作方式大致如下:
汽车油箱有三根油管,一根通向发动机,一根通向碳罐,最后一根是回油管。当引擎关闭时,由于油箱的密闭性,因燃料的消耗会造成油箱内部的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汽油会比在常压下更容易地挥发出油蒸汽,最终达到和大气压平衡。一部分油气分子会随着油箱的油蒸汽管路扩散到活性碳罐,在那里,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的特别适合用来吸附油气分子的颗粒状活性炭会将油气分子牢牢锁定在碳罐内,防止扩散到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当引擎启动时,活性碳罐的排气口电磁阀将打开,随着引擎的吸气作用,之前锁定在碳罐内的油蒸汽会作为燃料被吸入到引擎进气岐管。至此活性碳罐的工作循环完成,直到引擎再次关闭重新开始循环工作。
碳罐和碳罐电磁阀的工作原理
碳罐的功能简而言之为“集油”,汽油是一种非常容易挥发的燃油,即使在零度以下也是会挥发的,且温度越高挥发的速度与程度就会越大;汽油挥发为气态必然会出现体积的膨胀,如果油箱是绝对密封的设计,那么不论是塑料油箱还是焊接的金属油箱都有可能被胀破。为了保护油箱所以才设计了碳罐系统,碳罐会通过管路连接油箱的顶部,挥发的汽油蒸汽会通过管道挤压到碳罐里。
碳罐内部的活性炭会吸附燃油,经过过滤后的空气则会通过呼吸口排出到外部;这样就能实现油箱压力的均衡,而在启动车辆之后,连接进气歧管的另一道管路会产生负压力。进气歧管的高压气流会通过管路和呼吸口往内部抽气,呼吸口的气流则能够带动燃油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参与燃烧,这些汽油是不会被浪费的。
电磁阀控制的翻板能实现燃油的循环利用,只要活性炭仍能吸附燃油则不用担心——问题只是在活性炭是否会老化或变质,毕竟似乎什么东西用久了都会出现性能变差的问题吧。然而活性炭还真没有这个问题,碳罐中的活性炭是一种“填满”再“排空”的循环,这与车内或家里使用的、用于吸附HCHO、TVOC等物质的活性炭不同。
活性炭的孔径有2-50纳米的标准,空气中挥发的物质可以通过活性炭吸附;微孔吸附满了之后就不能持续吸附了,想要让吸附物质脱附需要很高的温度和压力,所以这些活性炭就是一次性的。但是汽油挥发的速度与程度都比较夸张,如果使用的活性炭也是“一次性”的话,怕是每天都要去更换的,很显然这不现实。
综上所述,碳罐中的活性炭需要高效率的吸附和脱附,脱附需要的压力可以通过呼吸口的负压实现;同时汽油本身是容易挥发的物质,被活性炭吸附之后也仍有这种特点,所以在挥发时通过负压气流使其脱附也就没有多难了。所以在启动发动机之后就能够有效的“清理碳罐”,碳罐可以循环往复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