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平行志愿一般有全部平行和部分平行两种模式.所谓全部平行是将某批次学校志愿并列设置了若干所(一般3~5所)院校,这几所 院校志愿同为第一志愿,投档资格是等效的,只有先后顺序的区别;部分平行是设置两段志愿,第一志愿一所学校,第二志愿为 平行志愿,包含几所学校.特别需要提醒考生和家长注意的是,虽然平行志愿可以填报几所院校且均为第一志愿,但每名考生只 有一次投档的机会,只要其档案被投进某所高校,位于其后的院校志愿则无用。
【填报平行志愿的一般技巧】
志愿定位:平行志愿所设置的每个院校志愿都是平行的,在实际投档时,每个位置上的院校志愿都有可能发生作用,比如某省 2010年本一批理科投档时,A志愿投出数占65.18%,B志愿占19.49%,C志愿占9.44%,D志愿占4.31%,E志愿占2.73%.故考生在选 择目标院校时,应尽可能多选几所,把每个志愿位置都填满.这里面有个自身定位和院校定位问题.首先自身定位可用自己的总 分与批次控制线相减,得出考生分数线差(相对值),或通过《一分一段表》查取自己在全省的排名(位次);其次对目标院校 的定位,最好使用前三年的录取平均分线差的平均值来估测.如果是首次实行平行志愿,一般录取分数会向上偏移.
梯度安排: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是"分数优先",但具体到每个考生来说,却是"志愿优先",即排在前面的院校志愿先被检 索.因此,考生应把最喜欢的院校填在最前面,几个院校志愿间也要拉开梯度.压线考生不必拘泥于某个数值,只要后面的比前 面的稍降低一点即可。
梯度志愿:
志愿优先,遵循分数梯度志愿又称顺序志愿,是指考生填报的志愿是按志愿顺序排列的,同一批次的考生按志愿顺序划分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 三志愿等,同一层志愿内的考生以志愿院校分组,相同志愿内的考生依分数形成竞争关系。
"志愿优先,遵循分数"原则.投档时严格按考生所填报的志愿顺序,先第一志愿,其次是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凡第一志 愿填报同一所院校的考生,则遵循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分数相同的考生一般同步进行投档.
"志愿清"原则.志愿齐步走,在同一时间投档同一顺序志愿考生,即第一志愿全部投档录取完毕后,才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 取,第二志愿录取结束后,再进行其他志愿投档.换个说法,高校在录取过程中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该校的考生,只要第一志愿 生源充足,就只录取第一志愿报考的考生,即使第二志愿考生的成绩再高,除非该校有二志愿级差规定或专门留有二志愿计划, 原则上不予录取.当然,当第一志愿录取不满额时,高校一般要录取第二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
【填报梯度志愿的一般技巧】
选好第一志愿院校.选好第一志愿对于实行梯度志愿地区的考生来说非常重要,统计数据表明,实行梯度志愿的省(区、市) ,有80%左右的考生是通过第一志愿被录取的.选择第一志愿目标学校可用前三年高校录取平均分线与省控线差平均值作为参考标 准,将自己的分数线差与目标院校平均分线差对照,这样能够较好地留出分数余量,增加录取的可靠性.
因高考试题难易度每年不一样,招生计划、报考政策也经常变化,会出现批次控制线上下偏移现象,这会对考生的报考心理产生 些许影响,因此单纯观察分数易走入误区.为了规避群体非理性意识对录取分数线的掣制风险,考生可利用自身位次与院校前几 年录取考生的位次相比较,进一步验证所选目标院校的可靠性.因为每年各高校在各地的招生名额变化不大,录取考生的密集区 间大体相同.
连续观察三至五年高校录取线走势,会发现每所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大多是上下波动,有的年份报考人数特别多,录取分数线会水 涨船高,俗称"大年";有的年份报考人数特别少,分数线显着降低,有的甚至跌落到批次控制线附近,这种情况俗称"小年" ."大小年"现象明显的高校多数是热门地区的招生人数较少的院校,"大小年"的出现一般没有规律可循.常有某校录取分数 线在一个较高水平上连续几年增高,到了许多考生都认为高不可攀时,突然有一年报考人数急剧减少,发生断档,高校不得不录 取有志愿的低分考生,形成不同于正常年份的很低的录取线.
第一志愿目标院校要多考查几所,深入地了解大学的层次、隶属关系、建校沿革、师资力量、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保研考研率 、就业率、就读校区和学费等项目.在了解的基础上,做好目标筛选.
第二志愿填报.虽然梯度志愿较多考生是通过第一志愿被录取,但并不是第二志愿完全没有机会.其实考生只要想一下"什么 样的院校会进入二志愿招生"这个问题,选择第二志愿就不难了.比如往年常常第一志愿录不满的院校、偏远省(区、市)的部 分院校、部分偏冷的行业特色明显的大学、处于地级市以下城市的院校、民办院校、中外合作院校、初次进入某批次招生的知名 度低的院校等.另外,有部分省份实行"二视一"政策.有一些重点大学明确表示招收二志愿高分考生,但需要有一定的分数级 差,一般在40分左右;还有一些重点大学前几年录取分数连年上升,本年度因考生不敢填报,遭遇录取"滑铁卢",很可能一志 愿生源不满,进入二志愿录取.以上这些都是二志愿机会。
梯度志愿? 没把他和平行志愿比的吧!!看来你的概念很不清楚。平行志愿是相对与非平行志愿而言的非平行志愿分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 中间有级差分比如 你高考 600分 报了A B C三校 分数线A校630分 B校610分 C校570分级差分比如说20分 你上不了A校 但你也上不了B校 因为你把B校放在第二位 加上20的级差分 B校的分数线升到了620分 你只能上C校平行志愿取消了极差分 也就是你可以上B校即便如此 平行志愿也觉非完全平行第一个志愿同样最为重要这涉及到一个投档 审档 退档 的问题你的志愿中填了那么多学校 又有那么多专业 全国又有那么多考生 高校是怎么来录取的呢?高校在各省有招生计划(多少人)计算机先把全省的学生按分数排名依次投档(也就是将该生的档案投到学校 每个考生的档案一次只能投到一个学校 )但每个高校都有一个投档比例 一般是1:1.1左右 比如某校在江苏招收100人 那么就有110人的档案投到该校 分数低的就投不进来(比如考六百七八十分的都想报清华北大 但这些学校招的人很少 每个省只有分数很靠前的学生能投档投进 分数线自然就高)那么多出的0.1呢?就会被退档你可能会说 既然只找100人 为什么不就投100份档呢??因为每个学校有很多专业 有冷门的 热门的 很多人可能报了相同的热门专业 冷门没人报这时候就需要有人服从调剂了 所以被退档的不一定是成绩最低的 但很可能是不服从调剂的假如没有这0.1的人 高校就找不满人但是投档是计算机处理的 审档 退档是人工处理的 耗时如果你填的几个专业都在同一层次比如你填的是 北大 清华 上海交大 同济 复旦如果你的分数很高 投档投进了北大 结果被退档了但此时 清华 交大 同济 复旦 投档投满 你很不幸的只能上二本了杯具啊~~~所以填志愿要有 梯度 几所学校的分数线不能相差太少 否则一不小心下场很惨向保险一点就服从调剂 即使上了不喜欢的专业到大学还有换的可能打得这么辛苦 给分吧 查看原帖>>
不过,既然谈到改革,自然要说说我们过去曾用过的志愿填报模式和平行志愿间的区别。福建省过去实行的志愿填报方式,我们将它称为“梯度志愿”。相较平行志愿,梯度志愿是根据阶梯一样设置,先从批次安排上就分了几个批次来进行,批次中又分成几轮来运作。在投挡和录取规则上,遵循的是志愿优先,再遵循分数,一般在投档的时候,是按照1:1.2的比例,投满为止。而和过去试行的梯度志愿相比,平行志愿是改变梯度设置为平行设置;改变单一的一所高校志愿,为同时设置几所院校间是平行的结构关系的志愿。 例如,在今年的高招中。我们在本科批就设置了4所院校,高职高专批次设置了6所院校。考生在填报完志愿之后,是按照分数优先,再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即录取时,先看分数。但是由于还存在很多原始分相同的情况,所以,在投档时,要先以分数为基础,排出位次,然后再检索考生处理所填报的志愿栏目,也就是遵循志愿。不过,平行志愿不是一生多录,也不是一档多投。在多种机会下,每个考生都是按他所填报的自然形成的志愿栏目顺序依次检索投档的,只要被投档后,就不再检索后面的栏目志愿。实践证明,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只要合理估分,量体裁衣,填报志愿的有效率就会比原有大大提高。 另外,在这里也要提醒考生,实行平行志愿后,选择多样了,被检索投档和录取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了,但也并不意味着什么风险都没有。在投档比例超出高校招生计划、考生自身条件受限、考生没有选择专业调剂等情况下、考生也还会存在被退档的可能(尽管这种可能要比以往的梯度志愿小很多)。 查看原帖>>
不过,既然谈到改革,自然要说说我们过去曾用过的志愿填报模式和平行志愿间的区别。福建省过去实行的志愿填报方式,我们将它称为“梯度志愿”。相较平行志愿,梯度志愿是根据阶梯一样设置,先从批次安排上就分了几个批次来进行,批次中又分成几轮来运作。在投挡和录取规则上,遵循的是志愿优先,再遵循分数,一般在投档的时候,是按照1:1.2的比例,投满为止。而和过去试行的梯度志愿相比,平行志愿是改变梯度设置为平行设置;改变单一的一所高校志愿,为同时设置几所院校间是平行的结构关系的志愿。 例如,在今年的高招中。我们在本科批就设置了4所院校,高职高专批次设置了6所院校。考生在填报完志愿之后,是按照分数优先,再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即录取时,先看分数。但是由于还存在很多原始分相同的情况,所以,在投档时,要先以分数为基础,排出位次,然后再检索考生处理所填报的志愿栏目,也就是遵循志愿。不过,平行志愿不是一生多录,也不是一档多投。在多种机会下,每个考生都是按他所填报的自然形成的志愿栏目顺序依次检索投档的,只要被投档后,就不再检索后面的栏目志愿。实践证明,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只要合理估分,量体裁衣,填报志愿的有效率就会比原有大大提高。 另外,在这里也要提醒考生,实行平行志愿后,选择多样了,被检索投档和录取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了,但也并不意味着什么风险都没有。在投档比例超出高校招生计划、考生自身条件受限、考生没有选择专业调剂等情况下、考生也还会存在被退档的可能(尽管这种可能要比以往的梯度志愿小很多)。
梯度志愿是指你的几个志愿之间有距离比如是分数有差距,不在一档,平行志愿是几个志愿之间没有距离,都是在同一档次内的,考学应填梯度志愿,以扩大被录取的选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