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对待审稿者的意见是每位学术研究者所应具备的素质。首先,作者应当保持谦虚的态度,对于审稿者提出的批评和建议要虚心接受,并积极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研究工作。其次,作者需要仔细分析审稿者的意见,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判断。对于审稿者提出的修改意见,作者要对照自己的原始数据和实验结果进行仔细核对,确保修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同时,作者在处理审稿意见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尊重审稿者的知识水平和学术经验,不应因为自己的个人观点而过分忽视审稿者的建议。其次,作者需要及时回复审稿者的意见,在回复中清晰明确地表示是否接受审稿者的建议,并给出恰当的解释。如果作者对某些意见存在异议,应当婉转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出合理的解释。此外,作者在回复审稿者意见时应当明确表示做出修改的时间安排,以及修改后稿件的提交时间。
针对论文查重这一关键环节,作者还应特别关注。随着学术不端现象的增加,查重系统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因此,作者在撰写论文时要注意文献引用和参考资料的准确性,确保不会出现抄袭和剽窃的问题。同时,作者还要了解并正确使用查重系统,确保提交的论文通过系统的检测。在发现与其他文献相似程度较高的部分时,作者要及时进行修改和注明引用出处,避免被认定为抄袭行为。
国际核心刊物的审稿人大多是各领域权威学者,杂志出版社经常征询编委意见,选择最佳审稿队伍。审稿是无报酬的,审稿人的工作态度大多极其认真。因此,对审稿意见要十分尊重,对每一条批评和建议,都要认真分析,并据此修改论文。自己认为不正确的意见,要极其慎重和认真地回答,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探讨。
如何对待杂志拒文,是作者犯难的问题。这里必须分析被拒绝的理由。第一类拒绝是“完全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个意见,对这类文章永远不愿再看到,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第二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数据和信息,主编拒绝是因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这类文章不妨先放一放,等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结论后,再将经过修改的“新”文章寄给同一杂志,主编通常会考虑重新受理该文。
有审稿人抱怨,个别中国作者在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又原封不动地寄给另外一家杂志,而他们再次被邀请审稿并对此非常反感,论文理所当然地被拒绝。通常,审稿人做了很认真的工作指出论文的问题,并建议修改;如果作者忽视这些忠告,是对时间和努力的真正浪费;同时,寄一篇坏的文章,对作者的科学声望是严重的损害。”影响因子不同的刊物接受论文的标准和要求差别很大。如果被拒论文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作者仔细考虑审稿人意见并认真修改文稿后,可以寄给影响因子较低的刊物。
值得注意的是,审稿人由于知识限制和某种成见,甚至学术观点不同,判断错误并建议退稿常会发生。如何处理情况?最近某青年的论文被杂志拒绝,经反复讨论检验,判断审稿人是错误的;为了论文及时发表,我们建议作者礼貌和认真地回信给主编并指出审稿人的错误,要求主编将意见转给审稿人,然后撤回论文再做必要改进,改寄影响因子更高的杂志;结果论文立即接受,并得到很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