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
1、研究地理要素的描述统计和数量分析技术;
2、研究地理系统的分析方法、数学模型的构造和应用,以及数学模拟(仿真)技术;
3、研究地理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4、研究地理预测和决策的方法、程序和模型;
5、研究地理学理论表述的数学形式。
扩展资料:
发展趋势:
在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中,数量地理学和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有进一步汇合的趋势,这一趋势是以地理学研究中的理性主义、实证分析方法的发展为背景,也与世界各国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潮流相一致。
数量地理学与生产实践进一步结合,其具体方法和模型也在不断更新,在地理学其他分支学科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各类专题性地理数学模型(如住宅政策与住宅选择模型、大城市区内与区际人口迁移模型)正成为数量地理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一些地理学者已开始研究建立数量地理学的系统理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量地理学
地理数量方法(quantitative methods in geography)指的是应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地理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又称数量地理学,曾被称为称计量地理学。地理数量方法发轫于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前主要是一般的数理统计,60年代起迅速发展,发展了地理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数学模拟技术,应用计算机和多元分析方法等 。
地理数量方法的主要方法和模型包括:
概率分布
应用于城市与人口分布以及商业设施分布的研究。其中,以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的应用较常见。
一般统计特征
如均值、方差、变异系数等用于各种地理要素时间与空间差异的分析,专门构造的统计指数用于各专门分析领域(如洛伦兹曲线与基尼指数用于专业化程度的分析等)。
空间类型的统计分析方法
针对地理要素的点状、线状和面状(区域的)分布的特点,设计各种统计特征参数,如最近邻点指数、区域形状指数等。
回归分析
。简单回归分析,应用于两个地理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持析与预测;多元回归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应用于被誀测的地理要素受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影响下地理系统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与预测。
趋势面分析
它是多元回归技术的特殊应用,把地理要素数值视为地理坐标的函数,用于地理要素分布规律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各种趋势面图的制作。
主坐标分析
利用坐标的正交变换,对多指标测度的地理要素进行分类。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
利用多维空间坐标轴的旋转,计算地理要素的主成分载荷、因子载荷和得分,分析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从而达到简化系统的表示,对地理系统进行数值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