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原因有三点:
一.根本原因:墨家非攻兼爱的主张与帝王的根本 利益相悖。
二.儒家的打压。
三.得不到民众的支持~
墨家是墨子创立,主张“兼爱”“非攻”,而对于战国时期的各国之间的战争,墨子的主张并不适合。秦始皇是主张法家,所以法制严厉,而他的焚书坑儒,导致那些生命力差的政治学派无法延续。
在详细说一下墨子的主张(参考百度):
墨家:为墨子创立的一个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
墨子名翟(公元前468年——前376年),是战国初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宋国人。 曾做过宋国的大夫,在宋国活动时间较长,后居鲁国。 曾习儒术, 因不满儒家烦琐的“礼”,另立新说,聚众讲学,成为当时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墨子自称“贱人”,做过木匠,是个体力劳动者,在技术上有较高的造诣。后来上升为士,精通当时的历史文化典籍。
墨家学派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塟”、“天志”、“明鬼”、“非命”。信奉墨子学说的人称“墨者”,是一个组织严密,坚守纪律的社会团体。这个团体的领导人称为“巨子”、“巨子”的职位,由前任“巨子”传给他所认为的贤者,所有“墨者”都服从“巨子”的指挥。他们还有一定的法规, “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他们的生活极为清苦,但非常勇敢“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相夫氏,邓陵氏三派,后期墨家放弃了墨子学说中的“天志”,“明鬼”等宗教迷信观念,对自然科学中的几何学.光学、力学等作了极有价值的探讨,对名实关系、感觉与思维关系作了唯物主义的分析,在古代逻辑学和认识论上有很高成就。
墨家学说对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秦,汉以后渐衰。西晋时鲁胜注《墨辩》,力图振兴墨学, 因后继无人,几成绝学,直到清代中叶,墨子著作才被学者重视研究. 《墨子》书五十三篇,大部分是研究墨子的可靠材料。墨学类似中国先秦时期的平民共产主义,是封建帝王深恶痛绝的学说
理想主义在中国的存在源远流长,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是一场理想主义。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墨子等人领导的墨学运动,在当时也可以说是一场理想主义。但理想主义在中国历史上的时间从来就是短暂的。墨家主义在当时兴盛了大约100多年,共产主义在中国可能也会兴盛一百年。这两种理想主义都有一种共同的特点,即被统治阶层深恶痛绝。墨家为什么为封建统治者所不容?主要原因是:墨家是横亘在封建集权专制统治道路上的一座巨大障碍。不除掉墨家这一障碍,秦始皇就不能统一中国,中央集权专制的大帝国就难以建立。因此,消灭墨家,便成了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由于历史资料的淹没,墨家与秦兵搏斗的经过只能靠后人想象得知。最近有一部《墨攻》电影问世,这部历史片以真实的虚构向人们展示了墨家的命运。在“非攻”思想的主导下,墨家成了当时社会反对战争的中坚力量。开始是阻止关东六国之间的相互征伐,后来便成了主要是反对秦国对六国的兼并。
在一场对抗秦国入侵和兼并的过程中,墨家耗竭了元气,人员死伤大半。随着秦王朝的胜利和围剿,墨家的有形力量已经在中国难以隐藏,不少墨家残余逃亡海外,东渡日本。可以说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墨家学派是最早被彻底打跨和消灭的思想武装集团,继之而来的是儒家和方士集团。
对于这段历史,流传下来的只有“焚书坑儒”,为什么没有“焚书坑墨”的事情发生呢?主要是当时墨家已经不存在了,墨家集团的成员大多已经战死了,或者已经不能公开存在了。这就是墨家神秘消失的主要原因。
当然,在焚书的过程中,墨家之书肯定是主要销毁的对象。秦王朝的统一对墨家来说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墨家集团从此一蹶不振。随着封建专制和中央集权政治牢固地建立,墨家再也没有复兴的气候和土壤了。
墨学与封建集权专制是个有我没他、有他没我的关系,两者形同水火,势不相容。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秦始皇的封建专制是墨家的最大克星,只要有墨家在,就不会有秦始皇的存在,只要有秦始皇,就不会有墨家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