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一
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
二
哲学抽象地思考着世界;诗则是具体地表现着世界——目的都是为了改造世界。
三
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
四
诗是诗人的世界观的最具体的表现;是诗人的创作方法的实践;是诗人的全般的知识的综合。
五
一首诗不仅使人从那里感触了它所包含的,同时还可以由它而想起一些更深更远的东西。
六
一首诗必须把真、善、美,如此和洽地融合在一起,如此自然地调协在一起,它们三者不相抵触而又互相因使自己提高而提高了另外的二种——以至于完全。
七
存在于诗里的美,是通过诗人的情感所表达出来的、人类向上精神的一种闪灼。这种闪灼犹如飞溅在黑暗里的一些火花;也犹如用凿与斧打击在岩石上所迸射的火花。
八
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九
人类的语言不绝灭,诗不绝灭。
一,格律诗的分类
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按字数分,律诗主要有七言律和五言律(简称七律和五律)两种。另有“排律”(也叫“长律”),也分有五言排律和七言排律两种。绝句也叫“截句”,有人说是截律诗而成,诗界尚无定论。按字数分也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简称七绝和五绝)。
二,诗律
(一)律句句式
五言律句的四个类型:
A型:仄仄仄平平
a型:仄仄平平仄
A型和a型为同一大类;
B型:平平仄仄平
b型:平平平仄仄
B型和b型也为同一大类。
七言律句不过是在五言律句前再加两个字,把仄起变成平起,把平起变成仄起罢了。也有四个类型:
A型:平平仄仄仄平平
a型:平平仄仄平平仄
A型和a型为同一大类;
B型:仄仄平平仄仄平
b型:仄仄平平平仄仄
B型和b型也为同一大类。
这些句式,是格律诗的基本句式。
(二)五言律诗的两类四种组合格式(加括号的为可平可仄)
第一类 仄起式(押韵的字加了【】)
所谓仄起式,就是指诗的第一句第一字是仄声字。自然如果第一句的第一字是平声字,那就是“平起式”了。
首句不入韵的: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范诗: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这首诗里有一个字必须注意,就是最后一句的“胜”字,读平声,如“升”字。不是读去声的“胜利”的“胜”字。
首句入韵的: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范诗:王维《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第二类 平起式
首句不入韵的: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范诗: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孤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首句入韵的: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范诗:李商隐《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注意,五言律诗是以首句不入韵为正轨的,而且以仄起式为常见。
(三)七言律诗的两类四种组合格式(加括号的为可平可仄)
第一类 平起式
首句入韵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范诗: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计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首句不入韵的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
范诗:杜甫《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酪。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第二类 仄起式
首句入韵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范诗: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狡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
首句不入韵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范诗:杜甫《咏怀古迹》(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这首诗里的第五句是一种“拗句”,这在后面会讲到的。
七言律诗以首句入韵为正轨,这一点与五言律诗正好相反。
诗
一
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
二
哲学抽象地思考着世界;诗则是具体地表现着世界——目的都是为了改造世界。
三
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
四
诗是诗人的世界观的最具体的表现;是诗人的创作方法的实践;是诗人的全般的知识的综合。
五
一首诗不仅使人从那里感触了它所包含的,同时还可以由它而想起一些更深更远的东西。
六
一首诗必须把真、善、美,如此和洽地融合在一起,如此自然地调协在一起,它们三者不相抵触而又互相因使自己提高而提高了另外的二种——以至于完全。
七
存在于诗里的美,是通过诗人的情感所表达出来的、人类向上精神的一种闪灼。这种闪灼犹如飞溅在黑暗里的一些火花;也犹如用凿与斧打击在岩石上所迸射的火花。
八
诗是人类向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九
人类的语言不绝灭,诗不绝灭。
要和折压韵,对仗工整
诗人为什么成不了家 因为一首诗值不了几个 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