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影响你的发音。这个不用解释,很好理解。
其次,影响你对语法的掌握。在学习之初,很容易受到母语语法的影响,在英语的语序、时态、语态等问题上容易混淆。
再次,影响你的表达方式。由于文化差异,中国人表达都比较含蓄,喜欢绕着弯说,特别是写文章,铺垫一大通,然后才进入主题。英文写作(指一般考试的时候)更希望你能够开门见山,然后层次很分明地把文章完成。
不过,马克思曾经说过:学外语最好的方法是,在学的时候忘记你的母语——不是原话,但是这个意思,好像是当年高中英语某年级课本的第一课呢。
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口语水平较差,需要后天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练习来加强自己的口语,写作语句不连贯都是问题,都需要不断练习,语感不怎么好是真的。
如果用英语写作文或者写句子,很容易就写出中文式英语,那肯定是会扣分的,所以学英语最基础的东西就是语感,还有兴趣,如果一个孩子对英语不感兴趣,就别逼着他学英语了,有点英语基础就可以了。
有影响的,不如不加强联系的话,讲出来的也是有口音的,而且写的时候也会习惯用母语的语法来写。
对学生学习语言造成潜力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