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怎么这么难?明明是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TA为什么不理解我?下面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优秀孩子,得靠打
小白妈妈最近很烦恼,她上小学的儿子,不是在学校里调皮捣蛋,跟同学打架,被叫家长,就是在家里写作业不想写,总是得她摁着才能写。
儿子的成绩当然不好,每次成绩下来,她都焦虑不已,为儿子的成绩着急上火,对他进行各种口头教育,但好像儿子对写作业和上学越来越反感了。
她说,你看玲玲(好朋友的女儿),多听话,假期早就预习完课本,做足了练习,开学后还每周写双份试题,怪不得人家学习总是名列前茅。
她说,看来,想要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只有加强控制了,实在不行,我就给他一顿打,看他听话不听话。
提示:要尊重孩子发展的规律,顺势引导,高压手段只会适得其反,不会有好结果。
案例二:你不优秀,只是惩罚不够
琳琳爸爸自小刻苦读书,从农村考了出去,当上了市里的小学教师,后来有了一个女儿。
他一直信奉刻苦努力,为了女儿将来有个更好的前途,一直对她要求很严格,女儿不听话的时候,就是一顿打。
从小到大,女儿很少有机会在外面玩耍,从来都是在家里看书学习,好在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表哥还算满意。可是到了重点高中就不行了,好学生太多,竞争太激烈,女儿从名列前茅慢慢滑倒了中等。
他又气又急,连骂带惩罚,让女儿加倍努力,好容易成绩又提了上去。可是女儿却对成绩很焦虑,高考的时候,因为压力过大,成绩比往常差了一大截,上不了好学校了。
他知道成绩后,恨铁不成钢地打了女儿一巴掌,这一巴掌却毁了女儿。从此以后,女儿每日把自己关在屋中,整日发呆,谁也不理。
时间长了,他终于觉出异样,发现女儿精神出了问题,带女儿去看病,已经晚了,女儿得了严重的忧郁症。他很后悔,带着女儿去看了很多医生,花了很多金钱和精力,可是他的女儿再也不能恢复从前了。
这个听话的好孩子,因为父亲给的学习压力过大,不堪重负,得了抑郁症,自闭,从此不能正常生活。
为了所谓的“优秀”,把孩子的一生都毁了,值得吗?
如何积极培养出“优秀”孩子?
1.首先,父母要着力提升自己
这样做有两大好处,一是减少焦虑,不再将焦点只放在孩子身上,二是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好榜样。
2.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父母给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跟成绩、表现无关,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父母是爱他的。
3.成为孩子的朋友
不用父母的身份压制,跟孩子平等,做他的朋友,倾听他的喜怒哀乐,给他无条件的爱。
4.多听、少说教
跟孩子交流时,要多听,少说教,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真的把你当朋友,把他的心里话跟你分享。
5.适当放手,让孩子独立
别试图知悉一切,控制一切,适当放手,引导孩子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培养他的独立性。
6.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
父母要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将对他一生的发展都有帮助。
7.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的爱好自由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强求孩子的爱好,顺着他的天性培养兴趣,这样做的效果事半功倍。
8.不比较,看重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别总拿孩子跟人家的孩子比较,要看重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
家长首先要把心态放平和,接受孩子的一切,找到孩子的优点,不必过于苛求孩子,毕竟孩子的身心健康最重要。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优胜教育"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内容观点及真实性归属于原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
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让他的人生有一个好的开始;
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环境,让他知道人生应该有所追求;
给孩子一个最好的学校,让他有更好的基础挑战未来;
给孩子一个出色的社交群,让他有开阔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破窗理论的提出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试验,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破窗理论”在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中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及时修好“第一块被打碎的窗户玻璃”。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防微杜渐”,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细节对事件结果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事实证明,“破窗理论”也确实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
18世纪的纽约以脏、乱、差闻名,环境恶劣,同时犯罪猖獗,地铁的情况尤为严重,是罪恶的滋生地,平均每7个逃票的人中就有一个通缉犯,每20个逃票的人中有一个携带武器者。1994年,新任警察局长布拉顿开始治理纽约。他从地铁的车箱开始治理:车箱干净了,站台跟着也变干净了,站台干净了,阶梯也随之整洁了,随后街道也干净了,然后旁边的街道也干净了,后来整个社区干净了,最后整个纽约变了样,变整洁漂亮了。现在纽约是全美国治理最出色的都市之一,因此这件事也被称为“纽约引爆点”。
还有一个被称为校园里的“破窗现象”:班里新来了一个留级生,由于他的勤奋努力,使得原本想混日子的同学受到震动,学习气氛开始转好,有时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有的人或许不以为然,但是他的一句话:“这个内容要考试。”便会立即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留级生的话比老师的话还有效!这说明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破的玻璃,能有效阻止“破窗现象”于萌芽状态。
教育的重点是孩子人格素质的教育,只有让孩子在良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孩子才不会在未来的生活中误入歧途。
为孩子营造充满爱和温馨的氛围
我们希望怎样生活?我们又创造着怎样的生活?正是我们与家人的一言一语、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营造了了们的家庭生活氛围。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首先就要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做起。
故事一:关于爱与温情
1958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一间普通的实验室里。一个叫哈洛的心理学家进行了一项震惊世界的恒河猴实验。哈洛和其他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放人了两只人造母猴,其中一只是用金属做成的金属母猴,另一只是浑身包裹着柔软绒布的布母猴。金属母猴的面部表情僵硬,只有两只眼睛和一个鼻子,但研究人员却在金属母猴的胸前安装了橡皮奶头,小猴子饿的时候可以从金属母猴的奶头里吸吮到奶汁。布母猴的面部表情则更温和、逼真一些,但她却没有可以给小猴子吃的奶汁。研究人员将这样两只“母猴”放进了实验室的笼子里,然后让小恒河猴呆在里面,让它自由地选择其中一只作为自己的母亲。结果发现,小恒河猴几乎整天依偎在布母猴的怀抱中。不到饥饿的时候,根本就不靠近金属母猴。
研究人员又把两只分别由布母猴和金属母猴抚养长大的小猴子与自己的“母亲”分开一段时间,当两只小猴子再次看到自己的“母亲”时,布母猴抚养的小猴子马上依偎到母亲的怀里,拥抱母亲,亲吻母亲,显得非常安静:而金属母猴抚养的小猴子,见到自己的“母亲”后却表现出焦躁不安,没有任何与“母亲”亲热的反应。
不要说我们给了孩子多少,为孩子付出了多少?先问问自己到底给了孩子多少“温暖”和“爱”!我们是不是常常对孩子微笑,给他抚慰,时常让他感到平静和幸福!物质的给予并不能代替你对孩子的关心,就像金属母猴的奶汁不能代替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你是否想过孩子会在你的一言一行中成长。不必羡慕别人,你也可以让自己的家庭其乐融融,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阳光。从现在起,静下来心来想想你对孩子付出了多少“爱心”!
想想我们对孩子经常是怎么样的一个表情?是一个刻板的家长还是经常对着孩子微笑?你可曾和孩子一起扮过鬼脸?如果你自己记不清楚,不妨请孩子说一说,你在他(她)心目中是什么形象?是一个古板的“老人家”,还是一个“疯爸爸(疯妈妈)”?
你对孩子说过“我忙是为你挣钱”类似这样的话吗?然后,堂而皇之地将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儿地推给别人。
谁都不可能永久地继承别人给他的财富,但却可以永久地传承幸福!
故事二:爱子先爱妻(夫)
老卡尔的《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相信已成为无人不知的一部家教经典。最令人感动的,依然莫过于老卡尔在书中最开始的一段描写:
所有的父母们都渴望生下天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我和我的妻子当然也不例外。但是,有一点我很清楚,世上事往往难如人愿。在儿子未出生之时,我和妻子都沉醉在即将为人父母的激动之中。
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孩子,在妻子还未怀孕之时,我们就开始充分注意自己的精神和体质。我和妻子在衣、食、住上都非常朴素。为了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不总是闷在室内,我和妻子时常到户外散步走动,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那样很容易使我们的心胸舒畅。我和妻子的性格都很好。对身边任何琐事始终是心平气和,很少有感情冲动的时候。在那段日子里,我们的生活是安宁和称心如意的。我想,在这种情况下生下来的孩子一定会身心健康。
我们经常运动,无论到哪里都是悠闲地蹓跶着去,不到非常必要的时候绝对不坐车。我们都对未来的儿子充满信心,而妻子的性格也很开朗。我们时常到田野散步,或者去周围的山坡上徒步爬山,我还经常和她一起去摘野花呢。在一次短暂的徒步旅行中,我和妻子进行了一场极为有趣的谈话。那天的情景和对话至今仍然保留在我的记忆中。
看着田间迷人的风景,我不由感叹起来:“天哪,你看,这里多美啊!”
“田园风光当然迷人!”
“美在哪儿?”妻子笑着问我。
“这是上天的鬼斧神工”,我兴致勃勃地高谈阔论起来,“岩石是力量的象征,它们强壮、坚不可摧;花草则是柔美的象征,它们那么清秀、漂亮。”
“是啊,这绝对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妻子说道。
我和妻子的感情一直很好。几乎从没因为什么小事争吵过。我认为,为了未出生的儿子,我们也应该和睦相处。
体会一下美妙的语言,老卡尔夫妇的恩爱之情跃然纸上。试想一下自己,在整个的家庭生活中,我们是怎样与自己的太太或者先生相处的?如果配偶对着自己呼来喝去或是横眉冷对,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有意无意地将这种情绪转嫁或发泄到孩子的身上吗?反之,如果配偶对自己暖语关切、温馨鼓励,你的心情又会怎样?你是否也会有意无意地将这种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当然会!因此,爱子,先爱妻(夫),毕竟家庭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组成的世界。
记住老卡尔的生活箴言:爱子先爱妻(夫),最珍贵的教育是让每一个家庭成员感到幸福、快乐和轻松。
故事三:轻松、愉悦创造神话
拉斯洛·波尔加,一个普通的匈牙利心理学者,他和太太对三个女儿的教育,至今已成为犹太教子的一个经典案例。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犹太家庭,却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
他的三个女儿——苏珊、索非亚和朱蒂,是三位国际象棋史上的世界冠军!由波尔加三姐妹所组成的匈亚利国家队,在1988年的第十三届国际象棋女子团体赛中,夺得了世界冠军,结束了苏联队垄断30年的国际象棋霸主地位!
什么样的家庭,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和神话?——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拉斯洛·波尔加认为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二女儿索非亚有一段时间很喜欢玩象棋排局。一次,大家都睡了,拉斯洛先生却发现索非亚还呆在浴室里。这孩子在干什么呢?拉斯洛先生走了过去,发现索非亚在膝盖上摆弄着小棋子儿。拉斯洛先生幽默地对女儿说:“你怎么还不让小棋子儿‘休息’一下呢?”女儿撒娇地说:“亲爱的爸爸,要是它们‘休息’了,我就变得孤独了!”
又有一次,拉斯洛先生正和一位记者谈工作上的事,索非亚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一下子扑到拉斯洛先生的膝前,坐在了他的腿上,非要他看她的棋局。拉斯洛先生没有生气,他顺着索非亚的话题,向客人夸奖了她的进步,而且真的让索非亚展示了她的“作品”,然后,再继续他和记者的工作。
正是在这样一种和谐、温馨、轻松的家庭氛围下,波尔加三姐妹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她们幸福地学习并成长为出色的人才,他们的家庭也成为几个世纪以来共同的神话!
谁能不相信家庭良好氛围的力量呢?谁能不相信来自亲情的爱的力量呢?它告诉我们,只有在爱的沐浴下,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即使我们没有所谓的天赋,即使我们不是博士也不是专家,我们依然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出色!秘诀在于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
有句话说:“在爱中长大的孩子,懂得如何去爱别人。”每每在电视报道中看到罪犯的表情,除了悔意,就是无奈和怨恨,而研究犯罪学者也一再告诉我们这些人很多都是因为生长在破碎不健全的家庭里。进而促使他步入歧途。
现代的父母普遍都有一个感觉。就是现在的孩子缺乏一颗柔软的心,不易感受父母的用心良苦。其实温暖的心必须用有爱的土壤来培育,我们总是给孩子我们以为需要的、最好的,结果是适得其反。
有些父母用“理”来教育孩子,固然可能培养社会精英,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能感恩惜福、体贴而快乐的感性孩子。“家”除了是提供温饱的地方,它更多的功能是给人们在辛苦工作、学习,或遭遇挫折之时的休憩地、避风港。
没有经营,哪里来亲情,为人父母者尤其要有持久的恒心和耐心,为着生命的传承而努力,圣经上说:你种的是什么?收到的就是什么。亲情绝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快餐,只有一步一步地经营,才能体味爱的芬芳。
家风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家风社会学叫做“家庭文化”心理学叫“心理气氛”或“精神风貌”,是指一个家庭中家庭成员共同具有的相似的生活习惯、思想方法、道德准则、行为表现等的总称,是家庭成员文化修养、人格品质、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近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成长,社会环境(包括教育)起决定作用。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一种“建构论”,即认为人的发展,智慧的发展。是靠他自己与周围环境(人、事、物)发生相互作用慢慢建构起来的。家庭是人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的好坏,不仅影响孩子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可能性,甚至会决定孩子的一生,而家庭教育的奥秘全在“潜移默化”四个字上,或者说,家庭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和最有效的方法就在于加强家长的自身修养,努力优化家庭环境,创建良好的家风。
要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的家风,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正确的治家目标
正确的目标是治家的基础、动力和方向,有了共同的目标,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使一家人同舟共济,患难与共,否则各行其事,同床异梦,就会矛盾丛生,“内战”不息。家庭中,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的一致特别重要,可以说是治家的灵魂和核心。明智的家长,应时时处处以自己的崇高理想、勤奋精神、顽强毅力和乐观态度去影响子女,建立一个精神充实富有、永远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进取型家庭。
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
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是教育子女的先决条件。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定的心理生活空间之中进行的,所以良好的心理生活空间,包括父母的关怀,家庭成员彼此给予的温暖,民主平等的关系,文明礼貌的风气,奋发向上的精神等,这些对孩子的成长都是积极的动力因素。
创造优美的家庭环境
优美的家庭环境不是时髦、豪华生活用品的堆集,而是在于其整洁化、条理化和知识化,使孩子置身其间,能得到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受到审美情趣的熏陶,从而产生愉悦向上的动力。为了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受到更多的教育,你不妨也让他们自己动手创造一个整洁、优美、充满生机的小天地。让他们在自己创造环境美的过程中,享受美的欢乐,珍惜美的环境,进而养成尊重和热爱劳动的品质及办事井井有条的好作风。
树立家长榜样的作用
孩子模仿能力很强,他们长期生活在父母身边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所以,要想让孩子讲文明礼貌,家长就不可出口污言秽语,举止粗俗野蛮;要让孩子爱好读书,家长就不能不看书报,更不可搓麻将打牌通宵达旦。总之,要想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家长就得首先从自我做起。自尊、自重、自爱,不断提高自己为人父母的本领和素质,有远见、识时务、严以律己、身体力行,努力使自己的言行成为子女学习的楷模,这是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CCTV1有这样一个广告节目:一位年轻的妈妈下班后,不顾身体的疲劳。为年迈的母亲打来一盆洗脚水,蹲下身子轻轻地为母亲洗脚,母亲慈祥的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此情此景感染了年幼的儿子,他扔下手中的玩具。泼泼洒洒地端来一盆水,让妈妈洗脚,年轻的妈妈轻轻地将脚放进盆里,欣慰地望着儿子。这则广告极其朴实,但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发人深省。这就是教育的潜移默化。
爱植根于家庭
国际教育基金会高级驻华代表杰克·麦里昂(Jacques-Marion)先生的《家庭与人格》和《家庭是爱的学校》的讲演深受许多家长的赞扬,使人对爱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国际教育基金会的研究认为,在家庭中有四种不同的爱,即父母之爱、子女之爱、手足之爱和夫妻之爱。
其中子女之爱是人生道德的起点,因为每个人最初的角色都是子女。子女幼小时需要父母的关怀照顾,在父母爱的笼罩下。他们对世界才有安全感。每个人都拥有爱心,但它需要开发和学习。孩子在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抚之后,要学习如何回应父母的爱。在享受和感激父母的爱的时候,开始考虑以爱回报父母,如尊敬父母、顺从父母、安慰父母、实现父母的愿望、为父母而活等,即我们所说的孝心。对父母的爱得到强化之后,会扩展到对长辈、对兄弟姐妹及其他人身上,正如儒家所说:“百善孝为先”,而后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社会上就容易与领导长辈相处和谐。
孩子在家庭中学习的第二种爱是手足之爱。当孩子在家庭中有了兄弟姐妹之后,他要学习如何与他们相处,父母要教育他们分享玩具、食物等。并感受分享的快乐。第一个孩子在看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没有改变时。他会克服对弟弟妹妹的嫉妒,在父母的爱和对父母的爱的支持下,学会关怀照顾弟弟妹妹或同龄伙伴。手足之爱比子女对父母的爱具有更多的自我否定,如忍让、包容等。在较为成熟的心灵基础之上,一个人才能发展出与同辈和谐相处、合作共享、谦虚尊重、互相帮助与亲密支持等友爱他人的良好能力,这对形成良好的人格至关重要。而且到了青春期结交异性朋友时。他们容易以对待兄弟姐妹般的纯洁感情来对待异性。而且当一个人与兄弟姐妹相处融洽,也就易于把同事当成兄弟姐妹那样来合作。
我们的家庭中现多为独生子女,孩子在学习手足之情的环节上出现一个断层,加上父母对孩子无条件地娇惯和满足,使孩子形成许多人格上的缺陷。学校是孩子们与同龄人相处的主要场所,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关系转换为同学关系。他们要在这时与同龄人相处,学校和教师要担负起一部分原属于父母的职责。
当一个人长大成人并结婚后,便由手足之爱进入夫妻之爱。他在发展子女之爱及手足之爱所投入的努力,是对未来婚姻幸福的重要保证。这是一种独特的、排他的、不能与人分享的爱,双方因爱而结合,分享亲密的感情甚至彼此的身体。他们要相互包容、忍让、体谅、支持、帮助及照顾,共享喜怒哀乐、财产、生活、名声及地位等。双方全身心地投人才会幸福。此时夫妻二人基本体验并学习了前两个阶段的爱,开始了父母之爱的起点,所以,夫妻之间既可以体验夫妻之间的关系,又可以体验父母对子女和兄弟姐妹之间的爱,也就是夫妻的一方可以把对方看作是父母或是兄弟姐妹。比如当对方作为丈夫的角色不能令人满意时,妻子在某些方面可以把他当作儿子般看待,便比较容易原谅他的缺点。
人们都会承认,家庭中爱的最高层次是父母之爱,投入与牺牲、无私与奉献,像泉水般汩汩喷涌,永不枯竭,这是爱的最高境界。当一个人具备了父母的心态,他的人格才趋于成熟。
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格培养需经历四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下一个阶段的基础,而且下一个阶段包含了更多的责任。前一项学习的好坏决定了下一项能否成功。许多夫妻发生冲突,可以看出他们当初作为孩子时对爱的学习不够完全。
但爱的四个阶段并不是以时间顺序截然分割的,随着身体的成长,四种爱会同时发展,对有缺憾的地方还有机会弥补。走出家庭。我们还有对朋友的爱、对社会的爱、对国家的爱,等等。其实只要仔细想一想,无论多么博大的爱,都是从家庭之中孕育萌芽的。
父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榜样
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对十四岁以下的儿童的教育来说,起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说过:“教育从生命的第一天就开始了。”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是何等的重要。家庭氛围、父母的素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家长的素质、思想认识水平和观念在一定程度的上影响着孩子整体素质的发展。
其实,教育孩子的一个真谛是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英国心理学家希尔维亚·克莱尔在《控潜能》一书中说:“如果你自己都不准备去有所成就,你也不能期望你的孩子去做什么。”而“成就”在此第一要义在于成为孩子接受的、爱慕的、模仿的父母,第二才是在事业和生活的其他方面的成就。
孩子从小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大人一言一行无不对孩子起潜移默化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发展早期也就是七八岁左右。模仿能力很强,而且他们缺乏辨别是非能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很难想象,一位言而无信、谎话连篇、不懂得尊重别人、嗜好搓麻将、泡吧、迷恋上网聊天、讲粗话、随意乱扔垃圾的父亲能培养出一位高素质的孩子:一个自己不肯把座位让给老弱病残的人别指望将来孩子会对自己多么好:一个不知什么叫助人为乐的人也根本不会要求孩子从小有颗善良同情弱者的心灵。
有人说在这个社会里,唯一没有监督考核的人就是父母,生了孩子的人自然而然就成为了父母,够不够格没人管。如允许让孩子选择父母,那么有许多父母会下岗,因为他们不称职。一位14岁的少年跑到检察院申诉科,要求更换父母,更换自己的监护人,因为“平日父母对我非常不好,非打即骂,从不关心我,这个家我再也呆不下去了。”看来父母是越来越不好当了,也会面临“下岗”问题。
有一位教育家说的好:不少父母对子女要求很严格,但他们本身却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他们是那种“照我说的去做”而不是“照我做的去做”的父母,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合理的。
有一个比较值得深思的问题就是:当一个人决定生孩子时。你是否敢于定下一个向自我挑战、完善自我的决心?如能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努力地完成自我完善的过程。那么这是伟大的父母。
所以,要当称职的父母就要在伴随孩子成长的同时,时时触及灵魂,经常剖析反思自我,心灵上不断成长完善,这个过程可能是痛苦漫长的,但终点一定是美好灿烂的,是两代人的双赢。父母以身作则,给孩子做活生生的榜样。孩子最容易受感染。可以想象得出,一个学习型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大多会对学习满怀兴趣。有这样一位工人父亲,白天工作很辛苦,业余时间却勤奋写作,虽投稿命中率几近零,但他还是勤奋不减,原来他的动机是“我要用每晚坐在孩子对面刻苦写作的精神去感染孩子。给他留下一个父亲应有的榜样”。这样的父亲就是一个“照我做的去做”的父亲,堪称伟大的父亲。
和孩子一起学会分享
有一个故事,说一位犹太教的长老,酷爱打高尔夫球。
在一个安息日,他觉得手痒,很想去挥杆,但犹太教规定,信徒在安息日必须休息,什么事都不能做。
这位长老却终于忍不住,决定偷偷去高尔夫球场,想着打九个洞就好了。
由于安息日犹太教徒都不会出门,球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因此长老觉得不会有人知道他违反规定。
然而,当长老在打第二洞时,却被天使发现了,天使生气地到上帝面前告状,说某某长老不守教义,居然在安息日出门打高尔夫球。
上帝听了,就跟天使说,会好好惩罚这个长老。
第三个洞开始,长老打出超完美的成绩,几乎都是一杆进洞。
长老兴奋莫名,到打第七个洞时,天使又跑去找上帝:上帝呀,你不是要惩罚长老吗?为何还不见有惩罚?
上帝说:我已经在惩罚他了。
直到打完第九个洞,长老都是一杆进洞。
因为打得太神乎其技了,于是长老决定再打九个洞。
天使又去找上帝了:到底惩罚在那里?
上帝只是笑而不答。
打完十八洞,成绩比任何一位世界级的高尔夫球手都优秀,把长老乐坏了。
天使很生气地问上帝:这就是你对长老的惩罚吗?
上帝说:正是,你想想,他有这么惊人的成绩,以及兴奋的心情,却不能跟任何人说,这不是最好的惩罚吗?
生活需要伴侣,快乐和痛苦都要有人分享。
没有人分享的人生,无论面对的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一种惩罚。
现在的许多孩子可能都不知道什么叫分享。父母也许在这方面欠缺必要的引导和教育。舔犊之情使为人父为人母的家长都宁肯亏了自己也不愿怠慢自己的孩子,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尽数都往孩子面前堆。一边担心着孩子会发展为不关心别人的冷血儿,一边又在做着阻止孩子学会分享的蠢事。经常会发生这样一幕:孩子诚心诚意请父母分享,父母却坚决推辞,哪怕只是象征性的分享,也不肯接受,谢绝孩子的一份好心。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没有了谦让与分享的习惯。父母自己首先要学会分享,坦然地分享,成为与孩子分享的伙伴,让孩子分享的对象。
学会分享有两层意思,既要教孩子学会分享,还要父母学会分享,而父母学会分享更易被忽视。
许多父母很少与孩子一起非常融洽地大笑。这就说明父母不会与孩子飞享快乐看看什么事情会逗你发笑,与孩子分享。此外,看看她最喜欢什么,然后尽量参与进去。你可以和他开玩笑;对她开的玩笑发笑;对你做过或想过的傻事发笑;一起看笑话;和她一起看情景喜剧;一起看政治卡通片并解释其中的讽刺意味;用可笑的声音假装你的猫、小鸟、狗、金鱼或木偶在说话。当你们一起外出时,寻找可笑的东西。
不要嘲笑你的孩子,而是要和她一起大笑。如果她从学校或其他地方把不得体的笑话带回了家,不要表示愤怒。只需解释你为什么不喜欢这个笑话,然后再找些别的有趣的东西与孩子分享。
父母要和孩子有一个共享空间。每天至少有一次时间尽量待在孩子所在的地方。不用做什么,只要在那儿就可以了。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可以让孩子知道你希望参与他的生活,也很乐于让他参与你的生活。坐在同一个沙发上,设法在同一个房间里做些什么,你的孩子做点心时待在他身边,在他打扮停当之前站在门厅里与他闲聊几句,坐在靠近他身边的地板上。和他谈他感兴趣的话题等等。
父母照顾老人。关心邻居等日常行为都是在教孩子如何与人分享。孩子从小养成和别人分享喜悦、哀怒,这对他自身的性格的培养是非常有好处的,这样的孩子都性格开朗,善解人意,能够与人和谐愉快地交往;同样,他们能够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拿出来与别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