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梨木虱如何防治?

2025-03-31 11:45:3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梨木虱之所以久治难防,究其原因,首先是其成虫活泼善跳,来去不定,栖息场所广泛。其次是若虫在危害过程中分泌黏液和蜡质絮状物,不利农药渗透。加之后期世代重叠,虫态不一,抗性各异,分布范围广,很难全歼。此外,梨二叉蚜和梨粉蚜防治不当,叶片皱缩畸形,甚至卷叶现象突出,梨木虱身藏其中,农药极不易触杀,增加了防治难度。

过去果农对梨木虱大多采用化学防治,片面追求一扫光,特别是选用广谱性杀虫剂,不但导致害虫产生抗性,而且杀伤大量天敌。对此,我们调整了用药时间,避过了天敌昆虫发生高峰期,瓢虫、花蝽、寄生蜂种群数量明显回升,有力地控制了残余梨木虱的大发生。

首先,我们打破常规,将晚秋落叶后化学防治作为梨木虱综合治理的新策略实施。其好处:一是落叶后至入蜇前虫态一致,栖息和越冬场所比较集中,便于选择用药和确定用药范围。二是受晚秋低温影响,梨木虱畏冷怕寒,不太活动,几乎不跳跃,有利于充分发挥杀虫剂的强力触杀作用。三是果树落叶后,梨木虱虫体暴露,既便于细致喷药,又大大减轻了用药量。四是果树落叶即表示已进入休眠期,此期树体抗性增强,加之梨园天敌昆虫多迁飞到各自的越冬场所,便于使用高浓度杀虫剂。五是由于梨树休眠期长达3个多月,故有充分的时间检查防效和增补用药,从而最大限度地消灭梨木虱。方法是:梨树落叶后先修剪病虫枝,彻底清园,将病叶虫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再利用清晨至上午8时前气温低,梨木虱僵伏不动时喷药。推荐用药:40%融蚧乳油1000倍,或40好劳力乳油1000倍+柔水通4000倍混合液。注意喷药要达到树体淋洗状态,结合清扫果园地面细致喷施,全歼越冬害虫。

其次,萌芽后至花序分离前是梨木虱出蜇盛期,利用越冬代成虫尚未产卵或个别零星产卵的关键时机,于清晨梨木虱不太跳跃之时,全园细致喷布渗透性强、杀虫杀卵、击倒速度快的杀虫剂,如40%融蚧乳油1000倍+柔水通4000倍混合液。喷药范围和方法同上。

通过上述两次细致喷药,基本可控制全年梨木虱的大发生,此后可与其他害虫兼治。另外,受到花后从麦田助迁瓢虫防治梨木虱和蚜虫取得成功的启示,于秋季在梨园进行行间种植少量油菜和小麦引诱天敌昆虫越冬,减少助迁环节的试验,被证明行之有效,有望推广。

由于上述两次用药都极少伤害天敌,加之花后助迁瓢虫、行间生草,使蜘蛛、草蛉等有益天敌种群回升,辅助生长期夏剪疏密去旺等减轻梨木虱危害,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综合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