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宗庆后的哪些辛酸创业故事?

2025-03-31 07:53:0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对多数人而言,42岁已是到了被生活磨得心疲力竭、转而把人生愿望寄托到下一代的岁数了。在被命运遗弃了大半生之后,这一次宗庆后紧紧抓住了命运给予的一丝可能。像一个工作狂似的,风里来雨里去,骑着三轮车到处送货,要把过去所有耽误的时光都追回来,这是一段异常艰辛的岁月。宗庆后刚刚承包校办工厂的时候,企业又穷又小,什么都没有,中午十来个人蒸饭吃,还受人家的气。即便如此,有了人生寄托的宗庆后在工作中再没有感到过失落。大半世的消磨,余下的只能以夸父追日般的付出,以弥补往日所有的遗憾。

回答2:

1963年,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宗庆后去了舟山一个农场,几年后辗转于绍兴的一个茶场。再后来,大批知青相继下乡,宗庆后可以说是知青中的先遣人员了。在海滩上挖盐,晒盐,挑盐,在茶场种茶,割稻,烧窑,那时的宗庆后与其他任何一个年轻人一样,“脑袋里有过各种各样的梦想”,“总想出人头地,总想做点事情”。然而,在被命运之神遗忘的农村,宗庆后一待就是足足15年。逃避灰色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四处找些书来看。

回答3:

发现市场空白就是发现了巨大商机,任何市场空白里面都蕴藏着巨大的财富。1989年,宗庆后在当时发展迅速的营养液市场发现了一个空白——儿童市场,遂开发出“给小孩子开胃”为诉求的儿童营养液产品,并起名为“娃哈哈”。随后,在强有力的广告宣传下,娃哈哈儿童营养液的销量急速增长,1990年销售额便突破亿元,1991年更是增长到四个亿。娃哈哈在两年之内就成功地成长为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儿童营养液品牌。正是因为发现了市场空白,才让曾经沿街推销冰棍的宗庆后获得了巨大成功。

回答4:

宗庆后出身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父母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受到条件限制,宗庆后初中毕业之后,就没有再继续自己的学业,而是去农场打工,减轻家庭负担。后来,宗庆后又来到了一家茶园打工,干得全部是体力活,非常的辛苦,然而宗庆后一干就是十四年的时间。

回答5:

宗庆后:42岁蹬三轮车走街串巷叫卖冰棒,文具,33岁的宗庆后回到杭州,在校办厂做推销员,10年里辗转于几家校办企业,依然郁郁不得志。待到他开始创业的时候,已经是一个42岁的沉默的中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