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中时候的古文题目基本都是满分,尤其是翻译的题目,几乎不会丢分。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就是看,看不懂就查,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其实书本里的古文知识已经很多了,你要是能全记住足够你考试用了,但是很少有人能全记住,你就需要靠量来弥补,一个通假字你在一篇古文里看到20遍的印象绝不如你在20篇古文里看到的,多读一些古代名著,由简入繁,从西游记看到古文观止再到资治通鉴。对于普通的学生来说,学习的方法殊途同归,就是量变产生质变。
知识本是用来记录语言和文学方面基本知识的,可用于随堂笔记和个人整理。经过初中学习,绝大部分的语法知识和语言现象都有触及,但限于理解能力,许多同学是一知半解,支离破碎的。到了高中,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同学们可参照有关讲解,从字形、词语、标点到句法、修辞,用一年时间归纳整理,同时对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可构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
随笔本是用于创作的园地,在随笔本里,没有文题的限制,有的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熔铸古今、笔下生花。通过积累、感触和思索,基本能养成良好的笔力文风。但也有少部分同学把随笔本当成一个情绪的垃圾桶,当然情绪若能通过笔端得到良好的宣泄,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其实随笔本可以有更好的用处。同学们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专题,从妙辞佳句到到精美文章、从历史典故到民间谚语、从术语名词到文学流派、从文学描摹到专题研究,可作随时的大量的摘录抄写。随笔本常备手边,努力坚持,积累多样的表达,使之成为一本美文汇集。
初中文言文原文到注释,我一字不落背下来,一直积累到高中,直到大学还收益……高中的话,平时做的题和试卷上的文言文逐字逐句过,语文书上的就不用说了。一词多义啥啥的每篇都要整理。多背一些真的能培养感觉,最关键的是,不仅是为了文言文啊,那些句子和常识完全可以用在作文里,岂不是很有逼格,还能让作文语言变得典雅与众不同。
最起码要熟悉课文的注释,最好能利用课文注释去进行翻译。能够有一本古代汉语字典最好不过,碰到不会的,又实在猜不出来的就去查阅。不要总是依赖工具书的注释和翻译,学了这么多年文言文,总有那么几个字是眼熟的吧,尝试去分析句子类型,句子成分及其用法,然后试着猜一下,要是真猜不出,就查阅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