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朱祁钰死后皇位不可能是朱见深的

2025-04-03 14:17:5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朱祁钰景泰朝的政治与正统朝相比应该说是比较清明的,但是朱祁钰在处理英宗与太子的问题上犯了重大的错误,这也导致了他后来悲剧性的结局。朱祁钰在座稳帝位之后,就犯了宋高宗的毛病,不愿迎接上皇回京,生怕会影响自己的地位,并因此与朝臣发生了一些龌龊之事,这时又是于谦站了出来,他保证上皇归来不会影响皇帝的位子,希望皇帝能遣使去迎接上皇,景泰帝终于被说服,但是他只是派出使者打探消息,并没有提出迎接,谁知派去的使臣杨善随机应变,竟将上皇迎回,生米煮成熟饭,景泰帝也只好接受了这个事实,但即便如此在迎接的礼仪上,朱祁钰也减了又减,将英宗迎回了北京,并软禁在南内。在处理英宗回归的问题上,景泰帝表现的心胸过于狭窄,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污点。

  英宗回京之后,朱祁钰派人严加看管,果然如于谦所说英宗的回归没有影响到朱祁钰的帝位。但朱祁钰并不满足,他不仅自己要做皇帝,而且希望自己儿子朱见济能够取代英宗的太子朱见浚成为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于是他一手导演了贿赂朝臣的闹剧,朱祁钰授意太监去贿赂当时的重要大臣,希望他们在重建储君的问题上能站在自己这边,朝臣门不愿公开反对朱祁钰,只好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样,太子朱见浚被废为沂王,朱祁钰的亲子朱见济被立为太子。谁知,天背人愿,朱见济早夭,景泰帝也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不过好在朱祁钰还在壮年,子嗣的问题对他来讲还不用非常发愁。转眼已是景泰八年,朱祁钰突然得了重病,建储的问题又成了热点问题被摆上了朝堂,可众大臣的意见也并不统一,有的主张复立沂王朱见浚,有的主张立襄王,突然内宫传来朱祁钰病体好转的消息,于是众大臣准备第二天上朝与朱祁钰商议,但是朱祁钰由于大病初愈,第二天早上起床后不久就又睡着了,这一觉即改变了朱祁钰的一生,也改变了大明王朝的命运,更改变了历史车轮的走向。群臣没有等到朱祁钰,于是相约明天早朝再来,谁知就在这天夜里,爆发了著名的夺门之变,英宗复辟。第二天,朱祁钰被废为亲王,软禁于西内,不久气死于永安宫,他为自己营建的陵墓寿陵,被英宗下令拆毁。于谦、王文被杀,明朝历史上朱祁钰的统治时期就这样宣告结束。

  朱祁钰死后,于公元1475年才恢复帝号,被谥为景帝,庙号景帝。

回答2:

还是有可能的。。只是王文和萧镃想立宗室为帝。。

回答3:

为什么不可能?可能的~

回答4:

主要是因为朱祁钰当时之所以能当上皇帝,是因为他的哥哥也就是朱见深的爸爸朱祁镇被瓦剌给俘虏了。而朱祁钰即位之后又对他哥哥还有侄子朱见深很不好,拥戴朱祁钰称帝的时候,皇太后就跟群臣还有朱祁钰商议,虽然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但是朱祁钰之后还是要立朱见深为皇帝的。
但是朱祁钰当上皇帝就反悔了,不仅将已从蒙古草原回来的太上皇软禁在南宫,还禁止朝臣参拜,而且对南宫的饮食起居也是毫不关心,漠然待之,朱祁镇相当于是一个囚徒一般。而朱见深也是寝食不安,因为皇叔随时都有可能将他杀掉,代之以自己的儿子。可能也是苍天的选择,朱祁钰唯一的儿子居然得病死掉了。就算如此,朱祁钰还是不想让朱见深即位,想要选择藩王的儿子来继承大统,最终朱祁镇夺门之变,复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