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房地产业发展趋势
基于以上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预测我国房地产业在未来数年内各市场主体将会有以下发展趋势:
3.1开发企业
3.1.1房地产企业重心将全面转移。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房地产企业开始积极寻求资本、信息、技术、人才等企业快速发展的要素。同时,随着经济实力与技术力量的发展,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处在产业链的某个节点上,而是在加强自己核心竞争能力的同时,开始向房地产业链的上下游扩张。
3.1.2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品牌化将逐渐加强。就当前房地产市场而言,品牌竞争格局基本形成,但房地产企业的品牌建设意识还非常薄弱。要增强企业竞争力,必须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来细分和占领市场,形成统一清晰的品牌形象,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品牌优势将越来越成为房地产业开发企业赢得竞争的关键。
3.1.3建筑实体的“隐性质量”将得到房地产企业的重视。一直以来开发商只重视建筑实体的“看得见质量”,如门庭的装修、小区的绿化等,但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他们对建筑的防噪音、节能、智能化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开发商会将绿色建筑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房地产业的最终产品中。
3.1.4房地产开发企业以联合、兼并、重组形式的集团化进程加速。我国房地产业过大的企业总数和过小的市场集中度会导致企业在有限的市场中恶性竞争。在房地产业进一步对外资开放的同时,企业面对外资巨头的猛烈冲击,未来数年内必然面临重新洗牌、规模整合的现实。
3.2消费者
3.2.1消费者更具有理性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追求舒适和高品质生活目标是不会改变的,但消费者购房时不再只注重价格这单一因素,还会关注房屋质量、小区规划、建筑科技水平、生活配套、物管水平、甚至交楼期限与办理房产证问题等方面。
3.2.2消费者维权意识增强。消费者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逐步成熟,投诉由情绪化向理性化转移。
3.3政府
政府将加强对房地产开发的规范,政府调控市场的力度将增强。政府调节房地产业市场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保护和引导房地产市场的发育。除了运用经济手段来规范市场,政府还会介入土地出让、价格制定以及规范企业经营等多个层面,一方面加大开发力度,增加供给;另一方面,控制需求。控制需求并不是控制以家庭居住为目的的消费性需求,而是控制以投机或炒作为目的的需求。这使得房地产业市场化行为更加规范,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共同发展。
3.4金融机构
房地产金融机构是房地产金融市场中重要的资金供给者。目前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银行类的房地产金融机构,如住房储蓄银行、各商业银行;另一类是非银行类的房地产金融机构,如房地产金融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
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性产业,哪一个环节都是由资金来决定。资金无论在土地的征购、住房的开发与建设,还是销售等任何一个环节跟不上,都会导致房地产开发受阻。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构成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主要渠道。因此,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项目开发资金的重要来源仍然是银行,资金的可获得性与成本的高低也就决定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2003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的出台,以及2004年的两次加息对整个房地产业的发展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渠道的冲击和成本的增加,这必然导致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企业被迫寻求新的融资方式与渠道,这意味着房地产业融资将趋向多元化。
房价就是开发商与政府、银行之间的博弈,政府、银行强硬房价就降。未来房价趋势不明朗,不过2014年下半年将会延续上半年的“惨淡”趋势。鉴于2013年年底及今年上半年所积累下来的一些存货将过多,房企为了让资金尽快回笼,将会在房价方面进行下调。
根据《2014-2018年中国房地产业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分析,房价关系到民生问题,从2010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了多个“国x条”来平息房价;对多个城市颁布相关的限购及限贷细则;中央银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建造保障性住房等政策,但效果仍不明显——房价仍未见降,只是成交量有大幅度的萎缩。
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的货币政策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本次降准幅度不算太大,但始终对下滑数据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
房地产的市场目前主要打压一线二线城市,但是很明显,效果并不理想,只能说房价的增长速度稍微缓慢了一些,而并没有下跌,中国经济与房产都是连脉........
近两年会受到很大冲击,过段时间还会复苏的,不过不会想前几年那红火了。
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