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焗鸡爪,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菜,最早源于我们广东梅州。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梅州的海产品较为稀少,都是家禽和野味较多。有“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无肘不浓”的说法,久而久之,客家菜就自成一道菜系。而盐焗鸡爪是客家菜盐焗鸡里延伸出来的一道菜。该怎么来形容盐焗鸡爪呢?不见其形,已闻其香。盐焗鸡爪有股很诱人的香味,如果放冰箱那整个冰箱都是它的味道。盐焗鸡爪吃起来不会费事,三岁孩童都能食。盐焗鸡爪是越嚼越香,连鸡骨头都很入味的。吃完盐焗鸡爪,手上还遗留香味难以散去。
我是土家族的,土家族人普遍流行着一种过年“打粑粑”的习俗。土家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每逢春节来临,农历腊月二十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所谓打糯米糍粑,就是把糯米饭放在石槽中,用木锤猛力捶打,直到打成黏糊的泥状,揉成一团团的,再压制成圆形。打糯米糍粑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活,一般都是后生男子汉打,两个人对站,先揉后打,即使冰雪天也要出一身汗。糯米糍粑泡在水中,可以放很长时间。可以烤熟后裹着糖当零食吃,也可以煮熟后放些青菜什么的,当早餐。
杀猪菜,这是我们临近过年时才能吃到的一道菜。小时候,每到快过年时,家里都会杀猪,左右邻居和村里的亲戚会来帮忙,然后晚上大家一起吃顿饭。最让我们期待的就是杀猪菜。用自己制作的酸菜,刚刚杀好的大片五花肉,还有大骨头,及各种调料后放在用火烧的农村大锅里,炖上两个小时,那肉的香融合在酸菜的酸爽里,大骨头上的肉又酥又香,想想就是美味。
谈到家乡,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美食了。我的家乡在彭泽的一个小镇上,那里空气清新,景色优美。彭泽,一个不起眼眼的小县城,她和历史名人陶渊明有关联。当年陶渊明在那儿出任县令,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说。彭泽地区最为出名的美食当属蒸米粑了,这是毫无争议的。在我的镇上,家家户户都会做这道美食小吃。蒸米粑的制作过程特别简单,一学就会。
我的家乡是湖南张家界的,若说到那里的美食,最主要的就是烟熏腊肉。还记得小时候,每到快过年的时候,就看着大人们宰杀年猪,然后分解成一块块的,在腌制了一段时间后,再把他挂在火坑之上,用烟熏上几个月。那个时候,农村的都是在火坑烧柴火来驱寒,所以取暖又熏肉,可说是一举两得。小时候农村养的猪从不吃猪伺料,大都都是吃得野生的猪草,一头猪要一年养到头才能够宰杀。所以,那个猪肉的味道,是现在猪伺料催生的猪所无法比拟的。